第一季,不到5000人評價。第二季,才2000人看過。第三季,只有500人打分。怎么看,這都是小透明的存在。可讓Sir沒想到的是,它被著名流行文化雜志《滾石》,評為2021最佳劇集。《為全人類》ForAllMankind
雖說看的人少。但打分節節攀升:第一季8.3,第二季8.6,第三季9.2。越來越神的節奏。Sir一口氣刷完三季。五味雜陳。不是說它不好,也不是說它最佳。而是。它的高口碑,是因為成功觸到了大家內心的那根弦:就像標題“為全人類”一樣。我們,真的曾經如此接近,能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01科幻從海報、類型,都在告訴你:《為全人類》首先是一部科幻作品。而且和大多數神劇一樣,有一個牛逼轟轟的開頭:1969年,墨西哥。一大家子人聚精會神地圍在電視機前。女孩心不在焉,昏昏欲睡。但她身邊的母親拖著重病之軀,不顧醫囑也要陪女孩看電視。因為電視里正播放的內容,無比重要。即使病重,母親也不希望錯過這個歷史時刻:本次任務意義非凡你余生都將銘記在心未來將由此揭開序幕
母親說的沒錯。一分鐘后,電視主持人發布了一條舉世矚目的新聞。女士們,先生們他們登上月球了
此時,鏡頭一轉。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日本裕仁天皇、梵蒂岡保羅六世教皇等各國政要高官均密切關注。太空署的會議室、宇航員買醉的酒吧、民眾的家里都放著大大小小的屏幕。據專家預測,有五億多人觀看這場直播。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盛況。可能有人會說,登月嘛,確實厲害,但演過好多次了。有什么牛x的?下一幕,那個歷史時刻到來了:只見登月的宇航員,跨出了太空艙。在月球土壤上,走下了那著名的“人類的一大步”后。站穩,發表了宣言:我為國家和人民邁出此步為馬列主義制度邁出此步今天我邁出了一小步但這將是帶領全人類遨游太空的一大步
注意此時NASA人員如喪考妣的表情???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尼克松,在電話中暴怒:“太空總署的混蛋”是干什么吃的!鏡頭一轉,用一堆拼接的真實錄像,緩緩指出了原因:肯尼迪發起了登月之爭約翰遜掌舵向前結果就差臨門一腳時,被尼克松搞砸了我們因此輸掉太空競賽
沒錯,全亂套了。美國總統的憤怒。NASA員工的沮喪。以及所有西方領袖們的全神貫注,戰戰兢兢。原因,是《為全人類》最顛覆的一個科幻設定:太空競賽,蘇聯贏了。故事也以此展開:如果是蘇聯在1969年率先登月,美國將如何自處?02不甘其實真實發生的歷史我們都熟知:1969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坐“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上月球。宣告了長達十數年的美蘇太空競賽,以美國的勝利告終。
但《為全人類》大膽做了一個假設:如果美國輸了呢?順著這個想法,延伸出了一條幾乎完全不同的宇宙時間線。但這個強設定的故事,有意思的是:順著這條時間線,真有可能比我們現在的生活,更好。不得不說是一種高明的諷刺。回到劇中,太空競賽蘇聯贏了,可不是個小事情。犀利的美國媒體迅速反應:第二天報紙的頭版頭條是“REDMOON”。指向相當明確:對紅色政權的不吝贊賞,與對白宮、太空總署的失望。
而太空總署的當事人也不開心。主任迪克,三句話不離“fuck”,說過去的“水星計劃”如何如何。他要求宇航員們全部停止訓練,去酒吧大醉一場,把負面情緒悉數排出,下周一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揍狗、咬牙切齒、對月嚎叫怎么順心怎么來
罵完后,他又跑去白宮、中情局,跟領導撕逼。再去記者會被記者們窮追猛打。向下的嘴角、捏煙的動作、火爆的發言,無不證明這位主任的憤怒和不甘。
可有什么用呢?成王敗寇這件事,不論東西方,國內外,都一個樣子。輸了,就是輸了。但他和NASA,都有理由不甘。鏡頭轉到了本劇男主愛德(喬爾·金納曼飾)。蘇聯登月的前一個月,愛德身為宇航員,乘坐阿波羅10號執行“試飛”任務。最近時,距離月表僅有八英里。近得都能抓一把月塵
