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里有長壽的老人,對家族和兒孫來說,是福氣。
比如,在《知否》里,盛老太太就是盛家的福氣,是盛家的定海神針。她不僅疼愛兒孫,親自教養(yǎng)大了盛紘、盛明蘭,也照顧過盛華蘭、盛長柏,而且足智多謀,經(jīng)驗老到,眼光更是長遠,多次提點盛紘、王氏,避免盛家走錯方向。
盛家兩個男孩子的婚事都是盛老太太和盛紘兩個人一起尋來的,王氏都沒參與進去,只因王氏目光短淺,在關鍵時候老是掉鏈子。
然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有點兒絕對,有的時候,他可能不是寶,而是禍害,只因他太拎不清了。
家里有拎不清的老人,真的會很讓子女感到苦惱。一方面,他是長輩,我們需要孝敬,需要尊重,很難對自己的長輩說出拒絕的話,也很難跟不講道理的長輩翻臉無情。另一方面,面對兒孫的時候,很多長輩表現(xiàn)得十分固執(zhí),思想落后不說,還聽不進去勸說,脾氣倔強,非要兒孫按照他錯誤的想法做事情,一言不合就罵兒孫不孝,跟這樣拎不清的老人溝通,無異于是對牛彈琴。
家有拎得清長輩,有多重要?在原著里,面對同一性質的事情,有兩位長輩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對家族產(chǎn)生了不一樣的影響。
這兩位長輩就是余閣老和王老太太了,他們所面對的同一性質的事情就是家里有人胡作非為,連累全家,該怎么辦。
01.兒媳婦余方氏得罪權貴,差點害了余家,余閣老殺伐果斷,果斷休了兒媳;
余家這個胡作非為、連累全家的人,就是余閣老的大兒媳婦余方氏了。
先梳理一下事情脈絡,一開始,余方氏為了攀附寧遠侯府,又知道顧廷燁聲名狼藉,不舍得自己的親生女兒受苦,便想把繼女余嫣然嫁給顧廷燁,為了達到目的,還在外面四處散播這件事情,想壞了余嫣然的名聲,讓公婆無法阻撓這門婚事。
在余閣老的強硬態(tài)度下,余嫣然被遠嫁到了云南,余方氏的計謀沒得逞,卻不肯放過攀附寧遠侯府的機會,還是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了過去。
余嫣紅嫁給顧廷燁后,由于性情原因,加上朱曼娘的刻意設計和寧遠侯府其他人的挑撥離間,很快跟顧廷燁鬧翻了,氣得顧廷燁離家出走,而余嫣紅無法忍受獨守空房的寂寞,紅杏出墻,背叛了顧廷燁,為了遮掩丑事,余嫣紅喝了藥,卻害得自己一尸兩命。
按理來說,女兒在婆家做了丑事,犯下大錯,沒被浸豬籠、沒鬧大毀了余家的名聲,已經(jīng)算是好的結局了,余家哪怕是為了保護自己家的姑娘,也該把這件事情捂得死死的,別讓人知道。
可是,利欲熏心的余方氏為了得到更多的榮華富貴,聽信了小秦氏的話,以為顧廷燁不知道余嫣紅的真實死因,就跟朱曼娘合作,打著為余閣老沖喜的旗號,跑到顧家鬧事,要求盛明蘭答應把朱曼娘的兒子過繼到余嫣紅名下,變成嫡長子。
好在,盛明蘭臨危不亂,猜出了余嫣紅的真實死因,嚇住了余方氏,之后生下兒子團哥兒,才解決這場風波。
盛明蘭是度過危機了,可是,余家的危機來了,女兒背叛了顧廷燁,余方氏還跑去設計顧廷燁新娶的媳婦,這不是赤裸裸地羞辱嗎?
“哼!明白?還要人家怎么明白!給人戴綠帽子,人不計前嫌,已夠厚道了,他們居然還敢上門去詐!”
余方氏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對余家而言真的是滅頂之災。余閣老已經(jīng)老了,致仕了,保不了余家太久,而顧廷燁正處于盛年,還是皇帝最重視的大臣之一,炙手可熱,顧廷燁要是真的記恨余家,等到余閣老一死,他報復余家,是可以毀了余家的。
“千里江堤,毀于蟻穴;家門之治,重在子孫,根在家室?!庇嚅w老倚在太師椅上,身形愈見蒼老,嘆道,“若平日好好教養(yǎng)孩子,塑其品性,定以正道,又焉有今日之禍。好在盛家老太太和顧侯夫人多少有舊。倘若寧遠侯府記恨,兩家就此結怨。待我死了,以后撲門而來的災禍,你們可擋得???”
