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簡陋的平房里,一個男人用手搓搓念珠,嘴里嘀咕了幾句。
同樣簡陋的儀式過后,他開始“干活”。
像一個工匠,也像個手藝人,他一根一根掰直別人的手指,
隨后又用熱毛巾焐熱關節,慢慢活動,讓躺著的老人看起來自在,安詳。
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一個理療師或者按摩師在給患者治病。
可實際上,他面對的,是一具早已僵硬的尸體。
之所以做這么一套流程,就是為了給去世的人最大的尊嚴和體面。
大家應該都認識這個男人,朱一龍,這幾個鏡頭,出自剛剛上映的電影《人生大事》。
想到“朱一龍”這個名字,你可能很難將他和入殮師這個職業聯系起來。
他是《鎮魂》里的教授,是《知否》里的小公爺齊衡,靠溫潤如玉的帥氣出名,早年間的角色,一水兒的翩翩公子。
一個走偶像路線的演員,怎么就成了個胡子拉碴的抬棺人?
將轉型的寶,押在《人生大事》這樣特殊題材的電影上,朱一龍會成功嗎?
刷完影片后,皮哥一肚子話想跟大家聊,我們不妨從故事開始。
01、暴躁大叔+鬼馬蘿莉,這樣的組合讓人眼前一亮
武漢,市井街巷,一個街溜子常穿梭其中。
他叫莫三妹(朱一龍飾),因為討厭“三妹”這個名字,所以自封“三哥”。
他開著小面包車,留著寸頭,耳朵別著煙,戴著金鏈子。
一身花襯衫,看上去就不像什么好人。
事實上,在傳統認知中,確實如此。
因為替女朋友出頭打架,他被判了刑,蹲了幾個月監獄。
一家兄妹三人,二哥英年早逝,母親死得早,父親有重病在身,靠大姐照顧。
三哥家祖傳干喪葬,不僅如此,老父親曾經還有在長江撈尸的業務。
老爺子總希望子承父業,讓他繼承自己的“上天堂”喪葬店,可打心眼里,三哥就從未想真正成為一個殯葬從業者。
但為了父親店鋪的房本,他不得不帶著好朋友王建仁(王戈飾)和銀白雪(劉陸飾),暫時應付老爹過日子。
這一切,全被一次普通的活計打破。
有一單活,是上門給一位去世的老太太整理儀容,沒想到衣柜里,有一雙眼睛一直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小丫頭名叫武小文(楊恩又飾),是老太太的外孫女。
她梳著兩個小發揪,背著老虎布包,拿著紅纓槍,像極了小哪吒。
在她的認知中,外婆就是被眼前這個男人裝在黑盒子里帶走了。
于是,三哥被小文賴上了。
“還我外婆,還我外婆!”
為了尋找自己的外婆,小文不僅一路死纏爛打跟到了上天堂,還闖入了三哥的生活。
小文沒有親爸親媽,在世的親人除了外婆,就只有舅舅。
可偏偏遇上了惡舅媽,為了賺一點撫養費,三哥同意收留小文幾天。
但他沒想到,小姑娘雖然名為“小文”,性格卻十分鬼馬。
為了要回自己的外婆,她不僅對三哥拳腳相加,
動不動還會祭出自己的紅纓槍。
大鬧殯儀館,差點被送到了火葬場,闖禍無數以后,三哥確認,小文就是自己的“掃把星”。
一天,三哥終于忍無可忍,告訴了小文殘酷的真相:她的外婆,已經死了,再也回不來了。
面對著撲簌簌冒出白煙的煙囪,從未對死亡有成熟認知的小文,終于知道了“死亡”意味著什么。
看著哭泣的小文,三哥堅硬外殼下的柔軟,瞬間被勾了出來。
他第一次感覺自己對這個小女孩過于殘酷了。也是在那個時刻,三哥下定決心,會好好待這個跟自己因死亡結緣的小姑娘。
一個,是混跡于市井的油混子,
一個,是無父無母的小蘿莉,
兩人因為“喪葬”這個特殊的行業產生了交集,也為已經低迷很久的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了一劑強心針。
