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曾在《金星秀》里控訴《笑傲江湖》的換角風波。
“當時有個演員耍大牌,整個劇組中有數百人為他服務,但他仍然經常發脾氣,恨不得大耳刮子扇他。”
張紀中恨不得“大耳刮子扇他”的演員就是邵兵。
在經歷“耍大牌”被踢出劇組后他的發展如何了?
當年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今天就讓我們去了解一下“耍大牌”的邵兵是什么樣的人物。
1.
邵兵,1968年2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雖然出生在江南水鄉,但邵兵卻長得像個北方漢子,從小就比同齡人更高更壯。
他一開始接觸的是體育界,1981年,13歲的邵兵被湖北省皮劃艇隊選中,成為了一名專業的皮劃艇運動員。
不出意外的話,他就會作為一名運動員,走出省隊,走進國家隊,最后為國爭光。
但偏偏天不遂人愿,在一次訓練中,邵兵不小心受傷了,這讓他不得不終止他的運動員生涯。
隊里準備送他到武漢體育學院深造,將來畢業后可以回運動隊當教練或者也可以當一名體育教師。
當時邵兵19歲,他不想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不想過這種一眼望得到頭的日子。
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另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行業——演員,于是決定報考北京電影學院。
但由于之前邵兵一直在訓練,文化課落下不少,一時半會也補不起來。
再加上因為平時接觸的人不多,準備好的小品、相聲因為他的緊張也沒有發揮好。導致他落榜了。
只是沒想到兩個月以后,他卻收到了北京電影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連他自己都難以置信。
原來是因為他的形象和氣質太獨特,在幾屆考生中都不多見,招生老師又惜才,這才向院方打了“特批錄取”的報告破格錄取。
就這樣,邵兵從一個體育生轉身一變,成了一名演員。
他也沒有辜負老師們的期望,在校期間,他一直兢兢業業雕琢他的演技。
加上他的天賦,邵兵從入學時“最差”的學生,到成為了連拿兩次獎學金的學霸,甚至還沒畢業就接到電影邀約。
1992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向邵兵發出演出邀請,他出演了影片《蔣筑英》中的科學工作者“司馬森”一角。
這部戲雖然沒有給他帶來什么大的名氣,但是他扎實的演技和表演功底卻讓大家都看在眼里。
1993年,畢業后的邵兵順利進入國家話劇院工作。
之后相繼出演了《炎帝傳奇》《與往事干杯》《贏家》《紅河谷》《愛情麻辣燙》等多部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邵兵在電影《贏家》中飾演了一位只有一條腿的殘疾運動員常平,讓他獲得了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這無疑是對他精湛演技的最大認可。
但他并沒有被這一時的榮光沖昏頭腦,他依然保持清醒。
1996年,邵兵在電影《紅河谷》中飾演藏族人格桑。
他憑借熒幕中的硬漢形象一舉成名、一炮而紅,收獲了超高的人氣。
1999年,著名導演滕文驥籌拍電影《春天的狂想》,誠邀邵兵扮演男一號這個作曲家“趙黎明”。
他憑借這個角色斬獲第五屆電影華表獎的最佳男主角。
自此邵兵的演藝事業到達頂峰,他成了導演和制片人手中的香餑餑,各種邀約層出不窮。
邵兵在演藝圈起點好,再加上有各種獎項的加持,他在演藝道路上應該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2.
轉折出現在2000年,這一年,他經歷了口誅筆伐,事業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那么這一年邵兵到底遭遇了什么?