但因為一個“無關緊要”的程序警告。阿波羅10號終止了任務。
那一秒,愛德遵循了指揮中心的命令。可就是那一秒的選擇。換來了如今被蘇聯人搶先。很多人可能會好奇。不就是誰先登月嘛,真有那么重要嗎?有的。Sir隨便舉個例子: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是蘇聯發射的斯普特尼克一號。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蘇聯宇航員加加林。而兩個問題的第二名是誰?沒有人在乎。要知道,美蘇冷戰,不只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斗爭,更是兩條道路的對抗。誰先取得先機,誰就能證明自己更優越,更能代表人類未來的前進方向。
而在《為全人類》中。登月被蘇聯搶先,代表了太空競賽中,美國被蘇聯三殺(triplekill)。太空競賽的失敗,也證明了蘇聯道路的勝利和成功。也難怪劇中聽到消息的NASA成員,像死了爹媽一樣難過。因此劇中的愛德,余生都在遭受那一秒的可怕報復。蘇聯登月的消息傳來后,他們在主任的指示下去了酒吧。大口喝酒,縱情歌唱,發泄情緒。縱然失敗,追尋仍在我須追尋,一絲安慰
他們把“REDMOON”的報紙掛在墻上。一替一個用酒瓶砸,砸得它字跡斑駁,面目全非。
醉生夢死的發泄背后,是憤怒。是不甘心。蝴蝶煽動翅膀都能掀起風暴。何況是美蘇誰先登月?03主旋律但如果只是不甘心那一秒的抉擇。可能就小家子氣了。《為全人類》除了表現個人的悲憤榮辱,還站在一個更大的視角審視“太空競賽”這個主題。程序警告原因雖然缺乏“權威”解釋。但謹慎的背后,是真實的血的代價。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1號飛船被置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頂上,三名宇航員將開始模擬飛行。因為模擬通信出現問題,模擬飛行被兩度叫停。磨蹭了足足5個多小時后,模擬飛行才在下午6點半正式開始。
但僅一分鐘之后,因某電線迸發火花,駕駛艙內發生火情。宇航員們嘗試逃生:格里森為懷特放下頭枕;懷特解除了12個門栓,努力想打開艙蓋;查非則與地面控制保持聯絡。奇跡沒有出現。等地面人員在5分鐘后控制住火情打開艙蓋時,三位宇航員均已喪生,尸體連同宇航服被燒融在一起。阿波羅1號的失敗,“為后續的成功積累了經驗”。也讓NASA變得更加謹慎,小心。但在劇中,像愛德這類一線航天員,一開始只會覺得這種謹慎,是沒種的表現。總會有好人在試飛中喪生但不能因為死了人就不敢大膽試飛了啊
當這發言第二天見了報,愛德因此被處分。但還是繼續跟領導硬剛:爆炸后,我們就小心翼翼我們應該勇往直前,而非如履薄冰
而這份讓上司啞口無言的話。想告訴觀眾的:不僅早期探索外太空是一個極為危險的工作。以及“不懼犧牲、勇往直前”的斗志,一直是人類征服外太空必不可少的品質。相信你已經看出來。《為全人類》不是一部典型“美劇”。它無色情,無黃暴,節奏也不快。它不靠這些吸引人。所以亮點何在?要Sir說。它其實展現了一種被稱作是“主旋律”的東西。對,不只是美式的。真實的美蘇冷戰中,太空競賽,一直是人類歷史最高光的時刻。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在上世紀60-70年代間實施。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有80多個科研機構、200多所大學、2萬家企業參與其中,總人數超過30萬人。1969年至1972年,美國成功發射了阿波羅12~17號飛船,先后有12名宇航員登月成功。這是人類僅有的12名。而蘇聯也不遑多讓。第一部航天器、第一名真正的航天員、第一次登上太空……
