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人民的名義》橫空出世。它以“反腐倡廉”為主題,不管是劇情的安排還是角色的演繹,都獲得了觀眾非常高的評價,因此這無疑是一部經典好劇。
按照一般常理,一部電視劇在首輪播出之后,只要它質量過硬,并且能夠保證收視率,就能在各個衛視重復播放。可是它在首輪播出獲得傲人成績之后,卻沒有了聲息。
其實,這部優秀的作品不能“重出江湖”的理由,與它自身的優點密不可分。一、人民的名義有多受歡迎《人民的名義》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制作的。從開播起,它在收視率和話題度上都創下了不菲的成績:單集收視率破8,創下近10年來國產電視劇收視率的最高紀錄!《人民的名義》甚至還掀起了一場“全民追劇熱”!
自開播起,關于它的討論鋪天蓋地,在當時,要是沒看過《人民的名義》,不了解有關它的“梗”,那就沒辦法和人好好聊天了,因為大家都在聊這個呀!要看一個東西火不火,去某寶上搜一下就知道了。在搜索欄輸入《人民的名義》詞條,出來的相關商品都能有一大堆,琳瑯滿目。
達康書記的同款杯子,同款襯衫毛衣馬甲…這部劇之所以能做到一開播就爆紅,和它的誠意密切相關:開局就是“王炸”。在前兩集,幾乎所有人都被侯勇精湛的演技“欺騙了”。
“我不能辜負黨和人民”誰能相信,一個生活樸素、義正言辭地教育反貪局人員“要為人民服務”的人,會貪了兩個多億?
“為人民服務”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趙處長(侯勇飾)是絕對清白的,侯處長(陸毅飾演)就是一個自負的沒事找事的人,在故意刁難人家。可當鏡頭轉到趙處長的豪宅里時,不僅趙處長的腿軟了,觀眾們的神經也被撩撥到了——這部劇的尺度這么大嗎?
墻上、床上、冰箱里,一屋子的軟妹幣,足足兩個億!這是可以拍給我們看的嗎?就連現場的點鈔手法,都令人嘖嘖稱奇,這些點鈔員可是劇組請來的、貨真價實的銀行在職員工,他們還參加過數鈔技能大賽呢!從一開始這部劇就在告訴觀眾它的誠意,它要通過反腐的主基調,把官場中的生活細節、官員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
后來,就連大批30歲以下的年輕觀眾也涌入了討論之中。在玄幻、修仙、倫理、偶像劇霸屏的時候,《人民的名義》就這樣殺出重圍,卷走了各年齡層的觀眾,引發了現象級的討論。誰說年輕人只看偶像劇?只要正劇拍得好,有邏輯有內涵,一樣能吸引人。
正如編劇周海森所說:“我們的文藝作品離時代、離生活已經太遠了。”而《人民的名義》橫空出世,真實地反映了我們黨在反腐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想見,這樣一部主打“反腐”的作品,在開播前,遇到的阻力不會少。二、好劇面世困難重重《人民的名義》曾差點拍不下去,拍完后,也差點無法問世。
在拍攝的過程中,超過幾十家投資方居然都“跑了路”,撤了資,他們給出了兩點理由。一是因為題材太過敏感,他們擔心無法過審;二是因為劇組中沒有一個當紅明星,這部劇恐怕不會大熱。后來這部劇有多火,也不必贅述了。只是當時資金斷鏈的危機,還需要想辦法應對。
當時,還有5家民營企業投資,高亞麟也不惜抵押自己的房和車,眾多演員也自降片酬,才成就了這樣一部現實的好劇。在電視劇送審的那段時間,高亞麟更是緊張地睡不著覺。
好在十個月后,它被成功“放了出來”。在電視劇播出后,周梅森還接到過威脅電話,對方明目張膽,讓他出門小心點,別碰到車禍。
在電視劇播出半年后,電視劇的總監制李學政說出了另一個內幕。2017年9月22日,江蘇省的一條大魚落馬,央視新聞用了2分多鐘的時間,用嚴厲的措辭對其進行批評。
這條“大魚”在任期間,曾認為《人民的名義》危害性極大,還一度叫停、阻撓電視劇的播出。他甚至要求劇組刪除所有關于江蘇政法部門的“鳴謝單位”,更是公開對這些支持劇組工作的單位批評指責。對于這條大魚的“跳腳”行為,可見《人民的名義》的內容有多現實。
好在,劇組人員不畏強權,堅持本心,電視劇得以順利播完。即便如此,呈現在觀眾面前的,還不是最完整的版本,本來有55集的干貨,有近3集的內容被刪掉了。三、被刪減的內容被刪減的內容,正好解釋了這部劇不能重播的理由:太犀利,太露骨了。在劇中,孫連城因為懶政問題被李達康嚴厲批評,他心中不服,進行了一連串的反問。這段劇情就被“無情減掉”了。
他字字犀利,一針見血,把李達康懟得啞口無言。孫連城指出了李達康任職時出現的弊端,道出了自身的難處,還吐露了心中的怨氣。過癮嗎?過癮,但是也太過直白與露骨,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不可預見,所以被刪掉了。
