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戲以及革命現代戲是特殊年代的產物,十年時間創排出了許多的優秀劇目,像我們熟知的有《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龍江頌》、《海港》、《杜鵑山》、《平原作戰》等等優秀劇目。
說句實話,這些劇目真的很成功,并且凝聚了許多文藝工作者的心血,像我們熟知的于會泳、李金泉、李少春、阿甲、張君秋、李仲林、沈利群等等,他們都是文藝領域的佼佼者。
然而樣板戲以及革命現代戲卻存在爭議,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些劇目產生于“文革”這一時期,所以許多人不贊成這些劇目。其實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沒有人再利用這些劇目,所以說這些劇目也僅僅是文藝作品。
“文革”后樣板戲以及革命現代戲也是一度被雪藏,在86年春晚的舞臺之上兩位京劇演員將樣板戲重新帶回了京劇舞臺,他們就是耿其昌和李維康兩位。
耿其昌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工老生,宗余派。他嗓音高亢脆亮,唱念韻味純正,是老生行當中能文能武的出色人才。耿其昌宗法余派(余叔巖),兼學其他流派的精華。演唱風格婉約、豪放兼而有之,樸素大方、韻味醇厚。表演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氣質好,風格新,能文能武,引人注目。
李維康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旦角,無流派。她的扮相端莊,臺風大方,嗓音寬亮甜美,尤其行腔,富有創新,熔梅、程、張等流派的聲腔藝術于一爐,借鑒地方戲曲與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據自身條件,兼收并蓄,以情帶唱,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
這二位老師在1986年春晚的舞臺之上演唱了《紅燈記》和《智取威虎山》的選段,并且十分成功。
然而這也引發了關于樣板戲重回舞臺的爭論,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最終這次樣板戲登上春晚也是曇花一現。
而至此樣板戲中京劇劇目登上春晚舞臺的次數很少,其實如今春晚舞臺上的京劇劇目確實存在問題。
首先,春晚的京劇劇目太老套,像我們熟知的就是《鎖麟囊》、《穆桂英掛帥》、《紅娘》等等這幾出戲。
其次,那就是一些京劇演員在春晚的舞臺之上經常演唱京歌,對此許多人也是不太認可。因為京劇演員在春晚的舞臺上不堅定自信唱京歌實在是不妥當。
最后,就是春晚舞臺上的京劇劇目很多都采用合唱的方式,這是最雞肋的。因為京劇看的是角兒的藝術,而合唱根本體現不出京劇演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