△宣傳海報“為人類的路打通了”以至于半個世紀以后,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在《二手時間》里回憶自己和父親的親身經歷時,也提到:他自己是在加加林飛上太空之后信仰共產主義的。我們第一個進入了宇宙!我們無所不能!爸爸和媽媽也是這樣培養我們的。我也曾是十月黨人,佩戴著一個十月革命徽章,先是少先隊員,然后是共青團員……那是一個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最智慧的頭腦,最偉大的勇氣,最極致投入,去嘗試觸摸人類未來邊界的時代。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為全人類》這部劇,想回望的,就是這份曾經屬于全體人類的“主旋律”。在劇中從各個角度都做了呈現。大的方面,如國際局勢。蘇聯,因為太空競賽的成功。避免了衰落的命運,并未在1991年解體;美蘇爭霸一直從第一季的從五十年代持續到了第三季的九十年代末。太空競賽,從誰先登上太空、水星,一路發展至月球、火星。小的方面,如主角。愛德大膽、英勇,在工作中“不拘小節”,但在家教上頗嚴:女兒長大了想學藝術,學戲劇?那怎么行!工程、物理、電腦科學這些才是未來
意思很簡單,對于落后的美國來說,藝術是錦上添花,科技才是雪中送炭。三季下來。這位曾經的航天員,已經從宇航員一步步做到了NASA的主任。第三季故事發生在1992年。四年后,他將成為北極星計劃的最高指揮官,與蘇聯開展進一步的太空競賽。不只是當事人,還有旁觀者。劇中成立新興科技公司,要在太空領域大干一場的總裁戴夫,透露他努力的原因:1969年那個夜晚,自己的父親是如何坐在客廳,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機。當看到蘇聯人把紅旗插在月球上時,父親第一次在他面前哭了……
沒錯。這也是Sir為什么說這是“人類的主旋律”。因為在被流行文化徹底解構以前。國家榮譽,民族自豪,曾經也屬于每一個普通人。東方有,西方也有。國內有,國外也有。04為全人類可能很多人會問,太空競賽到底有什么好?這種耗費資源人力無數的工作,需要被如此推崇?其實早在半個世紀前,就有人提出了質疑。1970年,一位贊比亞修女寫給NASA的信,言辭懇切地問道:“明明地球上還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上飯,為什么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去做遠在火星的項目?”為此NASA的科學副總監恩斯特·史都林格給這位修女回了一封著名的信《為什么要探索宇宙?》。信中有一句話解答了這個問題:太空旅行無可置疑地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產生數倍于原始花費的收益。太空競賽為人類帶來的進步,已經充分地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Sir只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防火服。還記得前邊被燒死的宇航員么,他們的遭遇,催生了防火服的誕生和改進。如今,這項專利已經應用到參與救火的消防員身上。
比如ICU。比如氣墊鞋,最早是用來為登月宇航員在月球上提供彈力。還有尿不濕、紅外線測溫計、記憶泡沫、脫水蔬菜、固體飲料、微波爐、石英鐘、太陽能電池板……或是來源于太空需要,或是受影響得以改進。今天的人類,依然受惠于冷戰太空競賽帶來的科技進步。當然,《為全人類》想回望的,還有那個黃金年代。相對于大眾想象中美蘇齜牙咧嘴地在冷戰中撕咬。太空競賽反而展現了人類文明難得的銳意進取,攜手共進。尤里·加加林,他登月后不僅是蘇聯人的英雄,在美國訪問時也萬人空巷,是全人類的英雄。
1975年7月17日,美蘇宇航員在太空握手。當年這樣一幕令人心折:飛船對接后,斯塔福德敲了敲艙門,列昂諾夫問:“誰?”美國人答:“自己人。”艙門打開,列昂諾夫握住伸過來的手,但忘了約定,一下子把美國人拉進自己的飛船。沒錯,在現實中,人類探索未來邊界的時候,也曾有過這樣美好的時刻。這也正是《為全人類》想回望的意義:它試圖找到的那層美好的記憶。那時,人類文明可能站在一個能走向更好的大門前。一切都還來得及。
編輯助理:李尋歡不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