余閣老知道,自己必須給寧遠侯府一個滿意的交代,這樣,看在余老太太與盛老太太的情分和盛明蘭與余嫣然的情分上,顧廷燁也不會太為難余家,而這個交代自然跟余方氏脫不了關系。
“爛果子不扔,那么,其他的好果子一個也保不住”,這個道理余閣老很清楚,再不趕走余方氏,早晚有一天,她會教唆丈夫干出更嚴重的禍事。于是,余閣老果斷給兒媳婦落了不孝的罪名,一紙休書攆回了娘家。
余閣老有多么殺伐果斷?余方氏得知自己要被休了,鬧死鬧活的,不肯離開,余閣老眼皮都不眨一下,只叫婆子把大太太捆了抬進馬車送走,叫她要死也死到外頭去。
余方氏的兒女想為母親求情,余閣老一句“凡余家子孫再有不守家規(guī),忤逆尊長的,一并逐出門去”就讓他們沒有辦法。
余方氏的丈夫還想為婆娘狡辯,被余閣老家法從事,為了徹底斷了余方氏回來的可能性,余閣老決定跟大兒子一起住,然后再為大兒子選一個賢惠的媳婦。
扔了這個爛果子,余閣老如愿以償,保住了余家,顧廷燁沒找余家任何麻煩,至于余方氏,她被休了之后恨毒了小秦氏,害死了小秦氏一雙兒女,但那與余家已經(jīng)沒有關系了。
02.王老太太護女到了最后,不但再也救不了女兒,還坑了其他子女。
再說王老太太,她家里也有一個爛果子,那就是她的寶貝女兒康姨母了。
康姨母是一個攪屎棍,見不得任何人過得比她好,你一旦過得比她好,哪怕跟她沒有直接關系,她也能想到辦法坑害你,比如盛老太太和盛明蘭。
康姨母坑人,算計人,狠毒到了連親人也不放過,嫂子王舅母、妹妹王氏都遭到了她的坑害。
康姨母之所以能這么猖狂,害了那么多人,手上沾滿了鮮血,還不被懲罰,就是因為有王老太太這個拎不清的人護著她。
康姨母一闖禍,就回家求救王老太太,然后,王老太太一邊罵女兒,一邊去找兒子王舅父幫忙,逼迫王舅父為妹子收拾爛攤子,去找康姨父說情,逼迫女婿放過女兒,然后,事情擺平了,康姨母啥事也沒有,下次闖禍的底氣更足了。
“非送不可!”長柏斷然道,“姨母屢教不改,以前還只關起門在內(nèi)宅來作惡。現(xiàn)下膽子越來越大,即使不算姻親,盛家也是有頭有臉的官宦人家,她居然也敢下手。拉親妹頂罪,還有恃無恐的!姨母就是篤定外祖母會救她。這回倘不下狠手,下回闖禍怕更不可收拾?!?/p>
王老太太拎不清,到了最后,把三個兒女都坑慘了。
首先,她深愛的大女兒康姨母被她寵壞了,無法無天,為所欲為,囂張到了坑騙親妹妹王氏、給盛老太太下毒的地步,徹底惹怒了盛長柏和盛明蘭。在盛長柏和盛明蘭的堅持下,王老太太再也護不住康姨母,不得不含淚答應把愛女關入慎戒司,讓其服一輩子的苦役,終身不得出。這樣的結局對康姨母來說,無異于是生不如死。
另一個女兒王氏也被坑了,背負上了不敬婆母的罪名,不得不去宥陽老家的家廟里為婆婆吃齋念佛十年,王氏也被母親的偏心寒透了心,王老太太這個女兒算是沒了。
兒子王舅父也好不到哪里去,為了給妹妹收拾爛攤子,花了無數(shù)的銀子不說,也影響到了仕途,堂堂王老太師的兒子,仕途還比不上盛紘。更有甚者,由于他的兒子、王老太師唯一的孫子娶了康姨母的女兒,家宅不寧,連子嗣都沒有。
倘不將爛果子丟棄,那些剩余完好的,也保不住——為人處世,也是這個道理。家里有禍害,不及時處理,不遠離了他,那么,必然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可是,若是家里有拎不清的長輩,一味地護著這個禍害,其他人想要遠離,都是一件難事。到了最后,禍害爆發(fā)了,全家人都完蛋了。
作為長輩,一定要拎得清,不能為了一己之私害了全家人,否則,你也不配得到兒孫的敬重,晚景凄涼也是咎由自取。
END.
今日話題:你對爛果子不扔其他好果子也保不住這句話有什么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