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1號安利專欄」的第二期,這次的主題依然是綜藝。
它們有的是時下大熱的戀愛綜藝、推理綜藝,有的是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劇綜藝,也有曾經消失過一段時間,如今重回大眾視野的親子類綜藝。不論是純粹的快樂與歡笑,還是獲得共情式的思考,它們都能夠為用戶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與認知價值。
希望這些良心綜藝節目,能夠治愈當下的你。
熬過七年之癢,《極限挑戰8》強勢回歸
——余生 傳媒1號035號評論人
第八季的首期節目穩穩地契合了「循環」的主題。譬如節目組選取的錄制地點「三亞」同樣也是上一季節目收官站的錄制地點;譬如節目中「觀光巴士」上的解謎環節,參考的是時間循環電視劇《開端》中的經典橋段。
數字「8」,既代表《極限挑戰》熬過了七年之癢,迎來了第八季的嶄新開始,也代表符號「∞」,《極限挑戰》一直在路上。有人說《極限挑戰》永遠停留在了前四季的高光時刻,但從《極限挑戰8》的首期節目中,我們還可以窺見《極限挑戰》的一些堅持,一些創新。
所謂堅持,在于節目內容呈現過程中的價值表達。盡管「競爭」和「輸贏」已經成為了快綜藝節目難以避免的關鍵性話題,但《極限挑戰》依舊在嘗試去表達一些真正能夠觸及人心的話題。例如,《極限挑戰8》首期節目的最后,在游戲投票環節中沒有給任何一個人投票的龔俊意外地解鎖了游戲的另一種玩法,通過「好人有好報」的線索提示獲取關鍵性信息,最終獲得了游戲的勝利。
正如《極限挑戰》的「八朝元老」王迅所說的那樣,「《極限挑戰》最不重要的就是勝負,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期待《極限挑戰》的新老嘉賓們能夠在這一季的節目中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爸爸當家》育兒雖難,但還好爸爸在!
——程銳 傳媒1號033號評論人
很少能看到這么沒有撕逼,沒有競技,其樂融融,又不避諱每個環節里「敏感」事件的綜藝了。
《爸爸當家》沿襲父親帶娃綜藝的通用技巧,設置了不同看點的幾組家庭:真正意義上的全職爸爸帶娃家庭,新手全職爸爸,中國媽媽美國爸爸,和跳水冠軍家庭里的爸爸。
不同于常規帶娃綜藝里爸爸只負責帶娃,另有觀察員和觀眾作為旁觀者「考察」爸爸表現的綜藝,《爸爸當家》是從所有人——包括當事人自己回看帶娃過程開展節目的。這種回看讓當事人們處在一種客觀、公平、所有問題無所遁形但又溫柔包容的自省環境里。爸爸會意識到自己某次發火不夠合適,媽媽也會意識到自己暫時「轉交」帶娃權之后的失落,每個人都有了重新認識自己生活的機會,還能從別人身上學到新的理解視角和實用的帶娃技能。
帶娃不易,在生育的氛圍又隨著「三胎」的開放愈發濃重,但男女育兒分工能衍生出「喪偶式育兒」等流行語時,如何看待女性的育兒壓力,如何讓男性承擔起父親的角色,并不是一個絕對溫馨的話題。
在每期節目前,都會有幾個母親坦言生活中無法避免的偏見、以及妻子比丈夫付出更多帶娃時間、精力后的苦惱。這背后指向的是育兒的辛苦容易被無視和育兒通常由女性更多承擔的現狀。
而《爸爸當家》里誠實地展現出哄睡幼兒動輒需要一、兩個小時的蘿卜蹲,教小孩疊褲子能難倒CEO,讓尚未生育的我也能對育兒辛苦感同身受。
同時,幾位父親無論育兒能力與心態如何,都能發自內心的認同父親需要充足的育兒投入,體諒妻子的育兒辛苦,不斷優化自己的帶娃操作,又讓我們看到年輕家庭「男女搭配」的理想模式。
也許這就是《爸爸當家》的意義:育兒雖難,但還好爸爸在!
沒想到在《燦爛的前行》里被治愈
——笛飛 傳媒1號029號評論人
從「戀綜」到「虐綜」,總被虐心,也總被治愈。
「智者不入愛河,我是河里的傻瓜。」嘉賓大狗在節目里說出這句話時,逗笑眾人。
《燦爛的前行》將鏡頭對準了一群「河里的傻瓜」,作為一檔以療愈青年人心靈為內核的情感節目,娓娓道來是節目的主旋律。素人嘉賓們在節目中結伴同行21天,他們的腳步行走在路上,但更是為心靈尋找出口,為告別過去,重新出發。
觀看節目也發現主旨并不是在為失戀者提供解決情感困擾的方法論,更多的是平鋪直敘感同身受的歸屬感。微笑與眼淚,傾訴或傾聽,都足以讓觀眾與之共鳴共情。
聽起來,這似乎是一檔并不快樂的綜藝,因為傷痕比比皆是,嘉賓們在節目中時常說著淚流滿面:三觀差異、情感自卑、邊界感、異地戀。這些年輕一代正在面對的問題,也是備受關注的社會議題,觀察室的藝人嘉賓一同加入討論,觸類旁通,也給予更深刻的價值支持。
也正是這些敞開心扉的過程,讓觀者感受到:「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尤其是那些因為感情陷入自我懷疑與否定的人,或許能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找回自我認同。
值得一提的是,這檔治愈類綜藝巧妙地融入了收聽「微光電臺」的環節,隔著收音機,傾訴者慢慢說、傾聽者靜靜聽,觀眾也一起用旁觀者的心態聆聽別人的故事,也審視自己的經歷。
即便說著「智者不入愛河」,但總有一天你我都可能成為「河里的傻瓜」,而《燦爛的前行》的意義,正是給予治愈,然后重新燃起愛與被愛的勇氣,一同燦爛前行。
「520」追戀綜,《90婚戀所2022》很好磕!
