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看完了豆豆成名作《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天道》,5年之后2022年的6月份我找到了一個契機,看完了另一部作品《背叛》。客觀地說:從劇情和人物的深度、情感的細膩程度而言,這部據說是豆豆早期作品的《背叛》確實略顯青澀、稚嫩和粗糙,在很多地方都無法跟《天道》相提并論,但是從人物的塑造而言(沒有看過第三部《天幕紅塵》的基礎上)能跟丁元英相提并論的也就只有宋一坤了。5年前寫《天道》只敢寫愛情,可就愛情的角度而言,我個人更喜歡宋一坤。因為這個人對待愛情更有人味兒。盡管,在故事的開始,我也像宋一坤對夏英杰的感覺一樣覺得這樣的愛情能發生“不符合邏輯。”但是從古至今,幾千年中西方的愛情故事無不在說明“愛情本身并沒有邏輯可言”,也不遵循任何人的意志和過于嚴苛的社會規則,或許恰好是因為這些屬性,讓愛情變得不受控制而具有了更多的誘惑,從而有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繼為愛癡狂的人類。除了愛情,整部劇從數字的角度而言,最有看頭的是8數能量對應的運籌帷幄和不達目標誓不罷休追求成功的過程,在我2022年流月8的時候感觸最深,也是本劇值得一看的亮點。本劇所有的人物性格沒有《天道》里的飽滿和成熟,但卻更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真實和震撼。
人物特寫宋一坤
宋一坤的出場身份是一個在押的犯人,這樣的出場方式本身就帶著一種悲壯的氣勢,即便是不了解他的前提下,作為觀眾依然感受到了作者對這個人物屬性所安排的特殊性。對于男一號,我個人很喜歡他說話的篤定,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但也能明顯地感受到其身上作為“人”的局限性以及無論多出色的大腦都無法超越社會規則的無力感,這種矛盾性在遇到女一號夏英杰之后越發明顯。宋最大的局限來自于過于理性的頭腦力缺乏對人類感性的認知導致對人性過于樂觀的預判。這里的人性包括他無法理解情感對于人類在關鍵時刻比頭腦更直接的發揮了作用,而導致精密計算的失控以及無法識別出“每一個人良知的底線被觸及時做出的不同反應”,而夏英杰剛好帶著這部分缺失出現在他的生命里,在每一個關鍵時刻跳出來提醒他忽略的這些影響成功的重要因素。宋一坤對自己的盲目自信以及自認為對夏英杰的保護,導致他在事前從不跟夏英杰透露半點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情,這種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兩個單方面推進同一件事的兩個人,通常都會成為對方的絆腳石,令其在自己看似萬無一失的謀劃里,嚴重缺乏了對人性和情感的把控力,導致一步步錯,步步錯。他覺得這是人對游戲規則以及情感、道義的背叛,但實際上,這本身就是人的一部分,是無法割裂開來的一種本能屬性,是他欠缺了周全的考量而因此付出的巨大代價。當然這也是人物塑造者本身的一種不成熟,豆豆自己是有所覺察的,所以才會在《遙遠的救世主》里演繹了更完美的丁元英。宋一坤犯過的所有錯誤,丁元英都沒有再犯,因此我們看到的丁元英是完美的,超越人類極限的,是脫離了世俗人倫的。這樣的人即便是動情都帶著5分的理智,從人物的塑造部分而言,無疑丁元英是成功的,但是從人的角度而言,未經修飾和進化的宋一坤就顯得真實可愛多了,起碼在感情里他可以拿到比丁元英更高分的成績。但從愛情的角度而言,不管是丁元英還是宋一坤在墜入愛河時都處理得過于生硬,以至于到最后都被人質疑過“你真的愛她嗎?”這個問題,宋一坤是直接給出了答案:“她是我最重要的人。”而丁元英在芮小丹犧牲時一言不發而后口吐鮮血不動聲色地抹去。說明這兩個男人對待愛情都是嚴肅認真的。不過這些答案都只是給觀眾的交代,而作為當事人的夏英杰和芮小丹,她們根本不需要問,也不需要對方的回答,因為愛情對于她們而言,只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付出,對方的回應似乎并不關心。這種境界的愛情也是作者豆豆向往的吧,但是豆豆也知道,這樣的愛情從來都不是普通人能擁有的尋常物,也都不會以“有情人終成眷屬”或者“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為結局。只是一種驚艷彼此生命的剎那花火,盡情燃燒過,足矣。夏英杰
