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除了《這就是街舞》之外,很少追綜藝節目。但平臺還是會推送一些片段給我,昨天聽了一段《浪姐》改編《星星點燈》的視頻。旋律很好,剪輯節奏也很不錯,但感覺有種怪怪的感覺,所以沒聽完。直到今天早上看到鄭智化對《浪姐》亂改歌詞的批評,才恍然大悟。
《星星點燈》是鄭智化在上世紀90年代創作的一首歌曲,一直以來這首歌被奉為勵志歌曲的代表。最近一些年很少聽到,一方面是因為年代久遠,我竟然沒有意識到這是鄭智化的歌曲;另一方面是因為歌詞有批判傾向,“難”登大雅之堂。這次鄭智化的回應,也非常具有鄭智化的風格,年輕的友友可以上網搜一下,年輕時候的鄭智化有多讓某省當局頭疼。
單獨看這件事情,可能會誤以為是簡單的商業糾紛。但把這件事情和歌神張學友被網暴后的再次回應聯系在一起看,就頗有意味了。張學友最新回應說得比較中肯,但里邊有一句話“作為藝人不涉政治是我的基本原則”。這樣的回應,難以消解網友的氣憤,有可能還會火上澆油越燒越旺。
文藝工作者不涉政治是明哲保身的一種個人選擇,這本無可厚非,但要分清楚形勢。仔細品品,頗有些某爵爺說“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來衡量我”的味道。他們忽略了一個天大的事實:中國歷來是個倫理社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在法律之外,道德倫理的標尺始終存在,它要求你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糊涂。
這個標尺并不是固定的,是有一定松緊度的,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松緊度會有一些變化。在外部環境和平寬松的環境下,這個標尺是松的,甚至是可以被擱置的,前提是不違法;但在外部環境變得嚴峻的時候,威脅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時候,又是另外一番境地,如果這個時候還想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打自家的小算盤,悶聲發大財,只能說是打破了算盤。在大是大非面前,由不得你!
至于今年輿論爭論時間最長的莫言先生的“文學觀”問題,亦是如此。目前來看,除少數有洞見的學者之外,絕大多數批評都是集中在作品上。其實由全民追捧到普遍批評,只是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下的倫理標準糾偏,造成的輿論分化。揭露也好,歌頌也罷,并不是關鍵所在,關鍵在于你選擇揭露和歌頌的時間。
在外部環境寬松的時間點,揭露是被鼓勵的,即使是因揭露而獲獎,也是能被容忍的,所以當你去領獎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是祝福的。但是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你之前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語都會被放在當下的語境去重新審視。在外部環境對我們形成巨大壓力的時候,最需要我們內部團結一心的時候,你再高調地揭露那就是最大的不正確。覆巢之下無完卵,把抗敵的義務都交給別人不講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