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的時候,經常扳著指頭期盼香港回歸的那天;一轉眼,香港回歸都已經25周年了。這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近日,好多歌手都紛紛在社交平臺上為香港回歸25周年獻聲。看到這些,不禁讓人回想起25年前的華語樂壇。那一年,歌壇活躍著哪些歌手?又流傳著哪些歌曲呢?那一年,對于華語樂壇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
華語樂壇的90年代,是香港、臺灣和內地三地發展較為均衡的一個年代。香港是時尚前沿地,臺灣是流行大本營,內地雖不及香港的時尚和臺灣的流行,但有北京和廣州兩大根據地,當時的原創流行音樂也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
那么,1997年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這種均衡即將進入一個洗牌過程。網絡信息的發展與透明化,傳統唱片業走向滑坡,內地經濟得到提升,港臺翻唱之風開始剎車,樂壇的地域邊界不再明顯……種種因素,導致華語樂壇一場大洗牌在所難免。
而這場洗牌的結果,后面我們也看到了,就是以原創為最強武器的新世紀臺灣音樂人異軍突起(以周杰倫、王力宏、陶喆等為代表),力壓香港和內地,唱起了21世紀華語樂壇的主角。
作為洗牌前的最后輝煌期,1997年的華語樂壇都發生了什么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1997年的十大金曲:
1、劉德華《冰雨》
2、劉德華《中國人》
3、任賢齊《心太軟》
4、屠洪剛《霸王別姬》
5、陳明《快樂老家》
6、張惠妹《聽海》
7、周華健《朋友》
8、劉歡《從頭再來》
9、騰格爾《天堂》
10、梅艷芳《女人花》
這十首歌中,香港3首,臺灣3首,內地4首。充分說明,此時三地歌壇基本處于均衡狀態,且內地不再占劣勢。
下面我們再來分別聊聊1997年的三地樂壇各自的動態與風向。
臺灣樂壇
1997年,臺灣樂壇最值得關注的兩個人,一個是任賢齊,一個是張惠妹。張惠妹是1996年出道的新人,任賢齊也算是一個“老新人”,但他們都在這一年火得一塌糊涂。
任賢齊
眾所周知,任賢齊是憑那首《心太軟》火的。這張專輯發行于1996年12月24日,那么1997年就是這首《心太軟》席卷整個華人世界的時候。一個說帥也不算帥,說青春也不青春,說唱得多好也不見得多好的大男孩,就這樣一夜爆紅,實在是一個樂壇奇跡!
張惠妹
張惠妹同樣是一個奇跡。在師父張雨生的操盤下,1996年底發行首張專輯《姐妹》,1997年發行第二張專輯《BAD BOY》,連續兩張專輯均破百萬銷量。作為一個新人,張惠妹是第一位創造這種商業奇跡的臺灣歌手。
張惠妹不是憑某一首歌爆紅的,兩張專輯中金曲比比皆是,如《姐妹》《聽海》《解脫》和《原來你什么都不想要》等等。她的實力也確實不容小覷,所以兩張專輯就將她推上了天后之位。
動力火車
在1996年之前,動力火車還在酒吧駐唱,后被上華唱片發掘,正式簽約成為旗下歌手。
1997年,他們的首張專輯《無情的情書》發行,當即一炮打響,狂銷70萬張。雖然不及任賢齊、張惠妹那樣的商業成績,但也完全稱得上世紀末開局最成功的奇跡組合了。
有了這個成功的開始,動力火車在接下來幾年動力十足,人氣高,作品傳唱廣,足跡遍布全中國,達到了演藝事業的巔峰。25年后的今天,他們依然組合在一起唱歌,是華語樂壇罕見的長壽組合。
除了這三組歌手,1997年的臺灣樂壇還冒出了一位唱作新人——女歌手順子。她的同名首張專輯中有一首《回家》,火了。兩年后她在金曲獎封后。雖然作品不少,但自《回家》之后,卻再沒有第二首為大眾所知的歌曲了。
這一年“國民歌王”周華健唱了一首《朋友》,火遍了歌壇;還有一位張震岳,當年唱了一首《愛之初體驗》,也是火得不得了。
另一位歌王齊秦,因為96年12月才發了一張新專輯《絲路》,其中收錄了《不讓我的眼淚陪我過夜》《火柴天堂》《夜夜夜夜》等多首金曲,專輯熱銷百萬,所以在1997年,齊秦成功登上了第二波事業高峰。
香港樂壇
我們知道90年代的香港樂壇,就是四大天王的天下。1997年這種壟斷局面雖然有所緩和,但天王的勢力在短時間內依然難以撼動。
劉德華
劉德華在1997年發了兩張國語專輯,收錄了《冰雨》《世界第一等》《孤星淚》等熱門金曲,但最重要的是一首《中國人》,充分展現了華仔為迎接香港回歸祖國的熱血情懷。在當年的香港回歸慶典晚會上,華仔激情演唱了這首《中國人》。
同年,劉德華還與內地歌手那英攜手,合唱了一首《東方之珠》,為回歸獻禮。身懷一顆赤子之心的劉天王,多年來在華人世界廣受歡迎不是沒有道理的。
張學友
另一位天王張學友,這一年在音樂上依然勤奮耕耘:一張粵語專輯,誕生了《愛是永恒》《不老的傳說》等代表作;一張國語專輯,誕生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等代表作;更有連續42場的《雪狼湖》原創音樂劇,創造了香港紅館的演出紀錄和音樂劇的票房紀錄。
另外,張學友這一年憑借國語專輯《想和你去吹吹風》在臺灣金曲獎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大獎。他成為了第一個在臺灣金曲獎封王的非臺灣歌手。
