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競技場上,還是在輿論場下,《導演請指教》都是熱鬧的。
播出兩期,話題不斷,各方爭議從場上一直延續到了場下。但這種熱鬧來源于真實——導演完成一部作品的全過程,必然面臨多方角力。首先,導演要解決創作問題,必然要思考如何將腦海里的藝術理念呈現在鏡頭上。其次,在準備和拍攝過程中,導演必然要與演員、制片人、投資方以及片場工作人員溝通交流。最后,作品必然要接受各方反饋。觀眾、評論界和學術界的聲音紛至沓來,導演不僅要頂住壓力,更要懂得在眾多聲音中披沙揀金,博采眾長。作為大眾文化的產物,圍繞電影的討論從來都是“熱鬧”的。那些看似紛雜的聲音,恰恰反映出影視行業的真實生態。這檔綜藝聚焦的是導演,反映的卻是整個行業復雜多元的生態環境。成功的,失敗的,偏激的,理性的……它的好看,恰恰就在這里。
01電影選角往往能夠引發輿論場上的巨大爭議。比如前段前段時間上映的《第一爐香》,從開拍到上映,選角的爭議就從來沒停過。影響之大甚至讓許鞍華親自下場解釋,她表示并未想到網絡輿論如此之迅猛,實際上,演員和導演都承擔了很大的壓力。這場風波向我們證實了選角環節的重要性,但同樣透露出導演在籌備電影之初所面臨的復雜境況。真實的選角過程往往是導演與演員的“雙選”。演員尚且可以通過簡短的片段表演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基本功,而導演想要取得演員的信賴就不太容易了,一來需要看以往的作品質量是否過硬,是否有知名度,二來需要導演擁有一副好口才和強大的人格魅力來說服自己的心儀對象。
先導片的選角環節頗為戲劇化,但這些尷尬場面反而無比真實。在第二期節目中以一個愛情短片征服了所有人的曾贈,在選角環節中就第一個輪空,選角失敗。翻看曾贈的履歷,發現她不僅并非“白紙一張”,相反,作為從FIRST影展脫穎而出的新晉導演,曾贈得到過不少專業獎項的肯定,也是寧浩“壞猴子”計劃的簽約導演,其分量足以證明她在業界的口碑。即使是這樣的新導演,依然會面臨無人敢投的尷尬局面。文藝電影難以出圈,新人導演缺乏機會,使得演員、制片人和投資方之間存在巨大的“信息差”。
現在,《導演請指教》無疑是一個提供機會的平臺,通過將各方匯聚在同一時空,縮小“信息差”,讓更多像曾贈這樣的導演被看見。
曾贈本人也有些“社恐”,并不擅長“推銷”自己,因此在劇本闡釋環節也難以打動演員。當然,即便是有知名度,可能還有社交牛逼癥的導演,籌備環節也并非一帆風順。蔡康永在主持界有口皆碑,高情商和好口才就是他的代名詞。然而無論他再怎么邀請李誠儒,對方就是不為所動。在蔡康永眼里,自己的劇本簡直是為李誠儒量身定做的。而李誠儒一句“京劇電影不是誰都能拍好的”,足以證明一個優秀演員對劇本質量和導演水平的考量絕對不亞于導演選角時的深思熟慮。而作為從演員轉做導演的“新人”導演吳鎮宇和包貝爾,他們的選角就相對容易一些。
演員出身讓他們對于演員的特質十分敏感,兩人都在初次見面給演員布置了即興發揮的命題。不難看出,在較短的時間內,經過吳鎮宇的幾次調教,薛凱琪的表演就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而朱志鑫和包貝爾之間,更是十分“來電”。短短幾次情緒展現,就讓兩人一拍即合。或者更準確地說,電光火石間,包貝爾知道,就是他了!朱志鑫后來的表現不負眾望,這個新到不能再新、在片場畏手畏腳的小演員演起桀驁的少年來倒是充滿了一股力量。導演與演員之間這樣的默契,可遇而不可求,但先導片和花絮中呈現的那些尷尬、猶豫、試探、磨合,又在告訴我們,一次成功的拍攝經歷,絕不是靠運氣,而是各方努力的結果。幾經波折,曾贈終于在場外找到了她的專屬男一號張晚意。毫不夸張地說,張晚意的表演撐起了整部影片,沒有他,整部短片不會如此動人。
