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徐沛東與妻子崔靜結婚幾十年里感情如一日。
二人在成就一段愛情佳話的同時,也成為彼此生活中最默契的伴侶。
對于妻子情緒上細微的變化,徐沛東總能第一時間捕捉到。
崔靜在母親去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都心懷悲傷。
眼見著妻子崔靜總是悶悶不樂,徐沛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次,徐沛東陪著妻子去看望岳父。
看著冷冷清清的家和孤孤單單的岳父,徐沛東似乎明白了妻子難過的原因。
徐沛東知道,雖然他和妻子經常去看望岳父,
但畢竟他們還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顧,工作又時常脫不開身。
還是應該找一個知冷知熱的人陪在岳父身邊,
既能在生活中相互照料,也能在精神上相互慰藉。
回到家,徐沛東就和妻子提出:“咱們給岳父找個老伴兒吧!”
丈夫的話似乎說到了崔靜的心里,她想了想,然后跟徐沛東說:
“其實我覺得我小姨倒是個合適的人選,她人好,
現在也是一個人,讓她和我爸一起生活我也放心。”
徐沛東很支持妻子的想法,倒是妻子很快就“反悔”了。
畢竟她的父親和小姨之前是姐夫和小姨子的關系。
這樣結成夫妻,外人免不了要議論。
為難之時,徐沛東勸妻子說:
“只要兩位老人合得來,管別人怎么議論。”
“外人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去,老人有個幸福的晚年比什么都重要。”
在徐沛東的“力挺”下,岳父的再婚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妻子的一塊“心病”也就這樣消失了。
而這樣無條件地彼此支持,也正是徐沛東夫妻幾十年婚姻生活的寫照。
自學成為“二指揮”
徐沛東1954年出生在大連市。
他的家庭平凡而普通,并沒有給他任何文藝方面的遺傳或熏陶。
用徐沛東自己的話說就是:
“我的家庭,往上查三代,墳地里從沒有冒過一縷文化煙,更談不上有搞文藝的。”
但偏巧就是與文藝無緣的家庭,生出了徐沛東這樣一個精通音律、善于書畫的文藝全才。
據徐沛東回憶,他幼年對藝術的“初印象”與他的父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徐沛東的父親是個“戲癡”。
他特別喜歡聽京劇,絕不放過任何聽戲的機會。
一次,父親帶著徐沛東坐船回大連,在碼頭看到旁邊的劇場正好有演出。
于是,徐沛東父親先買了兩張戲票,打算聽完戲再坐船。
然而,買票時,徐沛東的父親卻被小偷盯上了。
他衣兜里的錢和糧票都被偷了去。
徐沛東雖小,但也知道錢和糧票對家里的生計有多重要,所以當時就急出了眼淚。
但他的父親卻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捏著兩張戲票,高興地帶著徐沛東去聽戲。
坐在劇場里,徐沛東心不在焉,滿腦子想的都是丟錢的事。
可他轉頭看向父親,父親卻正專心致志地聽著戲。
表情只是隨著戲里的情節變化,完全沒有受到丟錢的影響。
看著父親陶醉的側臉,徐沛東第一次對藝術的魅力有了懵懂的認知。
他幼小的心靈也深深地埋下了藝術的種子。
很快,這顆種子便在天賦和興趣的催化下悄然生長。
12歲時,徐沛東跟著周圍的一群哥哥姐姐進了宣傳隊。
在隊里,徐沛東碰到什么樂器都要自己摸索一番。
在這期間,徐沛東自學了不少樂器,二胡、竹板、定音鼓都能來上兩下。