為什么?皮哥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殯葬業”本就是一個稀有且特殊的題材,中國人對具體的葬禮和死亡,總是諱莫如深的,“白事”一般不愿被提及,殯葬從業者也被認為是“賺死人錢”、“不吉利”。
在這樣的社會共識背景下,找準一個切口,用喜劇和故事的方式,將殯葬從業者的心路和成長展現出來,這對中國電影行業來說,都是一次創新。
其二,《人生大事》并不是中國的《入殮師》和《白兔糖》,它有我們傳統喪葬文化的基因,更有無數對喪葬習俗的展示。尤其它對悲情和喜劇的巧妙融合,引人入勝。
其三,大叔蘿莉的組合,已經不新鮮了,從《這個殺手不太冷》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從《洛麗塔》到《水果硬糖》,蘿莉大叔配比比皆是。
而《人生大事》,無疑用中國電影人最擅長的方式,拍出了一個讓人悲喜交加的特別故事。
豆瓣上清一色的四星五星,都在證明這部電影的與眾不同。
而這一切,都跟兩位主演不無關系。
02、朱一龍的糙,楊恩又的靈,讓電影有充足的化學反應
胡茬金鏈子,寸頭大褲衩,這不是皮哥第一次看到朱一龍從花美男變二混子了。
之前在《峰爆》中,他滿身泥污泡在冰水中一遍遍拍戲的場景,皮哥還歷歷在目。
如果說洪翼舟這個角色,還保留著偶像派演員在形象上的“帥”和“瀟灑”,那莫三妹,則是朱一龍和花美男的徹底決裂,也是他真正轉型成實力派演員的開始。
剃掉長發,踢起板拖,留起胡茬,學習抽煙,走路兩搖三晃悠……
回到自己家鄉武漢拍戲,朱一龍從每一個生活細節里,尋找著戲中“老三”的影子。
開拍前去殯儀館的時候,他碰到一個很有老三范兒的人,剃著短發,戴著墨鏡,靠著座椅靠背,發著語音。
朱一龍說,老三的具體形象,一下子就出現在自己心里了。
煙火氣的感覺,就這樣被找到了。
韓延說,自此之后,所有工作人員都不再叫他“朱一龍”,而是叫他“三哥”。
這煙火氣和混不吝,朱一龍是怎么表現的?片中一出場,就足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開車干活,一下車先在綠化帶啐口痰。
一路上,一邊把香煙熟臉地安在嘴里,一邊跟街坊四鄰有一搭沒一搭地問好。
點煙沒火,順手就撿起別人燒紙盆里點著的紙錢,還一不小心燙到了手。
車開在婚慶店門口停下,老板娘讓她停遠一點。
“老子就不!”
擦嘴是用襯衫領子,看人從不用正眼。
尤其被家屬懷疑偷死人東西的時候,他二話不說就脫下上衣褲子,讓人家搜身。
一套行云流水的組合鏡頭,一些生活里再平常不過的小動作和小事,“老三”這個油里油氣的人物,就躍然于銀幕了。
吐痰是他的不拘小節,撿紙錢點煙說明他對喪事毫不忌諱。與人口角說明他要強的性格,斜眼看人則代表他的不可一世。
犯人、混混、喪葬從業者、倔驢,四個標簽,立馬讓觀眾對老三的“糙”有了十分具體的認知。
除此之外,還有筷子指人,大口嗦面這些細節,在朱一龍熟練自然的表演下,外加一口武漢話純正地道,尤其那句“老子”一出口,煙火氣就被帶出來了。
其實,老三也是個苦命的人。
死了各個,因女友進監獄,出獄后就被戴了綠帽子,得不到父親的承認,沒有自己的事業……外表的糙是他的保護色,堅硬的外殼下,他的內心其實十分柔軟。
這種兩極反轉般的性格變化,還要歸功于小演員楊恩又。
不夸張地說,楊恩又是皮哥目前見到最有靈氣的小演員之一。
她與老三,其實是同一種人,她無父無母,與外婆相依為命,她渴望被愛,又怕被傷害,所以經常打扮成“小哪吒”的模樣,張口閉口就是老子。
實際上在內心深處,她與老三同樣柔軟,這種柔軟,在與老三的硬碰硬中,漸漸被袒露了出來。
朱一龍與楊恩又對戲的時候,眼神里總有中老父親的慈愛和溫情。
讓皮哥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場戲,也是片中兩個最大的淚點。
