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如此接地氣的作品。
從事殯葬行業的莫三妹,守著父輩傳下來的店面,每天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女朋友離他而去,父親對其無所事事也極為惱火,年過三十仍然一事無成,可謂徹頭徹尾的人生輸家;女孩小文從小無父無母,一直由外婆撫養,不料天有不測風云,外婆不幸逝世,而小文的舅舅由于妻子反對,只能把親外甥女寄養到莫三妹的殯葬店。
于是,兩個完全沒有交集、年齡相差懸殊的人陰差陽錯走到了一個屋檐下,在相處的日子中,他們互相救贖,共同成長,產生了一段沒有血緣關系但同樣濃烈牽絆的親情。
影片將背景放在武漢的胡同小巷,它穿梭于城市的每個角落,用“死亡”這種敏感方式串聯起形形色色的人物,帶來一場充滿煙火氣的人生大戲,其真實程度猶如你我的生活。
和生之喜悅相比,國人從古至今都避談死亡,仿佛只要把那個字掛在嘴邊,就一定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其實,生老病死,皆為人生常態,人類自嬰兒呱呱墜地開始,就必然經歷這個過程,只不過,旅途中有人活的開心,而有人卻活的凄慘,但無論帝王將相,亦或販夫走卒,在死亡面前均一律平等,所以電影中才說,人生除了“死亡”,其它都不過是小事。
電影用諸多形式化的東西顯示它對死亡的尊重,諸如虔誠的為死者擦洗,將彎曲的手腳、關節弄平,以及鞠躬為他們送行,這種細節,讓影片有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實際上,尊重死者,本身也是在尊重每個自己。
這點和《入殮師》相似,只不過,《入殮師》是充滿藝術感悟的陽春白雪,而《人生大事》則更像接地氣、流連坊間的下里巴人。面對一個如此沉重的話題,本片反其道而行,它選擇用一種歡快的氣氛去進行講述,讓不斷插入的幽默橋段和臺詞,去沖淡題材過于沉重肅穆的氛圍,使得影片從頭到尾都充滿著人世間的戲謔和歡娛。畢竟,這依舊是一部針對性很強的商業劇情片,讓觀眾在嬉笑怒罵中感悟人生,同時又不覺得無趣,才是它的真正目的。
同時,雖用殯葬行業作為背景,但本片卻并不局限于對行業的展示,它更想透過無數人的悲歡離合,去探討當今浮躁社會下親情的可貴。
就如莫三妹和小文,他們一位是桀驁不馴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一位是天不怕地不怕、永不服輸的哪吒,本來水火不容的兩人,卻仿似命運的安排般走到了一起。莫三妹在小文身上找回了對外界事物久違的關注,而小文則在莫三妹那里感受到了早已缺失的父愛溫暖,他們用自己的付出融化了彼此心中的堅冰,在不斷的大起大落中穩固了相互之間的感情。
圍繞在他們周圍的其他人,無論是小文的舅舅舅媽、“上天堂殯葬店”的合伙人,還是莫三妹的父親,甚至給他戴綠帽子的女友,他們都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對生活應該有的態度,可能自私、可能偏執、也可能叛逆,卻有血有肉,即使角色本身不討喜,但無妨他們的真實形象深深刻在觀眾的心里。
從技法上來說,劉江江這位新導演有著超脫新人般的成熟,他很懂得商業電影的規律,能將片中人物的每個情感轉換都踩在點上,而大喜大悲的過度雖然有些刻意,卻并不會讓觀眾反感,特別是對于氛圍的營造,溫暖細膩中能夠準確擊中觀眾心里柔軟的部分,使得觀眾輕易就忽略掉故事本身的松散和各種橋段的突兀。
或許《人生大事》不能夠成為經典,它的過于討巧、情感宣泄太滿、留白太少都讓本片離優秀還有不小的距離,但新穎的題材、對觀眾的尊重、演員用心的塑造角色,使其突破了大部分國產電影假大空的毛病,成為近來不可多得的國產佳作。
文|王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