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世家和寒門的斗爭一直是朝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追求利益和目標的不同讓他們兩方變得水火不容,甚至最后僵化成了世庶不得通婚的不成文規(guī)定。
司空王朗的后代曾經(jīng)因為將自家閨女嫁給一名庶人而丟掉了原本的官爵,在朝廷中沒有立足之地,名聲掃地。
王朗劇照士庶通婚的慘劇
“門當戶對”一詞在封建的古代已經(jīng)是被強調(diào)無數(shù)遍的陳腔濫調(diào),通常高門子弟絕對不會讓自家的孩子和普通百姓成婚,世家大族更是常常以婚姻為媒介,互相扶持,結(jié)成強有力的聯(lián)盟。
至于那些寒門子弟和商戶家的兒女縱使有想要結(jié)親的心思,在世家的眼里也不過是癩蛤蟆吃天鵝肉,妄圖想要“攀高枝”。
世家大族百年來積累下來的財富和人脈讓他們的根基越來越穩(wěn)定,為了讓整個家族持續(xù)發(fā)展下去,也為了尋找更強有力的伙伴陪伴他們一同前行,他們選擇了最簡單有利的方式——聯(lián)姻。
聯(lián)姻
兩個門第相當?shù)募易寤ハ喾龀郑瑢⒈舜死孢B接在一起,朝廷之中若是有晉升機會也會互相分享,有難處也會互幫互助,所以聯(lián)姻的對象自然是要經(jīng)過千挑萬選的。
至于那些寒門庶族,除了拼死讀書去爭奪百分之一出人頭地的機會以外,就更是沒有任何出頭之地了,那些削尖了腦袋好不容易擠到朝廷官場上的寒門子弟中也會有極大部分投到世家的門下,最終成為他們陣營里的人。
所以世家大族和寒門之間的關(guān)系從來沒有緩和過,三國時期東魏的一名將軍侯景投奔梁國,他仗著自己身上的功勞和梁武帝的看中主動為自己請婚。
梁武帝知道此事后非常開心,畢竟結(jié)婚生子對于一個人來說是畢生大事,侯景愿意將家安在梁朝,自然說明了他的臣服之心。
梁武帝
侯景出身貧寒,好不容易靠著一身軍功得了皇帝的青眼,此時便想要借著這個機會讓自己踏入上流社會的圈子,他請求梁武帝將當時赫赫有名的王家或者是謝家的女兒嫁給自己。
梁武帝甚至沒有深思,干脆果斷地拒絕了他的要求,這皇帝的眼中侯景雖然是一名有天賦的將領(lǐng),但是背后沒有任何家族,出身又不高貴,配不上王、謝兩家的女兒。
于是梁武帝告訴侯景,他的出身低微只能娶朱家和張家的姑娘,這句話對于侯景來說無疑是羞辱,他明面上并未表達不滿,磕頭謝恩后便離開了。
侯景
后期梁朝和東魏的關(guān)系緩和,侯景借機在城中發(fā)動叛亂,他并非不滿自己在朝中的待遇,只是想要對當時的羞辱進行報復(fù)。
城中所有的世家都遭到了侯景的屠戮,尤其是當初梁武帝拒絕了他請求的王家和謝家,在這場殺戮之中損失最為慘重。
世家大族根據(jù)這件事情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心中對于寒門子弟的偏見,依舊不愿意墮了自身的“風骨”來通婚。
多年來,世家大族早已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選擇了抱團,他們在朝廷中的勢力盤根錯節(jié),也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從內(nèi)部“破壞規(guī)矩”,若是有人嘗試從這個舒適圈中跳出來,那么就要接受相應(yīng)的懲罰。
梁武帝世家大族的“內(nèi)部制度”不容違反
而在南朝時期就發(fā)生了一件事,證明了世家和寒族之間的沖突。
南朝時期的王家是有名的世家大族,王家的先祖王朗在三國時期擔任司空一職,幾代流傳下來,王家雖然不像之前一般鼎盛,但卻是“根正苗紅”的世家代表存在。
本來這樣的王家可以靠著自己的實力在朝廷中穩(wěn)步發(fā)展,和其他的世家大族一樣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當時王家的家主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驚掉下巴的決定,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當?shù)氐囊幻恕?/p>
王源將女兒嫁給了富陽地區(qū)的庶族滿璋的兒子,滿家在當?shù)胤浅8挥校軌蚝褪兰掖笞褰Y(jié)親對于他們家來說,何嘗不是一個脫離現(xiàn)有階層的好機會?