那時,徐沛東家附近有位下鄉知青正好會拉大提琴,徐沛東便又跟著學起了大提琴。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由于知青老師沒有那么多空閑時間指點徐沛東練琴。
徐沛東入了門兒之后,便開始了艱苦的自學之路。
他借來老師的樂譜,在空白本子上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抄譜子,然后沒日沒夜地刻苦練習。
回憶那段青蔥時光,徐沛東對自己的飛速進步感到驕傲。
那時,為了方便練琴,徐沛東經常不回家,就住在了劇場后臺。
沒日沒夜地練了幾個月,徐沛東就把當時排練的交響樂中最難的部分“拿下”了。
排練時,演奏到最難的部分,其他大提琴全部“掉線”,
反而只有年紀最小的徐沛東能流暢地演奏完整曲。
憑借著過人的天賦和能力,自學成才的徐沛東在16歲那年就考入了福州軍區歌舞團,
并且一進團就擔任了首席大提琴師。
進入部隊,從小在北方生活的徐沛東很難適應南方盛夏的天氣。
艱苦的新兵訓練中,徐沛東很快就被熱出了滿身的痱子。
徐沛東為了讓自己舒服點,就用熱水打濕毛巾敷在痱子多的地方。
但到了晚上,熱敷過的地方便紅腫起來,甚至還化膿流出黃水。
第二天訓練時再一出汗,傷口便更加疼痛難耐。
但即使身體如此不適,徐沛東還是咬著牙高質量地完成了所有的新兵訓練。
不僅領導贊賞,同來的新兵也全都服他。
靠著不服輸的勁頭,在那一批新兵中,無論入團、入黨還是提干,徐沛東都是第一個。
新兵訓練搶第一,專業演奏更是不遑多讓。
憑借著刻苦的鉆研精神、過硬的基本功和專業的音樂素養,
徐沛東令樂團的同事都頗為信服。
在徐沛東看來,好的樂手關心的永遠是別人,要盡力把自己的聲部融入到別人的聲部中。
在演奏中,徐沛東不僅拉好自己的琴,還時刻關注著其他樂手。
因此,他總能捕捉到合奏中的“不和諧”因素,并準確地指出是哪個樂器在哪個音上出了錯。
后來,只要徐沛東一皺眉,樂團指揮就會停下來,等著徐沛東“指正”。
而徐沛東也由此多了一個響亮的外號“二指揮”。
騙來一個好媳婦
1976年,徐沛東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在“高手云集”的專業院校里,徐沛東仍然是最亮眼的存在。
他進校就當了班長,就連時任中國音協副主席的吳祖強都稱贊徐沛東:
“樂隊經驗豐富,譜子寫得非常流暢。”
幾年后,成績優異的徐沛東進入中央歌舞劇團實習。
在那里,徐沛東邂逅了一生的摯愛,也是他日后的妻子崔靜。
那時,崔靜不過19歲,但揚琴演奏得非常出色,已是郭蘭英老師的伴奏。
演奏之余,崔靜對作曲也有濃厚的興趣,一有空便去請教徐沛東。
一來二去,徐沛東對這個勤奮好學、青春可人的小姑娘產生了好感。
短暫而美好的實習期結束后,徐沛東要回“老東家”福州軍區歌舞團了。
臨行前,徐沛東找到崔靜表白,希望她能做自己的女朋友。
崔靜羞澀地答應了下來。
一對剛確定戀愛關系的情侶就這樣開始了異地戀。
優秀的年輕人身邊總少不了仰慕者和追求者,徐沛東與崔靜自然也是。
但二人靠著共同的興趣與追求,讓思念和牽掛跨過上千公里的阻隔,
最終讓一段美好的愛情落地開花。
1981年,異地三年的徐沛東與崔靜決定結婚。
正好崔靜要到徐沛東老家演出,兩人一合計,正好順道把婚禮辦了。
但婚禮前,崔靜再抽不出時間去徐沛東的工作地福州領結婚證。
這可愁壞了徐沛東,思來想去,他突然靈機一動:干脆,我“借”個媳婦去領證。
那時,結婚證上還不貼照片,這讓徐沛東的主意有了可操作的空間。
徐沛東找到相熟的同事,求他把前來探親的媳婦“借”給自己。
對方答應后,徐沛東火速去領了證。
就這樣,靠著“騙”來的結婚證,徐沛東擁有了一個情投意合的媳婦。
那年的7月29日,徐沛東和崔靜終于在大連相聚。
徐沛東提前租好了大巴車,就等著接上崔靜的同事們一起去父母家熱熱鬧鬧地辦婚禮。
但大巴車臨時“爽約”,無奈之下,徐沛東只能找來一輛大貨車。