2000年,邵兵受邀接拍了金庸劇《笑傲江湖》,出演劇中男主角“令狐沖”。
本來以為只是普普通通的拍劇,然后殺青下線。
哪知邵兵差點在這部劇里直接“下線”。
邵兵進組拍了10幾天后,劇組突然爆出他“耍大牌”。
制片人張紀中表示“恨不得大耳刮子扇他”,并揚言寧愿賠償100萬的巨額違約金也堅決要換掉邵兵。
一時之間,邵兵“耍大牌”的新聞漫天飛,他瞬間被推到風口浪尖,承受著網友的炮轟。
關于事實的真相,雙方各執一詞。
據邵兵所說,在他進入劇組拍了幾場戲之后,對于其中一些劇情的細節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跟導演黃健中和制片人張紀中進行了討論,可能討論得比較激烈。
在邵兵自己看來,這種業務上的討論是很正常的,哪個劇組都會有。
但張紀中卻偏偏把他當作對自己的不尊重,說他“耍大牌”。
并在媒體面前多次指責和數落邵兵,鬧得滿城風雨。
這件事的最終結局是,邵兵被扣上“耍大牌”的帽子,被《笑傲江湖》“趕”出劇組,他的事業從此“一蹶不振”。
張紀中在經歷了換角風波后,讓李亞鵬接替了邵兵的角色,成為他的男一號,《笑傲江湖》繼續拍。
2005年,剛完成《神雕俠侶》的拍攝,張紀中又推出了他的專著《行走江湖》,書中詳細披露了他當初籌拍時的選角內幕。
他在書中寫到:2004年4月,《笑傲江湖》已經開拍了十天,當我們意識到邵兵扮演令狐沖似乎不合適的時候,我真正感到了壓力所在……
我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感到痛心,邵兵是不是還不夠成熟?他留戀扮演一個角色的外在裝扮,也就是人常說的“扮酷”。
開拍十天過去了,他不知道自己在演誰,不知道該從哪兒去著手把握一個人物……他連最起碼的一個演員要具備的職業性都沒有體現出來。
張紀中用嚴苛的語言炮轟邵兵,說他作為一個演員連最基本的職業素養都沒有。
甚至連他的劇本都要隨身的保姆給他讀,經常都是全劇組一百多號人專門為他服務,但邵兵有時候脾氣一上來就不管不顧,說不拍就不拍。
這就是張紀中對他的所有評價。
邵兵聽完之后氣憤不已,他反擊道,“張紀中就是一個無聊的人,他不就是靠這樣子出名的嗎?”
過多的邵兵沒有解釋,也沒有再繼續爭論下去。
“反正他的人品圈內人都知道”。
對于張紀中說他自己不看劇本要靠保姆來讀,邵兵則說根本沒有這一回事。
邵兵稱當年張紀中是很突然就把他換掉了。
“張紀中就是喜歡這樣炒作,踩著別人向上爬。”
邵兵和張紀中兩人之間的矛盾至今仍未了斷,可以說已經鬧到一種無解的地步。
雙方各執一詞,我們沒有在現場經歷過這些事情,不能評判他們的對與錯,但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不妨用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這件事的真相如何大家都不得而知,但邵兵的事業因這件事遭到重創卻是不爭的事實。
之后張紀中仿佛不受影響,依然該拍戲就拍戲,該上節目就上節目。除了時常在媒體面前“談起”邵兵當年的傲慢、不尊重人,沒有職業道德外,他倆也沒有任何的交集。
與張紀中相比,邵兵可以說是“深受其害”,他的演藝事業受到重創。
沒人敢用這種“耍大牌”的演員,他遭受著各種新聞媒體、網友的口誅筆伐,一時之間,他一蹶不振。
從之前導演面前的大紅人,各種片約不斷,到現在門可羅雀。
邵兵經歷的絕望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痛苦不堪,又無戲可拍。
邵兵只能從豪宅搬出去,租下一間陰暗潮濕的地下室,經常與老鼠為伴。
3.
邵兵就這樣被現實打敗了嗎?
從此他就消失在觀眾視野里了,只活在人們的回憶里嗎?