相反,畢志飛和演員之間的溝通不暢,乃至最后大家放棄磨合,也在提醒我們,不是每部作品、每次合作都能迎來大團圓的結局。一部好作品的誕生有多么難得, 它是導演與演員于千萬人中的“金風玉露一相逢”,更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節目組真實還原籌備環節的種種,給觀眾提供了另一種思路——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一次成功的合作?而那些不那么成功的作品中,我們又是否能窺見某些結構性問題,或是導演自己的態度?了解了這些,我們理解一部作品的維度也會隨之打開。
02看完第二期節目,我不禁仰天長嘆一聲——做導演太難了!一部作品問世之后,承受最多議論的就是演員和導演。而往往某個演員的表演、劇情的走向,以及影片各方面的問題,會有可能會被普通觀眾歸結為,“導演不行”。那么,導演在一部作品中究竟承擔怎樣的職能呢?對此,大部分觀眾又是懵懂的。大部分時候,導演對觀眾而言是神秘的,他似乎掌控著一切,卻又遁入作品中,無處尋芳蹤。而《導演請指教》就致力于揭開導演神秘的面紗,把他們的幕后工作搬到臺前來,邀請觀眾與他們一道經歷拍攝中的酸甜苦辣。
在這里,什么樣的風格都被允許,什么樣的導演都可以存在。在這里,真實的導演工作被還原,除去藝術把控力,導演更像是一個統籌,引領著一整個包含演員、攝影、美術、聲音等各種職能的團隊正常運轉。他既要沉浸在藝術世界,又要能夠及時抽離,在現實世界中與自己、與他人斡旋。曾贈在節目中說,自己就想認真拍好短片。大概因為短片是拍攝長片道路上的必經之路。導演在短片拍攝中遇到的問題一個也不會少,因此得到的經驗也不會騙人,它們將會成為未來長片拍攝的基石。拍攝影片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導演必須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強大的組織能力。而吳鎮宇則則是出了名的不擅長語言表達,不僅在先導片中語出驚人,還時常令拍攝陷入膠著狀態。
后采中的表達顯然更加準確工作人員吐槽他的“吳氏語言”太難懂,全是各種夸張的擬聲詞和肢體動作。當然經過磨合,工作人員已經能夠將他的“吳氏語言”翻譯成更為專業的要求,傳遞給各級員工。除了溝通交流能力,處理突發狀況是也導演的必備素養之一。比如相國強團隊馬上要拍外景,外面卻突然下雨;一個小失誤導致工作時間延長,所有人的行程安排都得推遲;
推遲時間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效應,比如資金不足,場地效果不佳,等等。同時,導演還要解決自身問題,比如如何突破自己的創作瓶頸,私人生活遭遇變故如何應對。曾贈在拍攝過程中就遇到了很多麻煩:找不到心儀的男演員,沙漠下暴雨,親人復查結果遲遲下不來……但曾贈的一句話打動了我——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紀錄片《好好拍電影》中對導演許鞍華的描述,無論怎樣的環境她都能應對,辦法總比問題多。這就是電影人的韌勁。《導演請指教》在為導演提供試錯機會的同時,也一五一十地再現了導演工作的復雜與艱辛。它就像一座橋梁,一頭是電影人的情懷,一頭是觀眾的理解。影視行業想要形成良性內循環,真誠的態度和相互理解缺一不可。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像曾贈這樣極具才華的導演才能夠越走越遠,得遇風雨而化龍。
03《導演請指教》在輿論場上引發巨大爭議的焦點,在于短片評價環節。評價環節曾出現了很多爭議性話題,比如一些導演對評論者的不服氣等。但作為一檔導演競技類綜藝,也是最真實、最具野心,也頗有挑戰性的設計——節目試圖還原影片問世后在輿論場上所受到的種種情況。觀眾、導演、影評人、制片人和學者,各方觀點全部通過同一空間呈現出來。《導演請指教》相當于設置了一個小型濃縮版的輿論場,從前的網絡論爭變成當面探討交流,不論是贊美和情懷,還是偏見與誤解,都被具象地再現。