第一場,是在火葬場,老三告訴小文,外婆回不來了。
楊恩又的這場哭戲,是突然爆發的,就像一個人心中僅存的希望被一腳踩滅,有種稚嫩的絕望感。
再看朱一龍的眼神,雖然氣憤,堅決,但也遲疑,憐惜,這是老三對小文態度轉變的關鍵。
第二場,是為了安慰小文,老三告訴他,外婆變成了星星。結果深夜,小文真的起床,呆呆望著星空抹淚。
“我是不是再也見不到外婆了”,小文的這句話,徹底擊碎了老三的外殼,也擊中了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這個善意的謊言所形成的生死觀,讓蘿莉和糙漢的靈魂有了聯結,也同時打破了次元壁,給了《人生大事》最溫柔的親情底色。
皮哥驚異于朱一龍的轉變,也為朱一龍和楊恩又的化學反應感到欣喜。
因為已經有很久很久沒在國產電影里看到這種溫馨的表達和溫暖的對戲了。
表面看,朱一龍是變“糙”了,可實際上,作為演員的他,正在一步步拓展自己的銀幕魅力,接近最為真實的人性細膩。
03、人生除死,無大事
與其說是“現實主義”,不如說《人生大事》,其實是一出都市成人童話。
作為一個老殯葬人,老三的父親老莫,對生死有著極為深刻的認知。
“人生除死無大事”的核心生死觀,也是從老頭子的話里提煉出來的。
從這句話的表面看,似乎在強調“人生大事”就是“死”,可實際上,影片最為深刻的內核表達,句句與死有關,句句卻又與死無關。
雖然用了大段篇幅來講述老三和小文的關系進展,但故事的另一條線,是老三對殯葬業,對死亡的真實認知。
這是只屬于他的成長,也是電影借老三這個角色,想真正傳達給觀眾的核心價值觀。
老三的蛻變,來源于兩件事。
第一件,是兩次殯葬經歷。
給自己戴了綠帽子的老六,因為車禍被碾得稀碎,老三在前女友的懇求下,請父親出山,為情敵入殮。
在父親的教導下,他戴著白手套忍著嘔吐感,拼好了尸體,做好了儀容整理,對情敵的寬容,與父親的和解,讓他的認知變得豁達。
還有一件,是一個小女孩因病早逝,他為小女孩準備的定制粉色骨灰盒,卻被小文畫上了畫。
原本以為事情被小文搞砸,沒想到骨灰盒不僅被那對父母接受,還對他深表感謝。
老三因此懂得,對逝去者來說,什么才是最好的紀念。
第二件,是兩位父親的葬禮。
為了掙錢,老三同意了一個老頭為自己辦“活人葬禮”的請求。
雖然這是行業大忌,但得知老頭子的故事后,老三也百感交集。
原來老頭本來生活幸福,但自從得了一筆拆遷款,家里就雞飛狗跳,人人盯著那筆錢,所以他才想出這么個法子,把錢花掉。
隨后,老三的父親也去世了。
所謂入殮師,父親給老三出了道考題:為自己辦個不花錢又體面的葬禮。
于是,老三將父親的骨灰裝在煙花里,綻放成了夜空最美的星星。
這漫天的“骨灰繁星”,其實并非對《再見列寧》的模仿,更不是什么煽情的升華。
因為電影早就借小文之口,說出了對殯葬從業者最浪漫的定義——種星星的人。
小文的外婆變成了星星,老三的父親也變成了星星。
至此,電影的內核也就呼之欲出了:懷念死者,積極生活。
用一個孩童,來消解死亡的嚴肅,用一場煙花,來升華死亡的意思。
電影用十分溫暖的故事,彰顯著主創們的生死觀。對任何人來說,死亡就是自然規律,是人世間不得不面對的別離。
入殮師給了死者最后的尊嚴和體面,也在告訴活著的人,好好生活,珍惜當下,過好眼前,亦是大事。
目前,電影上映后豆瓣評分7.5,好評如潮,內地預測總票房將超7億。
上映當日就連續拿下票房榜,熱搜榜,口碑榜,3個第一。
2022年等了6個月,國產電影終于等來了一副王炸,隨著好口碑的助力,皮哥敢斷言:這部電影,會是2022年最大一匹票房黑馬。
我們拭目以待!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