邵兵是個不會輕易屈服的人。
他萎靡不振了一段時間,但要生存下去,他只能主動找戲拍。
接下來的三年,他時不時拍點戲,勉強能把自己養活。
2002年,邵兵接拍電視劇《生死極限》,在這部劇里,他遇到了他的“天使”張培。
張培是西安人,1980年出生,比邵兵小了12歲。
她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專業演員。
因為這部劇,兩人相遇相知相愛了。
張培雖然比邵兵小,但卻很懂邵兵。
她之前就知道邵兵,他是大影帝,雖然經歷了落魄,但魅力和實力依然還在。
也看到過他“耍大牌”的新聞。
在劇組里相處之后她發現,邵兵演戲、做事很認真,很有責任心,他并不像傳言中那樣傲慢、“耍大牌”。
當時她只是個小演員,她與邵兵的身份可以說是相差甚遠。
一開始張培也不敢主動接近他,但在劇組拍戲和生活中,兩個人慢慢被對方所吸引。
拍完戲之后兩人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那個時候是邵兵最落魄的時候,但張培毫無怨言,對他不離不棄。
就算邵兵一無所有,但張培還是毅然決然地跟他在一起,就好像愛情有了,面包就會有的。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么的偉大。
看他悶悶不樂,張培還經常開導他:“往事不要再想,人要學會往前看。我相信你的為人,還有很多人都相信你。”
邵兵知道,張培最懂他,他決定這一輩子就是她了。
2003年,他們步入婚姻的殿堂。
雖然結婚的喜悅沖淡了邵兵的一些焦慮,但他內心的虛無,外界對他的誤解,輿論的壓力以及前途的渺茫,都讓他背上了重重的殼。
婚后張培就淡出銀幕,安心地在家照顧邵兵。
不久后,張培懷孕了,去胎檢的時候被告知是一對龍鳳胎,在這一刻,邵兵看到了光,陽光終于穿過裂縫照進了他的心里。
邵兵開始洗手作羹湯,照顧張培,陪她做產檢,陪她學習胎教課程,陪她一起散步,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張培身上。
孩子出生后,邵兵才感覺到真正地生活和活著,邵兵正是在妻兒的陪伴和鼓勵下,才慢慢走出困境。
據張培后來回憶說邵兵拒絕接戲,是因為他“要思考”,但其實就是“他擰巴,在成長的一個過程,他是想等待一個好戲”。
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就躲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里,一天到晚看各種影片,甚至有了與世隔絕的感覺。
幸虧有這對孩子和他的妻子,才讓他重振旗鼓。
邵兵決定放下自己執念,放下過往,“我需要尿不濕,我需要奶粉,我需要很現實的東西,ok,那我就出來。”
他不再強求,他決定讓往事隨煙,因為他需要生活,有妻兒需要照顧。
之后,邵兵就一邊接戲,一邊陪伴孩子的成長。
他慢慢地沉淀下來,雖然塑造了一系列經典的人物形象,如《大聲呼喚你回來》中的出租車司機路一鳴、《烽火影人》中的陳嘉雨、《幻城》里的冰雪國國王等等,但他不滿足于此。
4.
不想當導演的演員不是好演員,他決定自己成立工作室,自己拍電影。
2017年,電視劇《一起長大》在各大衛視陸續上映,大家才知道邵兵默默在憋大招。
電視劇一上映就收到各大好評。講述的是接地氣的故事,以婚姻、情感、家庭作為背景,以現代版“父與子”的親情線貫穿始終,以情感雙向互動架起現實與戲劇的橋梁。
這部劇是邵兵從硬漢形象到導演的轉型之作,看似有其“大男人”的一面,但他以“散文式表達”的情感劇敘事方式把故事展現出來,感情細膩且溫柔。
邵兵表示,他一直都想去當導演去導戲,因為導演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對生活的理解展現出來。
但是演戲的話就比較受限,只能按劇本來,沒有辦法完全把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來,所以他一直有一個心愿就是當導演。
5.
如今的邵兵即將步入花甲之年,他家庭圓滿,兒女雙全,事業成功。
除了拍戲,把家庭生活也顧得很好。
業余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他年輕過,也鋒芒外露過,曾是十幾部電影、電視劇男一號的他,卻學會了“放下”。
邵兵說沒什么可以打到自己,除了自己。
他已經在跟自己打仗的同時慢慢磨出境界。
現在的他,可以自信的坐在電視機前亦或銀幕前觀看自己表演的作品。
歲月的消逝,帶走的是別人的青春年華,對于邵兵來說,卻是成長的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