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和《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并稱“國民綜藝”,但筆者反對,對此綜藝筆者認為這樣的綜藝不停的播出沒有意義,應該停播,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太不真實。
不真實體現在:與農民的真實情況大相徑庭陶淵明有詩云:“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反應出一種理想的田園生活,但事實上這只是理想主義者陶淵明的“主觀臆斷”,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也只不過是一種想象、很難做到。
陶淵明的理想雖然說農民伯伯是善良勤勞的象征,但事實上,不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世界歷史上,農民是最累最苦的一個職業。從我們從小我們背誦的故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和“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本椭擂r民伯伯的生活是很疾苦的。在2006年廢除農業稅以前,數千年以來,中國農民一直是賦稅徭役的承擔者,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受到官府和地主的雙重盤剝。英國“圈地運動”“羊吃人”導致農民失去土地、俄國農奴制改革農奴沉重的“贖金”和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犧牲農民利益而推動蘇聯工業化……許多國家為實現工業化而暫時犧牲農民利益。這些都可以體現出農民在世界歷史上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為社會付出了多少代價,幾乎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法國畫家米勒筆下農民的艱苦生活此外,農業“靠天吃飯”,要應對各種天災人禍,因此農民往往“安土重遷”,不能隨便離開土地;由于要和“天”打交道,因此干農活不僅需要一定的體力、還需要不斷積累經驗,為什么會有“二十四節氣”?這就是中國農民在長期勞動中智慧的結晶……因此干農活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充沛的體力和豐富的經驗,農民的工作其實很難,也因此許多農村的“老農民”都不希望子女作“農民”。
明星“簡單”的種地作秀可《向往的生活》節目不僅沒有反映農民生活的疾苦,更沒有體現出農民伯伯的智慧,這些明星干活像玩游戲一樣地作秀,哪里像一個正經的“農民伯伯”,而且農業經營不適合流動,試問《向往的生活》節目組六季六個不同的地方種植農作物是如何做到的,這不像農民的生活,倒像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竟然像牧民的生活,為什么不去西部大草原?粉絲們在評論和彈幕里還紛紛點贊,竟然農民的生活如此令人向往,這些明星為什么要當演員和歌手?粉絲們為什么不去農村工作?與中國真實的農村情況不同我國與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這些地廣人稀的地方不同,人口多、耕地面積太少(印度人口與中國差不多、領土不如中國大但人均耕地面積卻高于中國),同時由于北方山地和江南水網的切割作用,中國的農業經營方式為小農經濟(雖說已解體但其實在一些農村仍然存在),這也決定了中國的農業現代化不能像歐美國家和蘇聯“農場經營”一樣,只能走“承包責任制”??蛇@個節目給筆者的感覺中國的農村像美洲澳洲的農場,種著地、放著羊、趕著鴨子……這不是美國、澳大利亞的農場嗎?真是慘目忍睹至上世紀7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農民“背井離鄉”,通過打工、高考等途徑離開農村,到現在留在農村的年輕人大多并不會干農活、也在想方設法離開農村為什么?筆者也體驗過,農民伯伯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農民真的累”也因此越來越多的農民“背井離鄉”……農村的現狀是“年輕人”和“人才”留不住,“老齡化”“空心化”非常嚴重,竟然那么多農民“背井離鄉”,可節目《向往的生活》反映的卻是“明星下鄉”,這與社會的現狀根本不符總之,《向往的生活》節目與中國目前的國情根本不符,試問這樣的生活“向往”在哪里?難道我們都要返鄉生活?這個節目現在什么樣?感覺“假”的不得了,黃磊廚藝秀、一群人聊天、干農活作秀、宣傳一下電影……《向往的生活》的意義何在?看黃磊做飯?看《舌尖上的中國》《天天飲食》不是很香嗎?看明星聊天?看訪談節目不是更好?看農民生活?拍個關于中國農民的紀錄片不是更好?看明星宣傳作品?看廣告不是更好?還不如令人詬病《跑男》,玩游戲、有趣、最起碼真實,或者多播一些類似于《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弘揚一下傳統文化。這種節目沒有樂趣、沒有正能量,簡直是“富人的生活”,應該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