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周星馳導演的喜劇愛情電影《美人魚》火爆一時,喜劇效果拉滿,狂掃33.9億票房。
女主林允憑借“星女郎”的身份收獲了眾多資源,張雨綺也是憑借該影片成功翻紅,一句“追我的人從這里排到法國”也是在后期爆紅出圈。
不少影迷都在等待《美人魚2》在2022年上線,而就在這時一部同樣名為《美人魚》的網絡大電影猛然出現。
不過這部《美人魚》一經上映,口碑就直接翻車,一星二星差評滿屏飄,網友看后表示內容無聊,像是在鬧著玩,更是全員無演技,這部電影出到底為什么被詬病至此?
最大噱頭戲份少,爛俗無趣毫無新意
《美人魚》講述的內容就是女主接受任務上岸營救自己同類美人魚,繼而和男主相知相愛的故事。這種情節說是爛大街都不為過,甚至女主去救男主的設定都是和童話故事一樣,毫無新意。
這類影片其實是被片方開發得太多,以至于難以出現令觀眾感動驚艷的效果,而《美人魚》也是破罐子破摔,連最基本的合格都做不到。
比如說女主上岸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救同類,但是編劇卻給了她傻白甜的人設,所以女主在和男主熱戀的過程中早就把正事拋之腦后,最諷刺的是鏡頭在兩人戀愛期間又切換給了被做實驗的美人魚,苦苦掙扎中隊友卻在戀愛,救援的情節少之又少,又是一部套著另類殼子的甜蜜戀愛片。
這里就要說到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其實梗概上是有些相似的,但周星馳厲害的地方在于喜感,幾乎有三分之二的情節都是在搞笑,語言梗和動作梗一個不落,剩下的三分之一用來煽情,用人類抓捕美人魚的片段呼吁大家保護動物。
所有的情節安排都是有目的的,反觀網絡大電影,幾乎戀愛片段都在水時常,不知道是經費問題還是演員加戲,里面的女博士在后面還扮成了水妖,從迫害美人魚的惡人變成同類,自相矛盾,這波操作真是大可不必了。
其實全片宣傳的重點而且唯一的看點就是克拉拉,大家都知道她的長相和身材堪稱一絕,從水里起身的一幕也是又純又欲驚艷眾人,甚至比林允更有感覺,但克拉拉這戲份也太少了點,不如把水妖的戲份讓克拉拉演。
全員演技尷尬,網紅都能來演戲
再說演技,先是克拉拉除了上述的出水鏡頭,后期基本就一直在躺著,鏡頭偶爾給到克拉拉,她就呈現出幾個可憐的表情,她的戲份也就僅限于此了,說不好聽的就是在這里當花瓶,演技的好壞真是難以展現。
其實導演的意思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無非就是靠著克拉拉的身材吸引到大家的注意,為這部自己都沒有信心拿到院線上映的片子賺熱度,不斷地消費女演員的價值這仿佛已經成了網絡電影的常態。
像是之前的《狂鱷海嘯》也是拉上王李丹妮炒作,但是看成片的時候也發現王李丹妮幾乎就只是出現了一下。
而該片中戲份多的男女主也沒能把握機會,將尷尬進行到底,女主的設定是單純,但林妍柔這里卻成了不聰明,可能是為了喜劇感,每每有興奮的表情都拿捏過度,將眼睛瞪大,表情在線但眼睛里一點戲都沒有,像是在過家家。
男主神情木訥和女主形成鮮明的反差,慣性采用面無表情的方式進行演繹,雙目無神總是在走神,這兩人待在一起也是沒什么cp感,全靠女主硬凹,這么多的戲份卻不懂得珍惜惹人心寒。
除去這些演技一般的演員,該片中居然還有“大網紅”彭十六出現,喜歡網上沖浪的大家應該都看過她的換裝和對嘴型視頻,這次演戲屬實過于平淡,而且還有加戲的嫌疑。
片中的彭十六將演技視若無物,重點要將自己的美貌大范圍展現,像是在片中拍寫真,像個木頭人,無法傳遞人物情感。
總而言之,《美人魚》這部網絡電影雖然和周星馳的電影同名,但內容卻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全程照搬老套路,沒有一點新意簡直不能再敷衍了,而且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到了演員這里,克拉拉的美貌夠吸睛,但戲份太少,該片過多得以此宣傳的目的性太強并且最終成品也是不盡人意。最后還是希望以后片方可以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影片的質量上,而不是一昧地靠女性博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