1997年的四大天王,黎明步伐已明顯放緩,劉德華主要發力于內地市場,張學友主要發力于音樂劇,那么機會留給了郭富城。他連發三張粵語專輯,連續三年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手”大獎。一直吊車尾的他,終于在世紀末實現了逆襲。
梅艷芳
在90年代中后期,天后梅艷芳一直積極向內地發展,無奈1995年首次內地巡演時因一曲《壞女孩》而被判違規,惹來“七年封殺”的厄運。但梅艷芳沒有氣餒,往后幾年唱了很多國語歌,為重返內地市場做準備。
1997年的梅艷芳,發行了最重要的一張國語專輯《女人花》,歌曲《女人花》《一生愛你千百回》至今依然是流傳的經典。
1999年,梅艷芳終于登上了春晚舞臺,為全球華人演唱一首國語歌《床前明月光》。
王菲
1997年對于王菲來說也比較特殊,可以說是洗去“香港歌手”標簽的一年。她在這一年離開新藝寶,簽約百代唱片,宣布不再出粵語專輯。隨后她以本名“王菲”作為專輯名,發行了在百代的首張國語專輯。其中收錄了張亞東為她創作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和《悶》兩首歌曲,還有中島美雪為她創作的《人間》等作品。
從那以后,王菲雖然人在香港,但在大眾印象里,她確確實實已經從香港歌手王靖雯,變成了華語天后王菲。
內地樂壇
1997年,內地樂壇值得一說的歌手很多,各種類型的都有,比如:
騰格爾在這一年創作演唱了他音樂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天堂》;
付笛聲和任靜夫婦,在這一年演唱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首歌《知心愛人》;
許巍在這一年發行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在別處》,作為一張純搖滾專輯,雖然不能風靡歌壇,但在業界獲得了極高的贊譽,也是無數歌迷心中難以超越的“神專”;
零點樂隊在這年憑借一首《愛不愛我》火速出圈,登上各大熱歌排行榜冠軍位置;
劉歡在這一年為下崗工人演唱了一曲《從頭再來》,激勵大家樹立再就業的信心和勇氣;
田震在這一年首次上了春晚,還發了她的第二張專輯,其中有一首《干杯朋友》當年挺火;
陳明在這一年演唱了《快樂老家》,繼94年《寂寞讓我如此美麗》之后,迎來事業第二波高峰……
屠洪剛在這一年發了專輯《中國功夫》,其中有《霸王別姬》《中國功夫》《孔雀東南飛》等代表作,陽剛硬漢的歌壇形象從此深入人心……
下面我們重點再說下當年“歌紅人不紅”的幾首熱歌。
《大頭皮鞋》
和陳明一樣,歌手韓曉也算是“94新生代”的一員,當年他唱了一首《我想去桂林》,火了一陣。1997年,韓曉又推出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大頭皮鞋》,又火了。
“穿上大頭皮鞋,想起了我的爺爺,走過雪山草地,踩過敵人的肚皮”,歌曲還挺“紅”的。但唱完這首歌后,韓曉真的就消失了,后來一直沒有了他的消息。
《流浪歌》
1997年出了一位打工歌手陳星,他演唱的歌曲《流浪歌》《新打工謠》等歌曲,在普通大眾中廣泛傳唱,不亞于2004年的刀郎。
《老鄉》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問一問老鄉,你又要去何方”,1997年,還火了這么一首歌,不信你沒印象。這個歌手叫金學峰。
很顯然,金學峰跟陳星走的是一樣的歌路。而且《老鄉》和《新打工謠》是同一個人寫的,即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的朱德榮。還有陳少華的《九月九的酒》、火風的《妹妹等等我》等歌也都是朱德榮寫的。
《步步高》
1997年有一段時間,電視中天天播放一首歌叫《步步高》,朗朗上口的旋律,激勵人心的歌詞,很快在中國家喻戶曉。
演唱這首歌的歌手是林依輪、景崗山和高林生三個。這首歌本身是一首企業歌曲,直接把企業名作為歌名,卻勵志而不讓人覺得刻意,《步步高》算得上企業歌曲的成功典范了。
《女人是老虎》
這是歌手李娜在1997年唱的一首歌曲,風格輕松幽默,當時也是紅極一時。但也就在這一年,李娜從歌壇隱退了,遁入空門,從此沒有再回來。
《公元1997》
說到1997年的內地歌壇,肯定不能不說這首《公元1997》。該歌曲由近20位內地知名歌星共同演唱,包括毛阿敏、田震、李娜,以及毛寧、孫楠、韓磊等。
很明顯,這是一首為迎接香港回歸而特意創作、演唱的歌曲,當年常常在各個晚會上聽到。
總的來說,整個1997年,依然是百花齊放的一年,三地樂壇都各自展現了不同的風采。
但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卻在整個華語樂壇悄然彌漫。唱片公司業績滑坡、遭受外資并購的新聞時有耳聞;香港樂壇由偶像經濟轉而開始重視原創,卻無法延續之前的巔峰盛況;內地的廣東歌壇徹底熄火,北京那邊同樣漸現凋零之態……
許許多多曾經風光的歌手在97-99這幾年間停下了腳步,沒能昂首跨入新世紀歌壇。25年前的這段時期,確實可以稱得上樂壇大洗牌前的最后輝煌,也是華語音樂史上一段難忘的回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