影視行業的評價體系本來就應該是多元的,進步是在百家爭鳴的縫隙中慢慢生長的。
不是誰的分貝大,講話的份量就更重。在電影創作的全過程中,所有參與進來的人都擁有平等的發言權。你敢質疑,我就敢反駁;你敢反駁,我就愿意聽。矛盾當然會有。第一期相國強導演的作品遭到影評人的質疑,他正面回應,不斷解釋自己的作品。有人可能認為導演無需為自己辯解,但相國強不這么認為。電影專業出身的他非常相信爭鳴的力量,所以在梁龍拒絕解釋后,他反倒認為,導演需要有辯解的權利,也有解釋的必要。
雖然我們對一部作品的感受不盡相同,但真理越辯越明,珍惜每一次發聲機會,就是在拓寬審美多樣性的邊界,同時也在盤活行業生態。市場的反饋越積極,評論的聲音甚至交鋒越熱烈,導演和制片人就有越多的途徑把握時代脈搏,創造出更多優質作品。因此,各方參與進來,各抒己見顯得尤為重要。《導演請指教》致力于形成一個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的討論空間:既然大家都那么愛電影,為什么不能心平氣和坐下來,好好聊聊,互相取長補短呢?節目中,有觀眾質疑專業鑒影組的評論故作高深。這是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的一種論調。有的學者認為專業評論本身就應該起到引領觀眾審美的作用。當然,也有影評人指出,真正好的評論不是想教會讀者和觀眾什么東西,它只是向大眾分享自己的觀點,有需要的人自然會從它那里取一瓢飲。觀眾也不是非看評論不可。但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從別人的視角看這部片子,多一條理解世界的道路,也未嘗不可呢?普通大眾與專業評論者絕非水火不容,相反,正如制片人郝蕾所說,面對真正優秀的電影,大家的感動和認知是一致的。譬如,曾贈的《愛情》感染了全場的觀眾,而后編劇袁子彈的一番評論,亦是非常精彩的解讀。她從場面調度的角度分析了導演如何做到將情緒準確傳達給觀眾,包括許多細小的設計,比如紫霞仙子手鈴響起的時機等,都蘊藏著導演的巧思,卻不露痕跡。
我始終相信,盡管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輿論反饋卻仍舊是電影導演一面忠實的鏡子。《導演請指教》對內容的探討秉持著開放多元的態度,這是促進影視生態圈良性循環的重要因素。電影是面向大眾的藝術,接受市場各方檢驗是每個導演的必備功課,也是制片人敢于大膽投資的前提。只有經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新導演才能摸索出一條新的屬于自己的道路。
更大的舞臺,更多的觀眾,更豐厚的資金,它們等待著新導演的茁壯成長。《導演請指教》還原了探索的艱辛,也提供了實在的幫助。在節目里,每位導演有機會拍好幾個短片,第三輪競賽已經開始公開招募觀眾進電影院觀看晉級導演長達半小時的作品。電影的臺前幕后拓寬了觀眾的視野,為電影人積攢試錯資本與經驗,也幫他們贏得應有尊重和理解。最重要的是,真正優質的創作者正在慢慢浮現。今天我們看到了曾贈、德格娜這樣的導演,未來還有王一淳等新銳導演等待被觀眾看見,被制片人挖掘。我們希望看到優秀的新人破圈,希望看到行業健康發展,希望看到制片人、創作者、觀眾和評論者的良性互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一個樸素的愿望——能有好電影看。一切從電影中來,一切又終將到電影中去。這場關于電影導演的比賽,好戲才剛剛開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