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人都深愛著《王牌冤家》這部電影,其中對于記憶、愛、人生的描寫是即使重看好幾遍都還是會揪心的深刻。而這部《我想結(jié)束這一切》也正是《王牌冤家》編劇查理考夫曼的新作品。
這次查理考夫曼同時擔當編劇與導演的角色,更讓人見識到他玩弄記憶的能力。《我想結(jié)束這一切》是一部改編作品,原著是加拿大作家伊恩里德的作品。這本書的定義是心理驚悚,而許多看過此書的人都被作者的文字影響力所震攝,詭異、驚悚、反轉(zhuǎn)的情節(jié)讓人看完久久不能平息。
《我想結(jié)束這一切》的女主角是杰西伯克利,她先前在《鏗鏘玫瑰》、《茱蒂》中都有亮眼的表現(xiàn),但這次她不唱歌、也不是誰的得力助手,反而是一位愛好畫畫、物理學的少女。從沒看過杰西伯克利的作品,這次看完《我想結(jié)束這一切》后,第一個動作就是搜尋這位女主角。她在片中的每一個小動作、不以為然的輕蔑笑容、站在觀眾角度的疑問、朗讀詩詞的表演等等,都讓人驚呼這位演員的表現(xiàn)。
故事從一對戀人在風雪中開車前往男方家開始,過程中兩人聊起關于自我的議題,從這里就能看出導演的鋪陳,因為最后這位女子其實只是男子的分裂人格。打給女子的一通又一通電話,都在說同一段話:假定是對的,我感覺到恐懼感正在膨脹,現(xiàn)在只需回答一個問題,只是一個問題。這些朋友可以解讀為其他人格,為了阻止這位女子而現(xiàn)身阻擋。
盡管故事充滿了吊詭的氛圍,但看到最后,心里卻涌上了滿滿的悲傷與心酸。男主角因為實現(xiàn)不了的人生,痛苦之下衍生出了好幾個人格來陪伴自己,借此告訴自己并不可悲、也不孤獨。而這位女子則是男子最渴望的對象之一,她聰明、才華洋溢、懂得欣賞他,是他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切。
最后一段演繹了男子獲得諾貝爾獎的畫面,而女子站在臺下為他鼓掌;同時畫面切換到孤獨的年老學校清潔人員,讓人不勝唏噓。相信我們都曾在腦海中幻想過,如果自己當初做了什么,是否現(xiàn)在的處境就會不一樣,但在這個幻想的基礎上,其實也就應證了人生的本質(zhì)是個悲劇的事實。
女子在電影開始的獨白說著她內(nèi)心不斷萌生我想結(jié)束這一切的念頭,怎么做都無法消除。在故事的最后,可以推測這句話其實是男子深處的渴望,盡管這些人格是他漫長人生的安慰,但他也深知一切只是空想,所以才會有了結(jié)一切的念頭。而這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承載了他一生的脆弱,不說出口也道盡了所有。
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心中會同時感覺到害怕與悲傷共存的微妙情感,我想這也是《我想結(jié)束這一切》引人入勝的特點之一。查理考夫曼通過影像,把《我想結(jié)束這一切》的故事刻畫得更立體,很推薦大家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