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華語影壇功夫片的門面,無疑是李小龍、成龍和李連杰。
但是,強如李小龍和成龍這樣的國際巨星,也是在影視圈摸爬滾打很多年后才成名。
唯獨李連杰,出道即是巔峰,憑借著《少林寺》紅遍大江南北。
巔峰時期的李連杰,有著“票房靈藥”的美譽。
他的作品幾乎受到全球市場的歡迎,碟片市場賺到的收益,更是票房的好幾倍,這樣的成績讓很多人都望塵莫及。
無論是《黃飛鴻》系列電影,還是《方世玉》及其續集,經典程度無需多言。
他扮演的霍元甲、令狐沖、黃飛鴻、張無忌等等角色,也早已深入人心。
而功夫片《霍元甲》,這么多年來,還是找不到一部能與之相媲美的作品,即便是《葉問》系列也達不到它的高度。
上映15年,被評為最偉大的功夫片,李連杰這部電影,為華人爭光。
為什么這么說?
在我看來,原因有三點。
一、野心勃勃的功夫巨制
2003年,李連杰意外看到了一篇新聞報道,讓他下定決心要拍《霍元甲》。
為了這部電影,李連杰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對外宣稱是自己“最后的功夫片”。
在拍攝前,導演于仁泰和李連杰,將電影定位在“高手的真打實斗”上。
一方面,想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功夫;另一方面,發揚中國武學精神,告訴觀眾“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為此,兩人跑遍世界各地,找來各門派的格斗高手與李連杰“過招”。
其中,就有獲得過奧運冠軍的泰國拳王,澳洲頂級摔跤手,世界自由搏擊金腰帶J,以及德國劍術專家……
除此之外,袁和平也在李連杰的邀請下,擔任電影的武術指導。
而整部電影,李連杰還將做人的理念放到了故事里:
人雖然無法選擇生命的開始,但是做人一定要堅強,要敢于勇往直前。
這點,正好與周杰倫的《霍元甲》所傳達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兩人都希望透過霍元甲的傳奇一生,來告誡年輕人要珍愛生命,勇敢地活出自我。
所以,站在這個角度分析,《霍元甲》絕對算是功夫片的“一代宗師”。
二、史上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眾所周知,當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很大程度上要靠演員的個人號召力。
而在那個年代,李連杰就是華語影壇功夫片的門面、票房保證。
他的電影只要上映,便能票房和口碑雙豐收。
當年,《霍元甲》上映后,輕松拿下了2463萬美元的票房,成為了北美最賣座的功夫片。
不僅如此,影片在內地狂賣1.05億,年度第三。
在香港大賣3020萬港元,臺北狂攬8720萬,雙雙拿下了華語片的年度票房冠軍。
票房大賣的同時,碟片也是賺到手軟。
光是在北美的銷量,《霍元甲》的收益是票房的兩倍以上。
其中,DVD銷售達到3100多萬美元,而DVD出租至少2000萬美元以上。
這樣的成績,令人望塵莫及!
三、李連杰的獨具匠心
如果僅僅是一部功夫片,那么《霍元甲》不可能評價如此之高。
在我看來,影片是一部嚴格的現實主義作品。
擂臺比賽儀式感很強,武打動作遵循現實主義原則,每一場比武都有特點、與眾不同。
從中,觀眾能夠看到李連杰、于仁泰、袁和平等主創們的良苦用心和誠意。
在人物方面,要知道關于“霍元甲”的故事,在很多書中都記錄得非常詳細。
所以,在“自己的故事”和“霍元甲的故事”之間,李連杰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取舍。
最終,他選擇了后者。
在片中,霍元甲被塑造成擂臺上的一介武夫。
從少時野心爭奪名利,到后來領悟武學真諦,以仁為思成為了真正的一代宗師。
盡管人物和故事沒有做到盡善盡美,甚至被霍元甲的后人告上法庭,但是《霍元甲》卻向前跨了一大步。
在武術題材的電影里,練武之人若能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人生信條,儼然已是一條好漢。
但是,影片卻將生命倫理和人類理性作為首要的價值觀,無疑是對傳統武俠電影的一次超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電影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104分鐘的公映版,另一個是141分鐘的導演剪輯版,足足刪減了37分鐘。
然而,盡管是一部被刪減的半成品,但是也無法阻礙觀眾對電影的喜愛。
李連杰最后一部功夫片,上映前差點被禁,刪減37分鐘后被央視播出。
時隔多年,再看《霍元甲》,當他喊出“自強不息”的時候,依然觸動人心。
在這部電影里,李連杰迎來了完美謝幕,無愧“功夫皇帝”的稱號。
從此,影壇再無“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