崔靜的同事們也不嫌棄,一群人高高興興地坐上貨車去了徐沛東父母家。
在親友同事的見證下,一對有情人舉行了樸素而簡單的婚禮。
結婚后,徐沛東與妻子還是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
熬過了三年異地戀的二人,婚后也繼續在遙遠的距離中努力守護著他們的愛情。
1985年,徐沛東轉業,進入中國歌劇舞劇院。
在結束四年分居生活的同時,也和妻子成為了同事。
沒多久,崔靜懷孕了。
臨近生產時,徐沛東工作還是很忙碌。
為了讓丈夫專注于工作,崔靜十分體諒和包容徐沛東。
當她感覺到自己即將臨盆時,母親想要打電話通知正在錄音的徐沛東,崔靜卻攔住了。
等徐沛東終于完成錄音趕到醫院時,女兒已經出生了。
家庭生活美滿,徐沛東的事業也日漸成功。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欣欣向榮的社會面貌給了徐沛東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在豐沛的作曲才能的推動下,徐沛東創作出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
《我熱戀的故鄉》、《亞洲雄風》、《不能這樣活》、《辣妹子》、《愛我中華》……
一首首膾炙人口的作品為徐沛東贏得了許多全國大獎。
同時,徐沛東也多次在重大演出活動中擔任音樂總監,
并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各類國際音樂節及文化交流活動。
每次有出差或出國演出的機會,徐沛東都會豪氣地給妻子女兒買買買,自己卻一件不買。
他說,妻子女兒收到禮物那一剎那的欣喜表情令他滿足。
那是一種特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幸福感。
琴瑟和鳴
優質作品傍身的徐沛東一路走高。
從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副院長到中國文聯副主席;
再從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到全國政協委員。
一系列閃光的成績使他成為中國文藝界“響當當”的人物,也成為公眾熟知的名人。
與徐沛東相比,妻子崔靜的成績并沒有那么令人矚目。
漸漸地,周圍也有了“崔靜配不上徐沛東”的議論。
但徐沛東卻絲毫不把這些話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妻子就是他琴瑟和鳴的知己,更是他事業上最忠實的良師益友。
崔靜從小就學習揚琴,經常自己調琴的她練就了一副非常“靈”的耳朵。
徐沛東極其信任妻子的能力,他每一個作品的第一位聽眾都是妻子崔靜。
而崔靜也不遺余力地輔佐丈夫的事業。
只要有空,她就會陪著徐沛東進棚錄音,給丈夫的作品當監制。
每一次,崔靜都會以極其嚴格的態度和專業的音樂素養給徐沛東的作品把關。
在徐沛東的作品中,1990年亞運會會歌《亞洲雄風》是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公眾十分看重家門口舉辦的這次盛會。
因此,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精益求精。
為了錄好這首歌,徐沛東在錄音棚里付出了許多心血。
但等他滿意時,妻子卻還是不滿意,認為還沒有完成到最好的程度。
徐沛東不高興,但拗不過妻子,只能一遍遍地重錄。
等終于過了妻子這關時,徐沛東心里不痛快了,覺得妻子過于挑剔了。
但不久后,《亞洲雄風》迅速地火遍了大街小巷。
當徐沛東走在街頭巷尾,聽到自己的作品被廣為傳唱時,