作為女一號夏英杰的出場更是帶著一種不合乎邏輯的匪夷所思,一個替朋友去監獄探望朋友的女人對一個在押犯人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以及勢在必得的占有欲。只是因為聽到對方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宋一坤對他意欲離婚的妻子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不會隨機應變,你也不要乘人之危。”另一句是對他的朋友方子云說的:“這個人入佛門六根未凈,入商界又狼性不足。”這兩句話確實具有很深的意味,也足已說明宋一坤非等閑之輩,但這兩句話就讓一個女人聞之智商降為零,拋開女人所有的矜持和羞恥,明目張膽地追求一個尚有婚姻的囚犯,依舊是略顯夸張了。即便是在今天這樣的時代,這依然是一件會被道德譴責的事情,又何況是在當年。作者敢這么大膽的設定一個女人的情感,也實屬膽大。當然,作為女主角夏英杰而言,還有比這更大膽的行為——為了逼迫宋一坤跟她確定關系,使出了一箭雙雕的苦肉計。既成功用自殺嚇退了要面子想要阻攔她跟一個囚犯在一起的父母;又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向宋一坤表達了自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跟他在一起的決心。極端的方式居然沒有讓宋一坤覺得自己被脅迫了,反而覺得這是夏英杰送給他的一份感情大禮,大到他愿意放下一切的顧慮來實現她的意愿。這一段處理得過于突兀了,從一開始的各種不留情面的拒絕,到夏英杰自殺后的俯首帖耳,中間一點過度的跡象都沒有。這也是本部作品粗糙和稚嫩的明顯表現。應該說,從頭到尾作者就給夏英杰賦予了一些特殊的權利——為所欲為以及只要發心是好的,做錯了也一樣不需要承擔后果。理想化圣潔得不像人的女主在本部作品里,就像開掛了一樣,幾乎沒有她想做但是做不成的事情,而且做起來非常的容易。誰讓她的愛人是神一樣的宋一坤呢?但是宋一坤本人卻沒有這樣的特權,而是在遇到夏英杰之后,所有穩如泰山一樣篤定的事情都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完全超出他的預判和掌控范圍。任何與夏英杰的價值觀相悖的事情,宋一坤只要做了就會慘敗收場,而且會在最后意識到錯的是自己,因為事態最終都會按照夏英杰的邏輯去發展,只要她的發心是善意的,哪怕出現了很嚴重的后果,似乎都不必為此承擔責任。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強的圣母心。作為一個女人,夏英杰似乎把善惡對錯看得比愛人宋一坤的性命更加重要,她始終在維護自己認為的一種慈悲為懷的普世精神,以上帝的身份參與了宋一坤的人生而非一個深愛她的女人。才會讓她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擅自做主隨時推翻宋一坤的計劃,只為做出自己認為對的決定。這大概就是《背叛》的本質吧,良知和愛情擺在面前的時候,夏英杰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良知,而將愛人推向了對立面接受道德的審判,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是芮小丹,我想她不會這么做。方子云
說到悲情人物,全劇最悲情的莫過于這個據說生錯了時代的詩人方子云。作為一個有七情六欲對生活有深刻感悟,又無法用才華支撐起自己夢想的人,方子云是帶著對世界和人性的絕望離開這個世界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個階段,他滿懷著對宋一坤的憤恨不平,對友情的虛假批判對生錯了時代的絕望以及對夏英杰的殷切希望等等的復雜心情將自己的生命推向了深淵。這是一個始終懦弱的悲情人物,他似乎將一切自己命運的不順的責任都推給了別人,卻從未想過自己應該為此承擔怎樣的責任。世界的殘酷在于,一個狼性不足的人確實無法通過出賣良知來謀取暴利。