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詞條“#十大長尾劇#”登上微博文娛榜熱搜,引發網友討論。
這十部長尾劇分別為:《甄嬛傳》、《瑯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新三國》、《楚喬傳》、《香蜜沉沉燼如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慶余年》、《陳情令》、《親愛的熱愛的》。
長尾劇TOP10的出爐,也意味著當下行業內外對電視劇的評判標準,已不拘泥于播出期間的收視率(網播量)、劇集評分、熱搜話題三個領域內的數據統計。
古裝權謀大劇《瑯琊榜》
01
所謂的長尾效應,即在劇集播出之后依然能有話題流量的持續引入,并能滿足播出平臺的盈利需求。
這也是被坊間吐槽日活量拼不過愛奇藝、騰訊的優酷,卻能因為手握一部《甄嬛傳》,足以保證會員數的最好解釋。
首播表現平平的《甄嬛傳》后期大爆
目前,幾大視頻平臺間的流量競爭多集中于待播劇和熱播劇的宣傳營銷,花樣多、勢頭足。但這些所謂的S+/S大制作與觀眾審美之間存在著供需錯位,也是不爭的事實。
長尾效應被不斷挖掘,老劇被反復證明其價值,既是來自消費市場的直接反饋,也從側面提供給電視劇行業內部逐漸清晰明朗的制作思路。
“宅斗天花板”《知否》
《甄嬛傳》得以長紅十年;《知否》被譽為“宅斗天花板”;《瑯琊榜》后頻開的“古裝權謀”項目無一能出其右;近兩年扎推的仙俠、甜寵劇,觀眾愿意重刷的還是《三生三世》、《香蜜》、《親愛的熱愛的》……
看似簡單的爆劇復制套路,卻屢屢在接受市場檢閱時敗北。
或許,制作方應該考慮的是,以上劇集在完結多年后依然能有話題發酵的能力,根本原因不止于題材和流量明星。
仙俠代表劇目《香蜜》
02
長尾劇的輻射效應,同樣也會反哺到劇集臺前幕后的主創團隊上。
無論是對于以《瑯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兩部作品上榜的正午陽光這類制作公司,還是對于胡歌、趙麗穎、楊紫、張若昀、王凱等青年演員,業內外對劇集長尾效應的看重,絕對是國民度方面的巨大加持。
《慶余年》助張若昀榮升男頻劇第一人
所以趙麗穎攜手鄭曉龍導演的《幸福到萬家》、胡歌與正午陽光再合作的《縣委大院》才會被報以極大期待。“甄嬛”封神的孫儷、兩劇在榜的楊紫,她們的每一部作品動向才會格外引發關注。
這類伴隨長尾效應被深挖而無形中不斷被觀眾加碼的“流量”,才是演員市場號召力的真正來源。胡歌、趙麗穎、楊紫、王凱被喜愛,亦是催生國劇制作環境良性循環的正面案例。
《親愛的熱愛的》唯一在榜的現偶劇
結語
傳統的流量判斷標準,固然能從中分析出劇集的質量好壞、主演的扛劇能力、幕后的宣發實力等。
長尾效應這一全新維度的評價角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給了口碑劇和優秀演員另一種市場反饋。
流量,不僅在眼下。
《楚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