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圈內“最敢講”的演員,李誠儒曾經直言不諱地說道:“很多現實題材的電視劇,都已經脫離了現實。”
愛情不像愛情,更像是霸道總裁的玩鬧,奮斗不像奮斗,更像是富二代創業的自我感動。
那么,現實題材的國產劇,到底該怎么拍?
其實,《山海情》早已給出了標準答案。
僅從流量劇的標準,鄉村題材簡直“土到掉渣”。
但是,《山海情》的故事卻做到了脫胎換骨,與觀眾完全沒有距離感。
劇中的演員整天灰頭土臉,卻不知為何感覺美極了。
在我看來,這就是真正的接地氣。
然而,正在熱播的《幸福到萬家》,卻遭到了不少觀眾的質疑。
一方面,有的觀眾認為,劇中所展現的農村環境太假。
比如,農家小院太干凈,農民的衣服太新,屋內的物件擺放太整齊。
另一方面,有的觀眾認為,劇中的演員穿著一點也不像農村人。
他們覺得應該像《秋菊打官司》里鞏俐的造型一樣,暗沉泛黃的膚色,土里土氣的大棉襖,散亂油膩的頭發。
如果放在30多年前,我覺得還有可能,但是放在當下,顯然有些“刻板印象”了。
其實,《幸福到萬家》中所展現的場景,就是當下的新農村。
整部劇煙火氣十足,人物很接地氣,故事也非常真實。
最主要的是,從這部劇中,觀眾能夠找到那段被塵封的美好記憶。
故事剛開始,聚焦的是何幸福的婚禮。
在農村,一般哪家有新人結婚,都是辦流水席,一張木凳子坐兩個人,每桌可以8個人。
請來街坊鄰居和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那氛圍才是真正的喜慶。
再看屋內的布置,墻上掛著毛巾和斗笠,出門干農活的必需用品。
桌上的暖水壺、老式電飯煲和DVD,年代感一下子就有了。
廚房內,特殊花樣的老式瓷碗,屋頂裸露的白熾燈。
灶臺下放的腌菜陶罐,以及不遠處墻上掛著的舊毛巾,都是年代的印記。
院子里,隨處可見的蛇皮袋、大鐵盆、搓衣板、木水桶……
這些老物件,基本上是農村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用品。
還有墻上掛著的干辣椒,以及裝有干菜的竹編的魚網架。
生活氣息滿滿,簡直毫無違和感。
不管是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農民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節儉。
在劇中也是如此,婚后的何幸福穿的衣服,衣領已經磨白了。
在她的身后,掛著香噴噴的腌肉,是農村過年家家必備的年貨。
因為常年勞動,夫妻倆的衣服早已褪色、跑線。
丈夫王慶來的外套,因為做農活挑擔子,肩膀處有著很明顯的磨損痕跡。
這家人不僅穿衣節儉,而且生活上也不敢鋪張浪費。
干完活后的王慶來,洗手怕浪費水,就用水瓢一點點倒,小心翼翼地清洗。
一旁的何幸福則是置起明顯一張與身高不符合的小桌子,就地打開裝有飯菜的保溫桶,準備和丈夫一起吃飯。
而何幸福的公公婆婆,也是勤儉持家慣了。
做事帶的手套已經破了幾個洞,早已壞了的竹躺椅,用鐵絲綁一下繼續用。
家里有壞了的東西,一直舍不得扔掉。
節儉的老王家把壞掉的搪瓷盆,用來種一些花花草草。
簡簡單單的幾個場景,處處彰顯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這些可都是家家戶戶的“流行搭配”。
當然,《幸福到萬家》的煙火氣,遠不止于此。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一部國產劇連“吃飯”都拍不好,那么憑什么說自己接地氣。
北方吃面、南方煲湯、川西吃辣,江浙滬多愛鮮。
幸福家的早餐,看起來普普通通,卻是地地道道的人間美味。
往往一部劇想要體現人情冷暖,就必須要從家宴入手。
家宴,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是最重要的一頓“飯”。
既關乎“知味”,也關乎“知情”!
就拿年夜飯來說,是每個家庭一年中的重頭戲。
家庭成員在外忙忙碌碌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回到了家里,圍坐餐桌旁就倍感幸福。
為了這桌并不豐盛但卻充滿了愛的團圓飯,有的人負責切菜,有的人負責做飯,有的人負責擺桌子…..
等一切菜肴準備就緒后,一家老小圍著圓桌坐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這頓飯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整整齊齊。
在劇中,王家的年夜飯,桌上的菜并非山珍海味,只不過是普通的家常菜。
但是,每位看劇的觀眾,都能隔著屏幕感受到那份濃烈、熟悉的家的味道。
而且熱鬧的飯桌上,不光有家常美味,更充滿了親情與關懷。
這份愛既填飽了胃,又溫暖了心。
一家人之間的生疏、隔閡、怒氣、埋怨,都被這頓噴香的飯菜給抹平了。
其實,幸福有的時候就是這么簡單。
而一個落后的萬家村,就這么吃著吃著,靠著自己的雙手,最終一步一步走出了貧困。
《幸福到萬家》目前已經播出了15集,故事的脈絡也逐漸清晰。
人民網對于這部劇的好評,可謂是言簡意賅。
“直面現實,反映現實!”
生活就是好一頓壞一頓,總會有些磕磕絆絆,但是幸福的來源,關鍵在于你有沒有用心把每頓飯做好。
只要你用心,哪怕是最簡單的食材,也能做出最美味的佳肴。
在人民網之后,一向嚴謹的央視,也表達了自己的肯定態度。
認為跟《人世間》一樣,《幸福到萬家》是一部嚴肅文學改編的佳作。
總的來說,《幸福到萬家》不僅抓住了每位觀眾的“味蕾”,也拍出了生活的本質。
無論是對于場景的刻畫,還是對于生活化細節的處理,《幸福到萬家》都把“鄉村題材”熬出了火候。
看完這部劇,觀眾大概更能感受到平凡歲月里一餐一食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