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拍續集的電視劇一般都是前作收視率不錯的電視劇,
神劇《大明王朝》的編劇曾經打算寫一部續集,
但是因為《大明王朝》當時的收視率實在是太差了,不得不放棄了。
拍續集的影視劇通常都會遇到換演員這個問題,
續集換演員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是續集來得太突然,質量下降嚴重,前作的演員不愿意出演。
二是前作太火,演員們的片酬水漲船高,到續集的時候請不起了。
三是制片方想用大火作品續集捧新人,強行更換主演的人選。
下面幾部超火的續集電視劇,因為種種原因換了主演演員,
運氣好的能憑借前作的熱度獲得超高的收視率,
運氣差的口碑、收視雙缺失。
一、《少年包青天》
這個系列是觀眾非常熟悉的偵探懸疑類電視劇,一共有三部,
有很多的案件成為了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這個系列有個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主演總是換,號稱“鐵打的展昭,流水的包拯”。
總共只有三部,竟然有周杰、陸毅、鄧超三個包拯的扮演者,
任泉、趙陽兩個公孫策的扮演者,
女演員方面前一部還你儂我儂,下一步的時候交代一句話就直接就沒了,
三部下來包拯和公孫策也是經歷了好幾段看似愛情的友情。
如果不是三部劇里面都有釋小龍飾演的展昭,這個系列更像是三部獨立的電視劇。
從劇情上來看,這三部劇各有側重,
第一部側重挖掘兇手的“無奈”,
當沈良、蒙放、卓云、崔明沖、戒賢等人說出自己的故事時,很多觀眾開始同情他們的遭遇。
第二部側重展現兇手的“惡”,
當得知金龍寺的來恩,朝廷的卞謀廷,馮府的常安等人的理由時,
觀眾都想沖進屏幕去打他們了。
第三部則側重連貫性,
故事從頭到尾以天芒為主線展開,期間一直在鋪墊,最后謎底揭開的時候看著很爽。
或許有先入為主的原因,大部分觀眾還是認為周杰版的包拯是最好的。
這個系列也因為頻繁換演員,收視率和評分一部比一部低。
二、《神探狄仁杰》
另一個風靡的懸疑偵探類系列電視劇,
這個系列誕生了一個僅次于張國立、王剛、張鐵林的鐵三角,
就是梁冠華、張子健和錢雁秋的鐵三角組合。
不同的是錢雁秋當演員不固定,當導演和編劇很穩定。
只針對《神探狄仁杰》系列而言,飾演武則天的呂中應該是第三重要的演員。
其他老年版本的武則天大都通過服飾來表現她的威嚴,這一版的武則天不怒自威。
熟悉《神探狄仁杰》系列的觀眾肯定知道,
這個系列的前幾部除了狄仁杰、李元芳、武則天沒有換人外,
其他角色都換過人,即便是如燕也換過人,找張環也成了這個系列電視劇的另一大樂趣。
這個系列在第二部的時候達到了巔峰,
后面兩部質量雖然有所下降,但是仍舊是優秀的懸疑劇,
但是在拍攝第四部的時候,這部劇的導演和制片方竟然鬧翻了,
之后男一號梁冠華也因為創作理念不同離開了鐵三角。
拿到《神探狄仁杰》名字使用權的制片公司請來了梁冠華繼續飾演狄仁杰,
找了其他人飾演李元芳和武則天拍攝了《神探狄仁杰之情花金人案》。
雖然這一部的風格模仿錢雁秋,但是畢竟不是錢雁秋,
雖然有狄大人但是沒有元芳。所以這部劇的關注度也不怎么高。
錢雁秋也試圖再打造一個古裝探案類的ip,但是失敗了。
完美印證了一句話,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三、《大宋提刑官》
這部劇稍晚于《少年包青天》系列和《神探狄仁杰》系列。
這部劇憑借厚重的歷史感讓它從眾多懸疑劇中脫穎而出,
雖然他里面的案子并沒什么歷史依據,
但是從服化道到臺詞,他好于國內80%的國產歷史正劇。
對于續集,網友建議是看完第一部不要馬上去看第二部,
即便編劇和導演是同一個人,
這兩部劇不論是人物性格,還是敘事風格,兩部劇的差別都很大。
人物性格大變只是為了第二部的劇情服務。
可能當初編劇在寫第一部的時候沒有想到這部劇會如此的成功,
所以在第一部的的結尾宋慈說出了再不入仕的話,
大會后匆忙地寫了續集,為了第二部修改了太多第一部觀眾喜歡的東西。
和《少包3》和《狄仁杰5》一樣,
《大宋提刑官》的續集也放棄了前作的章節式敘事,
采用了一個大案串聯整部劇,中間穿插著幾個小案件的模式。
這種模式有個弊端,就是觀眾從中間開始看,會感覺莫名其妙,
當然《大宋提刑官》續集最大的問題還是讓第一部不討喜但是又讓人敬佩的宋慈變了。
