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導演,他一生拍了幾十部電影。
其中,有不少獲獎無數、名垂影史的佳作,卻只有一部電影在國內上映。
但是,國內上映的版本,相較于國外上映的版本,整整刪減了35分鐘。
這位神奇的導演是誰?
他叫保羅·范霍文,荷蘭人。
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位出手極為謹慎的導演,很樂于進行各種全新的嘗試在他的作品中。
《本能》、《宇宙威龍》、《透明人魔》、《她》….
而那部唯一在國內上映后的電影就是——《黑皮書》。
雖然他的每部作品,風格和題材完全不同,但是都保持著強烈的個人色彩。
正因為他的電影太具“特色”,愛的人為之瘋狂,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
但是這并不妨礙,他的絕大多數作品,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佳作。
而真正奠定了他在好萊塢票房大導地位的影片,還是它。
34年前票房破3億,比《終結者》還賣座,可惜這部科幻片無緣內地:
《機器戰警》丨RoboCop
《機器戰警》是導演保羅·范霍文踏入好萊塢后的第一部電影。
影片誕生于1987年,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即便是在美國,電影被評為R級,但依然遭到了大幅度刪減。
只可惜,續作沒有逃脫「難看」的命運,這也是《機器戰警》為何經典的原因。
而且它在塑造一個超級英雄的同時,作品的深度相比同類型的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拿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來說,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了長盛不衰的科幻片經典之作。
憑借著卡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電影上映后收獲3837萬美元票房。
相比之下,《機器戰警》斬獲了5342萬的票房,成績比《終結者》還要好。
從此,好萊塢又誕生了一個嶄新的不死英雄!
《機器戰警》的時間設定,發生在一個并不遙遠的未來。
既不會讓觀眾有距離感,又可以大膽發揮想象力。
由于政府陷入財政困難,便讓私人公司OCP接管底特律的警務處,負責城市的治安。
然而,副總裁迪克·瓊斯開發的機器人ED-209卻非常不穩定,于是高層決定執行鮑勃·莫頓的機器戰警計劃。
男主墨菲是個被調來底特律的警察,上任沒多久就接手一起案件。
人生地不熟,被底特律最大黑幫頭子克拉倫斯·博迪克的殘忍虐待,命不久矣。
所以,剛出場沒多久,就被編劇安排強行領了便當。
接下來的搶救畫面,全都是主角墨菲的第一視角。
原來,墨菲的尸體被鮑勃的團隊帶走,取出了大腦和神經組織,跟機械結合成為了第一臺機械戰警。
為了防止機器戰警作亂,OCP公司為他編程,制定了四條指令。
1.服務大眾;2.保護無辜;3.維護法律;4.機密。
由于機器戰警的出現,底特律的治安有了非常明顯的好轉。
而鮑勃因此次的成功,被公司升為副總裁。
這讓迪克極其的不爽,便派人去暗殺他。
然而,重生后的墨菲,腦海里卻還殘存了一絲死前的記憶。
導致他每晚都會做噩夢,經常夢到自己被槍擊的畫面。
隨著墨菲一次次回到自己生前的家,他終于找回了屬于自己的記憶。
于是他獨自一“人”來到了反派克拉倫斯的基地,將仇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克拉倫斯也被迫交代了幕后黑手,原來對方就是OCP公司的高層——迪克·瓊斯。
得知真相的墨菲,決定去找迪克當面對峙。
然而,等他見到了迪克后,他發現自己的身體突然不受控制。
原來,那個第四條指令,是機械戰警不準逮捕OCP的高層。
隨后,迪克陷害了墨菲,從監獄里放出了克拉倫斯,并派出了機器人ED-209一起消滅墨菲。
于是機器戰警墨菲和克拉倫斯的團伙大戰,最后在女警員安妮·露易絲的幫助下艱難取勝,為自己報了仇。
緊接著,機器戰警又重回OCP公司的總部,向總裁展示了迪克殺害鮑勃的證據。
罪行敗露的迪克企圖挾持董事長以便自己逃走,關鍵時刻,董事長靈機一動,解雇了迪克。
被解雇就不再是公司員工,機器戰警也就不會被第四條命令的限制。
最終,迪克死在機器戰警的槍下。
影片融合了犯罪、科幻、動作等多種元素,在視覺與敘事上可謂是相當成功。
而《機械戰警》引人入勝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該片有一個不同凡響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采用CG特效,而是通過逐格攝影來完成。
所以,凡是有機器戰警的鏡頭,演員都必須穿上厚重的道具服裝。
有些時候,由于天氣太過于悶熱,導致演員脫水嚴重。
后來,不得不在服裝內安裝空調散熱。
《機器戰警》上映后一炮打響,成為了好萊塢科幻片的新標桿。
雖然在1990年和1993年,接連推出了兩部續作,但是并沒有達到前作一樣的高度。
以至于,這個經典IP沉浸了很久,直到2014年才重啟了這個系列。
大幅刪減后,依舊被評為R級,好萊塢這部科幻大片,注定無緣內地。
相對于老版,新版《機械戰警》在設計和特效方面都有脫胎換骨般的提升,延續了傳統美國犯罪電影中個人英雄主義。
但是,整部影片給人的感覺過于溫和,導致觀眾不買賬。
而且隨著時代的更替,機器和人的探討已經不再是熱潮,也略顯沉重。
所以,需要更加前沿的思想,在視聽上再次讓觀眾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