——七季 傳媒1號019號評論人
《90婚介所2022》和第一季風格完全不一樣,試煉小屋+「90后」限定+盲盒式體驗,一整套搭配下來全是新奇看點,不得不說B站在整活兒這塊的確有一手。
兩期看下來,笑點足、節奏快,很符合「直球相親」的宣傳定位,無論是問題設置還是嘉賓互動環節,都直切主題。嘉賓們需要通過三個階段「沖動階段」、「價值階段」、「角色階段」來進行考察,從四個維度「興趣愛好」、「價值觀」、「過去」、「未來」四個方位進行考量。相處過后只有雙向奔赴的男女嘉賓才能進入「試戀小屋」共同生活。
江蘇站的八位嘉賓無論是特點還是性格都鮮明迥異,還沒進入「試煉小屋」就已經讓觀眾磕CP上頭。但比磕CP更上頭的是戀綜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人生觀。年輕人敢于展現并分享自己的價值觀已經是一件很大膽的事情,而讓分享在交談中形成碰撞,形成自己認為最正確的價值觀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所長、觀察員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他們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更為周全的思考方式。就像AK東在交流結束后表示「有能動搖我觀點的」,這就是意義、價值的所在,這也是我認為戀綜向我們傳達的最有價值的一面。
在《開始推理吧》的都市萬花筒里,看得見家長里短,也看得見世間百態
——秋名 傳媒1號020號評論人
「當你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排除之后,剩下的那個哪怕再不可能,那也是最終的真相」,福爾摩斯如是說。
在「懸疑推理+綜藝」的老路上,《開始推理吧》將所有的緣起聚焦在一個新奇未知的都市寓言故事里,拉開了「演出」的巨大幕布。
預設在11號公寓住戶之間的故事,從一個疑云重重的「真假愛情案」開始。黑暗的劇場長廊接通了案件現場的四個房間,被設計身亡的雙胞胎姐姐和她的反渣男聯盟讓故事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11號公寓的都市寓言將放大鏡對準了住戶之間的故事,濃縮了現實主義的人間百態。在「真假愛情案中」,想要更懂妹妹的高冷姐姐和為愛無畏的戀愛腦妹妹,在第八層的演出劇場里「出演」了盲目的愛情和錯失的親情,在告白的誤會的連鎖反應下,雙胞胎之間嫌隙成為了導火索。
密室、機關、懸案,沒有推理迷會拒絕這樣完備的故事設定。逐漸模板化的推理綜藝里,11號公寓的連貫性設定足夠「一氣呵成」,現在每一步都是未來偵破的關鍵所在,預設和未知的交織像極了苦惱于當下又想走向下一站的人生常態,推理綜藝的迷人之處就在于此。
在著墨頗豐的案件推理之外,普法則是推理綜藝的「寓教」之處,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其實都有著錯失守法邊界的危險。這是一堂課,故事之外,「寓教」是推理綜藝最珍貴的留白。
在生活的蛛絲馬跡里,「找尋自己」是一場未知的偵探之旅。留心每一處的細小故事,做好一個小偵探,興許才做得好自己人生的大導師。
生活需要一點快樂,于是我重刷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陳妙 傳媒1號032號評論人
據說,《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第二季了!這讓我不禁打開電腦進行二刷。
笑是生活的解藥,喜劇從不缺乏市場,但市場中絕對需要優質的喜劇節目。當我們已經看厭了頭部喜劇人的頻繁串場,《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大膽集結「腰部演員」,網羅了素描喜劇、漫才、音樂劇、默劇等多種形式,讓更多喜劇類型和喜劇演員走入觀眾視野。
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出圈還是得靠過硬的內容。不少像我這樣的觀眾,都經歷了一個「點進去——看進去——陷進去」的過程,看過幾個片段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干脆從頭到尾開始刷。《這個殺手不太冷》描繪了一個有音樂夢想的殺手,把喜劇包裹在危機感之中,關注度達到4億的《偶像服務生》用服務生的形象諷刺了流水線式造星行業,偶像們成為程式化的工業商品,在提供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了思考,以極強的話題和情緒共鳴觸達觀眾。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還出圈了一批才華橫溢的年輕喜劇演員,比如「皓史成雙」、蔣龍張弛,六獸、大鎖等喜劇編劇也被人們看到,「所有的編劇都能坐在臺下看節目」,對編劇的尊重也是作品破圈的重要原因。
好作品需要細細打磨,第一季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成功推出,默默堅持心中所愛,定不會被時間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