四、《還珠格格》
《還珠格格》剛出來的時候被人形容為“石破天驚”,
助力芒果臺成了娛樂一哥,前兩部的劇情的連續性很強,
第二部結局的主角團基本也都有了一個完美浪漫的結局。
可惜瓊瑤阿姨偏偏不信邪,非要描寫“童話”主角們的婚后生活,
納妾、生子、身世之謎、生離死別等元素雖然也吸引人,
但是和前兩部展現出的浪漫已經不沾邊了。
觀眾無法接受受委屈憋著的小燕子,
整日以淚洗面的紫薇,天天糾結的五阿哥和鬼畜的爾康。
所以大部分前作的主演都以沒有檔期為由拒絕了邀請。
這部劇憑借前作的熱度收視率依舊喜人,但是評分很低。
很多觀眾甚至不把它當作續集看待。
五、《家有兒女》
《家有兒女》系列是一部關于少兒題材的情景輕喜劇,
描述了三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成長趣事,
以合適的演員組合,用老少皆宜的方式,呈現了當代家庭所面臨的種種人際考驗,
而且沒有過于唱高調和說瞎話。
相比于另一童年神劇《快樂星球》系列,這個系列三個小演員的演技堪稱神級,
尤其是扮演劉星的張一山,絲毫沒有表演的痕跡。
楊紫飾演的夏雪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優秀,尤其是學習,
劉星的生活就是所有人孩子都羨慕的生活,可以隨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夏冬海和劉梅就是最完美的“素質教育”家長,
無論三個孩子進行如何的嘗試,他們都不會馬上否定,而且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
主題曲《陽光男孩陽光女孩》也很貼合電視劇的主題,
里面的每句歌詞都能在劇里找到對應的劇情,還加入和說唱風格,充滿了青春活力。
當時很多人對這三個孩子成長中的煩惱是不理解的,
因為這個家庭的生活水平設定的是北京的中等偏上水平,
他們的很多煩惱在大多數人看來有點“矯情”,但是大家還是看得很開心。
拍完第二部后,這個系列也碰上了演員方面的問題,就是扮演夏雪的演員換人了,
楊紫在第一部時設定是一個高中生,年齡17歲,而楊紫拍攝的時候只有11歲,
比飾演夏雪弟弟的劉星的年齡還小半年,
前兩部的時候因為楊紫發育較早,身高比張一山高,扮演張一山的姐姐看著還可以,
楊紫也靠著精湛的演技彌補了年齡的不符。
到了后兩部,夏雪的設定是準大學生和大學生,
這時候楊紫的那張娃娃臉無論怎么化妝也達不到效果,
于是就更換了一個比楊紫大5歲的女演員飾演夏雪,
但是老觀眾似乎不怎么接受這個新演員,或者說是不能接受任何一個演員換人。
后兩部的評分由前兩部的9分變成了6.9分,即便后兩部的劇情依舊精彩,演技也說得過去。
六、《鬼吹燈》系列
作為最出名的探險盜墓類小說之一,《鬼吹燈》小說擁有無數的粉絲,
可能作者對于自己小說的影視化改編不怎么自信,
所以早些年間把自己的小說以白菜價賣給了很多家影視公司,
這些影視公司的商業目光也不怎么敏銳,全系列小說擺在那里,
他們竟然挑挑撿撿,最后一家買走兩三本。
當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的票房突破15億的時候,
當劇版《盜墓筆記》爛到家播放量還能秒殺其他劇的時候,
各地影視公司意識到屬于這類ip 的春天來了,
同年還有一部小說改編的探險電影《九層妖塔》,票房一般而且口碑差得厲害。
所以各大公司雖然都想拍成影視劇,但是都不敢輕易拍,
因為特效場面太多了,太燒錢,
小說里的很多內容不能拍出來,要求編劇有很高的改編能力,
這就導致《鬼吹燈》后續的影視作品多是網劇和網絡大電影。
因為網劇的審核相對較松,特效要求也低。
先后有陳坤、趙又廷、靳東、阮經天、高一清、趙左、蔡珩、潘粵明、林雨申、張涵予十位演員飾演過胡八一,
除了潘粵明出演了兩部網劇,其他人都只出演了一部。
評價也是兩極分化嚴重。目前靳東、陳坤、潘粵明三人評價較好,其他的評價較差。
續集換演員方面還是港劇比較直接,《洗冤錄》和《法證先鋒》的續集,
一部直接讓前一部的主角領盒飯,另一部讓前一部的主角受傷減少戲份。
來解決續集和換主演的問題。
如果不能讓原班人馬出演續集影視劇,找其他演員主演和邊緣化某一角色哪種方法更好?
不能原班人馬出演的角色戲份太重,不能邊緣化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