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央視《今日說法》欄目去北大招人,成績優異的撒貝寧獲得了面試機會。當他躊躇滿志地去央視面試時,前輩肖曉琳一看見他,就一臉的大失所望。但是看到撒貝寧,在打完招呼之后接著回辦公室了,扭頭就鎖上了辦公室的門,肖老師跟屋子里的人說:外面有只猴子,誰招來的。1976年,撒貝寧出生于廣東湛江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因此撒貝寧從小就得到了很好的藝術熏陶。在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父母轉行,撒貝寧便跟著去了武漢生活學習。撒貝寧從小就在演講上展現出很強的天賦和熱愛,初中二年級先后參加武漢市和湖北省的演講比賽,獲得不錯的成績。高三的時候,撒貝寧得以參加北大舉辦的冬令營,在匯演中以一曲《小白楊》展現綜合素質,在高考前三個月,他就收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保送進了北京大學法律系。
所以后面他談及這段經歷時,直言在拿到北大通知書的時候,很糾結,最后覺得北大還行,所以就去了,因此就有了“北大還行撒貝寧”的梗。大二他成立了話劇社,并嘗試拍攝電視劇,獲得了中央電視臺“理想杯”二等獎,大三作為北大合唱團團長率隊出征西班牙,獲得國際比賽一等獎。后來大四畢業當別人是面臨就業還是考研的糾結時,撒貝寧表示這點自己絲毫不用操心,自己被保送研究生了,所以并沒有擠公交、擠地鐵、住地下室和吃方便面等經歷。
1998年夏天,中央電視臺籌備《今日說法》,欄目組去北大招人時,撒貝寧正在戲劇社忙著排練畢業演出的節目,因而錯過了面試。而等他回到學校得知面試消息后,撒貝寧覺得很后悔,于是他想辦法要到了制片人的電話。在電話里,撒貝寧卓越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真意切的態度打動了制片人,在不知道他長什么樣的情況下,撒貝寧獲得了一次難得的面試機會。據說撒貝寧為了顯得專業,特地找同學借了一身西裝,但是西裝特大了,他完全撐不起來,手里還拿著一公文包,見了肖曉琳前輩就滿臉笑容地打招呼,老師您好,我是來面試的。肖老師被嚇了一跳,強裝鎮靜走進辦公室,然后放聲大笑,外面有只猴子,你們誰給招來的?但是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撒貝寧憑借自己不錯的長相,還有扎實的專業功底,最終成了央視主持的一員,并且在《今日說法》一干就是13年。收視率創造了奇跡,甚至趕上了《新聞聯播》,可見有多么受歡迎。
在別人看來,年紀輕輕的撒貝寧大學還未畢業就有了屬于自己的一檔節目,事業上順風順水風光無限,但是只有撒貝寧自己知道,初入主持行業時經歷的辛酸和低谷。首次錄《今日說法》錄了有好幾個月,最長的一次用了兩個半小時錄一期節目,最后實際能用兩分鐘,就是那一期的導演要從兩個半小時的話里面剪出兩分鐘的內容。光鮮亮麗的背后是辛苦的汗水,是無盡地打磨自己,愿你我的付出都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