他感到驕傲,也深深理解了妻子對自己事業的一片苦心。
除了當好徐沛東事業上的好幫手,崔靜更是家里的賢內助。
結婚多年,崔靜細心照料著家里的大小事情,讓徐沛東既感暖心又感貼心。
其實,二人剛在北京團聚時,徐沛東也經常做飯。
他廚藝不錯,有好幾個拿手菜,時常在家給妻子露一手。
做了沒多久,徐沛東就開始給妻子“傳授”手藝。
等妻子也能把魚香肉絲、宮爆雞丁這些菜做得很地道時,徐沛東就當起了“甩手掌柜”。
回過味兒來的崔靜也曾嗔怪地向徐沛東抱怨。
說他真是狡猾,教自己做飯就是為了自己不干活。
但抱怨歸抱怨,崔靜還是無怨無悔地承包了幾乎全部的家務。
后來,崔靜的廚藝越來越好,徐沛東的體重也隨之上漲。
加上為了創作經常要冥思苦想,徐沛東開始出現腦供血不足的癥狀。
擔心丈夫的身體,崔靜四處求醫問藥,改換家里的飲食,還開始逼著徐沛東鍛煉。
那時,他們家在9樓,在妻子的監督下,徐沛東不再坐電梯,每天都是爬樓梯回家。
除了照顧好徐沛東的日常起居和生活細節,崔靜在大事上也毫不含糊。
年少時,徐沛東的家境十分普通。
為了養活幾個孩子,徐沛東的父母過得并不容易,吃了不少的苦。
等徐沛東有了自己的小家后,他心里總是惦記著家鄉的父母。
崔靜看出丈夫的心思,曾主動提出把公公婆婆接到北京來。
但那時徐沛東父母身體還算硬朗,故土難離的他們婉拒了兒媳的好意。
后來,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徐沛東更難放心,他開始盤算起接父母來北京的事。
為了讓父母住得舒服踏實和自在,再加上家里的經濟條件也改善了不少,
徐沛東更想給父母在北京安個家。
不過給父母買房絕不是接父母住幾天那樣的小事,心里沒譜的徐沛東試探著和妻子開了口。
但沒想到,妻子答應得分外痛快。
她告訴徐沛東,她早就有過這個想法,而且她想干脆一次性買兩套。
一套給公公婆婆住,另一套給徐沛東的弟弟妹妹住。
他們夫妻倆平時工作忙,沒那么多時間去貼身照顧二老。
把徐沛東弟弟妹妹也接來,既能更好地照顧老人,也能讓大家庭團聚在一起。
妻子崔靜“給力”又通情達理,丈夫徐沛東便回報以支持與脈脈深情。
岳母去世后,妻子崔靜很長一段時間都走不出來。
徐沛東知道,妻子與母親感情很深,至親的離開必定讓妻子難以釋懷。
那段時間,徐沛東再忙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妻子。
他盡力寬慰妻子,給妻子堅實的依靠。
在徐沛東的幫助下,崔靜漸漸走出喪母之痛,但父親的晚年生活又成為新的難題。
而此時徐沛東再次堅定地站在妻子一邊。
他拋開世俗眼光,撮合了岳父與小姨的再婚。
而當崔靜看到父親被小姨照顧得很好,晚年生活幸福又平靜時,
她懸著的一顆心終于安定下來。
如今,在妻子崔靜的陪伴與照顧下,徐沛東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熱情與精力。
2021年,受疫情的影響,徐沛東滯留在國外。
遠離了國內的一切事務,徐沛東潛心創作。
他一口氣寫下30多首音樂,而這些音樂組成了大型音樂劇《紅梅花開》。
該劇演出后,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而此時,徐沛東已近古稀之年,他在音樂方面的突出能力與不懈追求不得不讓人欽佩。
回顧徐沛東的藝術之路,天賦、勤奮、堅持都可以成為他成功的注腳。
但在徐沛東看來,沒有妻子就沒有他事業上的成功。
有共同的理想與興趣,又有彼此無條件的支持與信任。
徐沛東與妻子共同搭建起婚姻最穩固的基石,然后攜手相伴,走過相濡以沫的41年。
在人生紛繁的旅途中感受著最歷久彌新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