從這個層面而言,他跟夏英杰是一樣的人,而他不知道的是宋一坤這個狼性十足的人原本具備不考慮良知的因素來替他們謀取暴利的能力,卻因為友情和愛情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宋一坤無法將方子云和夏英杰變成跟自己一樣的人,跟自己具有相同的認知和思維,卻又無法割舍扎樣的牽絆,這是導致他人生失敗的最大原因。而這一切早在他們同窗之時早已經注定。無論宋一坤如何努力,他都無法擺脫命運預留的伏線。所以從這點而言,宋一坤并不欠方子云的。當你把自己人生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時,保持對這個人無條件的信任是最起碼的,很顯然方子云沒有做到。他的質疑將自己生的希望全部熄滅了。葉紅軍
在本劇中,我個人最喜歡的男人不是宋一坤而是葉紅軍。宋一坤的光芒在明處,無處不彰顯,而葉紅軍的好在暗處,恰到好處的熠熠生輝。論足智多謀,葉紅軍并不輸給宋一坤,但是他卻心甘情愿地甘當綠葉,為宋一坤馬首是瞻。盡心盡力地執行宋一坤的各種決策,默默照顧宋一坤托付給他的夏英杰,是一個愿意付出有擔當又有分寸感的人,給人一種很紳士又很有安全感的感覺。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比宋一坤更適合跟夏英杰在一起,宋一坤估計也會有這種感覺,但是葉紅軍不著痕跡的撇清了這種可能性,即便是答應宋一坤在他離開這個世界之后照顧夏英杰,也非常明確地表示:“一旦她找到自己的依靠,我就離開。”在整部劇中,葉紅軍都是一個沒有自己的配角。他的每一次出現都是源于宋一坤的需要,至于他自己的生活,情感,甚至事業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但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閱歷,獨自在國外闖蕩的成熟和老練又無不說明這是一個很故事的人。鄧文英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鄧文英作為宋一坤的前妻,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女人太強勢,作為在一個更優越環境下長大的不一樣的人,鄧文英骨子里帶著優越感。雖然夏英杰也不是省油的燈,但是她跟鄧文英是兩種不同的女人。鄧文英眼中的宋一坤是骨子里不被認可的自負:“好像總有一只手在不停地往上托你的下巴,使你不得不仰著臉看他。其用心無非是讓你自卑、讓你知趣、讓你有點自知之明。”而夏英杰眼中的宋一坤不是這樣的,她看見的宋一坤可能更傾向于將童年時期的苦難和自卑一直藏在骨子里,鉚足了勁想要證明自己改變命運的堅毅。鄧文英從未理解過宋一坤的成長經歷對他性格塑造產生的原因,自然也就無法真正理解和認同他這個人。但是夏英杰不一樣,她對這部分極度敏銳地感知到了,而且報以了深切的理解和憐憫。所以她能夠在宋一坤做任何決定的時候理解他這么做的初衷和真實意圖。成為他的紅顏知己以及統一戰線的戰友。鄧文英憑著女人的直覺,第一眼看見夏英杰便清晰地預測到了這個女人是來搶奪自己在宋一坤生命中的重要位置的,但是她無能為力,因為宋一坤從未真正屬于過她,她霸占的不過是一個虛有其名的妻子的名分罷了。夏英杰問道:“宋一坤為什么要離婚?”“為了一句話!當然那只是個引子,我以為,鄧文英始終擺脫不掉的是那股居高臨下的俗氣。”方子云是這么說的。“這個人不一定能讓你過得好,但一定能讓你過得不平凡,這正是你想要的,你要的是一種境界、一種精神,而鄧文英要的只是物質上的成功。宋一坤這本書,鄧文英是讀不懂的,小市民式的聰明也是讀不懂的。我以為,一本好書應該屬于能夠讀懂它的人。”很顯然鄧文英除了小市民式的聰明一無所有,所以最終她也徹底敗給了自己的小市民式的聰明,回到了一無所有的原點。比起《遙遠的救世主》本劇的人物更真實也更鮮活,愛恨情仇更極端也直接。背叛,這個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究竟“何為背叛?”“何為忠誠?”有沒有人一生都不曾背叛過?很顯然不存在這樣的人。人的復雜性在于,我們每天要產生幾千萬個念頭,而在這些念頭之下,總有矛盾和對立——這大概就是背叛的本質。當一個對立的念頭出現的時候,背叛便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