而且劇中有一個重要人物——趙立春,他的名字出現在很多個地方,足以想見其推動劇情的重要性。這樣一條“大魚”,不僅一個面都沒露,最后還潦草收場一筆帶過,他的背后有什么,耐人尋味。但是這樣隱晦的處理,并沒有影響劇情的連貫性,也沒有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可以說是多虧了劇組的巧妙處理演員的精彩演繹。
其實,這樣一部口碑爆棚的電視劇,也有它的短板。那就是主角,太假了。四、演員這部電視劇有一個優秀的制作團隊。李路執導,周梅森編劇創作,40多位老戲骨參演,從劇情到演繹上,給觀眾帶來的是全方位的享受。但是男主角侯亮平的扮演者,陸毅,卻飽受爭議。
張豐毅、吳剛、張凱麗、侯勇,都是實力過硬的老戲骨,全都給陸毅做了配。其中更是有十五名國家一級演員,也難怪觀眾對男主角有微詞。
在大佬堆里面掙扎,也是辛苦他了。在宣傳的時候,說起陸毅的演技,其他老演員也曾表示,陸毅作為一個年輕演員,已經盡力了。
陸毅再怎么說也是演過諸葛亮的人,估計也想將侯亮平塑造成諸葛亮那樣的智者,可惜總是差強人意。角色城府深不深,演員表演只能是修飾,劇本才是定調的。在劇本里,陸毅所扮演的就是代表正義的、一個假大空且偉光正的一個角色。
人物的真實性幾乎全靠日常生活戲份在支撐,而侯亮平就連下班回家在床上躺著,都是在和媳婦討論“反腐”的事,這樣的人物形象實在太單薄。所以,不是陸毅演得假,而是“侯亮平”這個角色,從始至終都站在一個絕對正義的道德制高點,完美無瑕。這樣的角色設定其實演員是很難處理的,因為無論怎么演我們都會覺得假。
有人會好奇,為什么不請一些小鮮肉來,以獲得更大的流量支持呢?導演李路表示過,這部劇的賣點就不是小鮮肉,再一個手頭上的銀子也不支持他們請流量明星。劇中40多個藝術家的總片酬不到5000萬。而陸毅,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各年齡層的觀眾來說,他都不是一個生面孔。
能看出一個演員演技爆棚的瞬間,不叫演技,但看完后一回想,腦子里全是角色怎么樣,而不是演員怎么樣,這才叫演技。《人民的名義》給人的感覺,就是后者。但是,這部優秀的作品,不一定會出現續集。
因為編劇在2017年的采訪中表示,他完全沒考慮過“出續集”這件事。續集暫時沒影,那為什么,它不像《西游記》《還珠格格》《偽裝者》那樣,復播率那么高呢?五、這么優秀的作品,為什么難以復播?《人民的名義》尺度有多大,觀眾有目共睹。開局的一墻軟妹幣、劇中的官場思想、找“外教”學英語,等等拍攝,都是一種尺度上的挑戰。
這些畫面一經放出,在帶給觀眾滿滿誠意的同時,也會對社會產生意料之外的不良影響。
所以劇中的臺詞,在揭露了社會大部分陰暗的同時,也為它帶來了不小的風險。
此外,還有人提出,在播出來的這十幾集里,出現的人民警察,貌似沒一個是正面的。在劇中,強拆、溜須拍馬、作偽證,這些令人發指的行為,居然全都出自警察之手。
其實,當時電視劇的劇情還在鋪墊階段,很多情節都沒有展開,而“反腐”是一個過程,在給觀眾展現前因后果的過程中,出現這些問題也在所難免。并且人性是復雜的,有好人的地方,必然會有壞人。其實,人民警察這一正面形象,在劇中是有實實在在的表現的。
如果有機會走進泰州公安局的話,你會發現這里的場景和劇中很相似,因為劇組曾借用過這里的場地。其中,還有30多名民警本色出演,在一些追討、抓捕的鏡頭中,主角都是他們。后來,泰州市公安局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還將自己小改了一番,變成了電視劇里的樣子,將“漢東省公安廳指揮中心”照進現實。
六、結語《人民的名義》中近乎清一色的國家級演員,他們嚴謹認真的表演作風,和當下流行的鮮肉劇、數字臺詞相比。民眾就仿佛吃了一段時間麻辣燙、辣條等等垃圾食品,突然發現體內缺少了太多的營養物質,正餐、營養餐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一樣。
電視劇的本質是文化產品,核心是傳遞價值觀。高玉良的扮演者張志堅,說的話就很有參考意義:“電視劇只要不糊弄觀眾,無論什么題材都能做得非常好。”優秀的、正能量的永遠都是好的。
編輯|思問錄參考資料:中國青年報《經典劇為何頻繁重播?民調顯示51.0%的人愛看》人民日報《<人民的名義>導演:我請不起“小鮮肉”也不需要請》每日經濟新聞《<人民的名義>有多火?看看某寶就知道了》法制晚報《<人民的名義>沒一個正面警察形象?導演四個字回應》綜合沈陽晚報《<人民的名義>近40位戲骨片酬4800萬,不夠請一個當紅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