王朗劇照
所以滿家開出了極高的聘禮,更是在儀式上給足了王家面子,這場婚姻誠意滿滿,而且滿璋的兒子也并非是不學無術(shù)之輩。
這件事情被其他世家的人所知曉,他們認為王家的這種行為簡直是給他們所有人臉上抹黑,更是貪圖富貴,抹黑世家大族原有的品級和格調(diào)之嫌。
世族和庶族通婚的這件事情很快就在圈子里傳揚了開來,大家都認為王家的這種行為若是不得到應(yīng)有的懲罰,那么日后會有更多的人效仿。
當時在朝廷中擔任御史的沈約連夜寫了一篇奏折上奏給皇帝,奏折之中情真意切地控訴了王家的“惡行”,將把女兒嫁給庶族的王源更是描述成了一個貪圖財富,毫無下限的丑惡之人。
聘禮
有人帶頭彈劾王源以后,其他在朝廷中任職的世家官員的奏折立即接踵而至,他們的抱團讓皇帝也沒有辦法為王源開口說話。
而當時商人的地位又是出于最低的一等,無數(shù)讀書人拼了命地參加科考,就是為了擺脫自己貧賤的身份,王源此舉在大家眼中無疑是自降身價。
這件事情鬧到最后,甚至是連天下的讀書人都知曉,紛紛表示不愿意和王源這類人為伍,皇帝無奈之下只能罷免了王源的官職。
王源估計到死都沒能想到自己不過是給女兒訂了一場婚約,居然將多年來的努力一同賠了進去。
科考水滿則溢,物極必反
早在三國兩晉時期,若非祖上世世代代有功勛的家族子弟是沒有任何資格出現(xiàn)在朝堂之上的,他們只能靠著自身的營生過活,更別提推舉和科舉來進入朝堂。
而那些功勛世襲的子弟們則可以不必付出任何努力地享受祖上所帶來的便利,不僅可以在朝廷中當官,他們還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封地。
在那段時期若是想要出人頭地,“會投胎”則成了唯一的出路,到了三國時期,各地群雄割據(jù)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曹操為人多疑狠辣,但是卻非常愛才,他為了能夠?qū)⒏嗟挠胁胖空袛埖阶约旱镊庀拢?jīng)主辦過月旦評。
更是向外張貼公文,不計較對方的身份和來歷,只要有才之人皆可來為他效力,他定然會給予高官厚祿,也正是這個時候出現(xiàn)的九品中正制。
曹操
但就算這樣,官員們挑選有才之人的時候,首先要看的還是對方背后的家族,師從何處。
雖然家族背景更加優(yōu)秀的孩子們接受的教育要比普通農(nóng)家孩子受的教育更好,他們所能接觸到的政治層面和目光也要遠勝于其他孩子,但是寒門的一部分學子也非常優(yōu)秀,可能夠入選的人還是寥寥無幾。
而很多出生于世家大族的子弟絲毫不會意識到他們所擁有的一切是別人一生都渴望不可及的那些人,就算不需要埋頭苦讀,只要到了年歲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在朝廷中擔任官職。
有才之士
只要是官身,手中就會擁有了相應(yīng)的權(quán)力,再加上背后的家族庇護,幾乎是一生無憂,但若是這樣的隊伍里混進了寒門子弟,他們不僅要分走一杯羹,很有可能就此得到皇帝的注意,進一步的動搖到世家的利益。
這也是當時柳約知道王源將女兒嫁給一個寒門子弟之后,為何不顧多年同僚情誼主動上書的原因。
不管王源為何選擇嫁女,但是只要開了這個先例,后期效仿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世家大族原本所擁有的這塊“領(lǐng)地”也將被寒門子弟從內(nèi)部破壞,所以他們在遇見這種情況的時候,首選的還是從源頭掐滅王源這個“異類”。
寒門子弟
在那些人眼中,將王源趕出朝堂不僅是驅(qū)逐了一個不守規(guī)矩的人,更是表明了所有世家對于和寒門子弟通婚的態(tài)度,用殺雞儆猴讓其他的人不敢跨越雷池一步。
可是當時的世家大族們卻并不清楚在這個社會中沒有任何事情是永恒的,包括他們想方設(shè)法保護住自己的利益而制定出來的不許和庶族通婚的規(guī)矩。
世家之間的聯(lián)姻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寒門子弟借此機會一飛沖天的可能性,但是這樣的行為也在逐漸將寒門逼到絕路。
聯(lián)姻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追求和欲望,沒有人愿意一直處于社會的底層,寒門的學子們都清楚讀書出人頭地的不容易,也清楚世家大族對他們的偏見,長此以往,心中就會生出對世家的抵觸和不滿,雙方的矛盾也會變得愈發(fā)的不可調(diào)和。
婚姻首先應(yīng)該是兩個相愛的人決定攜手共度一生,其次才是兩個家庭的結(jié)合,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今,婚姻應(yīng)該是一個美好的存在,不應(yīng)該成為家族之間互相傾軋的工具,更不能作為得到利益的工具。
若是為了多數(shù)人的一己私欲,而強行的將婚姻變成一道枷鎖,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無法挽回的慘劇。
參考文獻
《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