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下的女新人
戰爭時期總是會催生出許多特別的事物,或許是因為戰爭的關系,在這種環境和背景下所誕生的東西會讓人有一種與現實隔離的感覺。
正如20世紀日本最偉大的女演員原節子一樣,在她從藝的二十多年里,與她相關的電影和話題讓不少人感嘆,女性在這種特殊時代背景下所能創作出來的作品有多么特別。
尤其是對日本人來講,原節子在他們的心目中更是圣母、圣女一般的存在。不少關于原節子的傳聞和故事,日本導演小津以及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回顧她所經歷的一生或許我們能夠看到,像原節子這樣的人物最終只是時代背景下催生的調和劑。
原節子的真名叫做會田昌江,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橫濱,盡管在日本這樣一種傳統的環境下,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兒仍然可以依靠著家里生絲生意過上不錯的日子。
不過隨著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家道中落的她不得不為了補貼家用而去討生活。本來她是想成為一名學者或者教師,但是生活卻將她推向了另外一條路,演員。
當時原節子正從女子學校輟學不久,此時的她也才14歲。而姐夫熊谷久良恰好也是一名電影導演,不過并沒有什么人氣。后來經過姐夫的介紹和山中貞夫導演的發掘,原節子以一種靦腆文靜少女的形象出現在電影《猶豫的年輕人》中。
《猶豫的年輕人》劇照
當時日本的女星頂流星田中所代表的為嬌小可愛,很明顯這不適合進行德國的宣傳。而原節子作為唯一一個擁有歐洲之美的新人,很快便被導演看中,并出演了電影《武士的女兒》。
這一時期,原節子作為日本親善大使奔赴德國各電影節參加宣傳,并且還與當時納粹宣傳部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有過會面。二戰爆發后,原節子在當時的環境和氛圍中成為了宣傳日本軍國主義和大東亞共榮的最佳代言人。
日本的“女兒”
對于日本軍層來講,原節子的形象和她出演的電影不僅是日德兩方的文化橋梁,更是激勵日本民眾的一種象征符號。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原節子出演的電影多與日本軍國主義有關,并且在電影中以藝術化的形式美化戰爭。
不過對于原節子而言,這一切她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但隨著二戰的結束,日本國內以及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一時期原節子也不再作為日本宣傳軍國主義的工具,而是以一種新時代的戰后女性形象出現。
戰后日本軍層為了鼓勵制作啟蒙民主的電影,當時聲名顯赫的日本導演黑澤明正好利用這一話題,以好萊塢式的拍攝手法最終拍攝出《我于青春無悔》。而原節子所要扮演的則是一位在“京大事件”中某人士的妻子。
簡單來講這是日本戰后,國內文化圈層關于對戰爭的反思和思考,黑澤明所拍攝的這部電影被認為是一部反戰之作。影片中原節子的形象被塑造為堅強、獨立、自主且有主見的女性,這也使其成為日本戰后新女性的代表形象。
依托于日本戰后環境,各種文化開始野蠻生長帶來了獨特的電影氛圍,原節子的事業有了新的高度。在與黑澤明進行合作后,得到了小津安二郎的賞識,后來在1949年參演了電影《晚春》,此外還有《東京物語》。
可以說原節子在日本昭和年代有過其他女星不曾擁有的地位,并且在小津導演的塑造下,原節子一度成為日本貞潔圣女的形象。并且在日本人心目中,原節子就是日本“永遠的女兒”、“圣母”。
原節子在《東京物語》中的形象
尤其是在天皇制廢除的問題上多次與美方討論,美國認為天皇制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根源,應當廢除。但是麥克阿瑟認為天皇作為日本民眾的一種精神象征,這對日本社會秩序穩定有一定的幫助。
因此在后來的交流討論中,麥克阿瑟不顧各方反對最終讓日本政府保留了天皇制。而日本人也相信原節子在與麥克阿瑟的交往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因此在這一時期,原節子被日本群眾推向了神壇,大街小巷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見原節子的畫報。
麥克阿瑟當時與昭和天皇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