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牛群敗走蒙城,鬧了個灰頭土臉,當年與馮鞏搭檔上春晚也失敗了。遭遇人生打擊的牛群,躲到了北京的一家小賓館里。
忽然有一天,有人敲門,牛群打開門,門口站著一位故人。來看牛群的人,居然是紅得發紫的趙本山。牛群能吃相聲這碗飯,說來也挺巧合的。19歲那年,牛群參軍認識了一位會說快板的老人,這位老人成了牛群藝術的啟蒙老師。21歲那年,牛群憑借一手天津快板進了文工團。在文工團牛群一呆就是四年,后來領導看牛群業務很突出,就把牛群調到了北京。在北京牛群認識了老師劉學智,劉學智后來把女兒劉肅嫁給了牛群。劉學智從老師變成了岳父,可見他對牛群的欣賞。1988年,已經在春晚上大放異彩的馮鞏,隨著老搭檔劉偉的出國,便開始和牛群合作。一年后,在馮鞏的帶領下,牛群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自此馮鞏與牛群開始了十年的固定搭檔生涯。但不同于馮鞏在相聲事業上的專注,牛群卻是個天生愛折騰的人。當年正直和馮鞏的合作如日中天時,眼前的名利已經滿足不了牛群的野心。當年因為牛群名字的特殊性,當年給蒙城的牛肉做代言。牛群當年是真的火,牛肉不負眾望的大賣特賣。也許是為了感謝,也許是為了炒作,蒙城邀請牛群做副縣長。牛群覺得蒙城父老鄉親那么熱情,馬上答應了。老搭檔馮鞏的極力挽留,牛群說什么也不聽,離開了春晚的舞臺,來到了蒙城。期間,趙本山得知此消息后,也多次勸他,但那時牛群的脾氣很倔,不撞南墻不回頭。牛群就這樣,在一片質疑聲中上任了。一開始牛群利用自己的名氣給縣里帶來了不少的投資,但后來縣里的財物出現了問題。千萬投資,最后賬單上只剩下了600多萬,愣是缺少了400多萬的財物。村民就開始遷怒于他,就把他給投訴了。這一下子牛群就惹上了大麻煩,不但緋聞連天,而且責任也擺脫不了了。最終在村民的反對下,他只能敗走蒙城,可是名譽卻完全掃地了。2005年,馮鞏帶著剛從蒙城回來的牛群,搞了一段相聲準備再上春晚。作品笑料不錯,但在四審的時候卡了殼。領導找馮鞏單獨談話,領導告訴馮鞏:“別折騰了,不是節目的問題,是人的問題,牛群負面消息太多,不適合上春晚。”節目被拿下,牛群心情低落,成天躲在一個小旅館里,不想見人。有一天,破舊的門被敲得啪啪響,牛群開門一看,愣住了。來的居然是當時紅得發紫的趙本山,看到趙本山關切的眼神,牛群的眼淚,忍不住地往下掉。以前牛群有名氣,有地位的時候,追在他身后捧他的人,從早到晚多得很。現在自己灰頭土腦的樣子,門可羅雀。別人都躲著自己,想不到春晚的大紅人趙本山居然還愿意來看自己。當趙本山得知牛群自從那次“裸款”后,處境非常尷尬。便毫不猶豫地提出:牛哥,到東北我家去吧。就這樣趙本山把牛群帶回了東北,讓他到處逛逛,放松心情。
牛群當時手頭緊,在趙本山那里白吃白住,十分不好意思。趙本山不但不計較,還送了三萬塊錢給牛群的妻子,騙她說是牛群的片酬,牛群再次被感動了。牛群就來到了東北,一呆就是半年。在趙本山的幫助下,牛群的狀態漸漸好了起來。趙本山本來有意在本山傳媒給牛群安排個差事,但是最后被牛群拒絕了。被牛群拒絕后,趙本山也知道牛群心氣高,自己恐怕是留不下他。半年后,牛群向趙本山辭了行,趙本山給牛群介紹了不少資源。牛群有一部與閆學晶拍的農村題材電視劇,據說就是趙本山幫著安排的。2007年,趙本山決定再幫牛群一把,把牛群帶上自己熟悉的春晚舞臺。本來對于上春晚這件事,牛群本來都已經死心了。畢竟當年馮鞏也努力過,最后還是沒成功。對于趙本山的這次邀請,牛群也沒抱太大希望,結果沒想到這件事真的成了。那一年,趙本山、宋丹丹、牛群合演了一個小品《策劃》。獲得了當年語言類節目的第一名,牛群終于再度回到了熟悉的舞臺。牛群激動的握著趙本山的手說:“感謝的話不多說,你是我一輩子的兄弟!”面對媒體,當被問及為什么要冒險幫助牛群的時候,趙本山說:“他這幾年不順利,心情也不好,我就是想給他找回點自信。”錦上添花的朋友很多,雪中送炭的朋友卻很少。這一點牛群深有體會,對于趙本山的仗義,相信牛群會記一輩子。
人無白日好,花無百日紅。相信已經到了人生暮年的牛群,終于領會到了人生的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