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提及網絡電影,很多人第一反應仍是十分嫌棄,仿佛跟正規影院上映的“正室”相比,網絡電影是個沒有名分的“小三”。
但是,一部網絡電影《興安嶺獵人傳說》,算是為網絡電影出了口氣。
1.1億的播放量,堪稱近幾年網絡電影之光,而且展現了感人的B級片精神。
誰說中國沒有好看的B級片?這部驚悚片,太給網絡電影長臉了。
所謂B級片,一般指拍攝成本較低,特別采用暴力、恐怖、鬼怪、科幻等相關題材和元素,來吸引觀眾觀看,刺激他們的神經。
中國B級片和恐怖片天生就弱勢,對于這類片子的尺度難以掌控,也加大了審核的難度,所以很多都腹死胎中。
對于80,90后來講,最熟悉的也僅僅局限于林正英的《僵尸先生》以及《聊齋志異》。
而這兩部電影,都挑選了“恐怖”作為主線來拍攝。
其實,中國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一點都不缺乏恐怖電影的故事底本,除了《聊齋志異》外,還有無數流傳至今的優秀恐怖故事。
想想我們小時候,炎熱的夏季,一群小孩坐在竹床上,圍著爺爺奶奶,讓他們講各種神奇的鄉間鬼故事,聽的是越害怕越來勁。
而《興安嶺獵人傳說》就是取材于東北這塊土地上發生的各種詭異事件,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東北恐怖電影。
驚悚片在中國分成兩大流派,一個南派,一個北派。
像林正英的《僵尸先生》就是南派驚悚片,發明了用紅繩、糯米來捉鬼這一套;
而北派驚悚拍的數量非常少,即馬仙、薩滿那一套,而《興安嶺獵人傳說》就是正宗的北派驚悚類型。
電影很好地講述一個完成閉環的因果故事,揭露人性貪欲傳遞人間正義。
故事圍繞“皇圍獵人”的神秘傳說展開,傳聞這群獵人世代生存于深山,為帝王守護興安嶺這片龍興之地的氣脈運轉。
獵人們除了精通狩獵之法,更知曉驅鬼通神之術。
在東北一處偏僻的山村里,悄然發生一起滅門慘案,最后一代皇圍獵人劉二爺(尚鐵龍飾)決定出山調查真相。
未曾想過程中屢現怪事,不僅遇到了傳說中的山精野怪、噬人兇獸,更是逐漸揭開了深藏在荒山老林中的秘密…..
而隱藏在滅門慘案背后的真相,竟然全是因為一個“貪”字。
正如電影中的臺詞“以鬼眼看人滿地都是鬼,以佛眼看人眾生皆是佛”所說,真正的鬼其實是人自己的內心。
人心如鬼魅,當欲望吞噬人性的時候,便是連畜生也不如了。
影片中有三個帶有恐怖元素的故事,心懷鬼胎的人講故事制造成鬼魅傳說,其中分別是:
《妖言》,貧困山民因為貪欲,最終家破人亡;
《相思》,一群盜墓人成為巨蟒口中餐,無辜的婦人在相思樹下一次次等待,一次次絕望;
《因果》,通過每個角色的串聯和閃回,將三個故事融為一體,展示了因果報應,壞人終究有惡報。
電影采用多線敘事的方式,使得故事情節環環相扣,由民間傳說拋出懸念,在抽絲剝繭中讓線索一點一點呈現。
鬼片編劇導演強強聯合
說到《興安嶺獵人傳說》的導演劉軒狄,他算的上是一個非常資深的鬼片導演。
翻開他的履歷,赫然在目的幾乎全部都是驚悚片。
他此前就以《伏妖白魚鎮》系列收獲票房口碑雙豐收,更是曾執導知名IP電影《鬼吹燈之怒晴湘西》。
而編劇崔走召早在2011年便以小說《我當陰陽先生那幾年》聞名,隨后更是專攻懸疑、驚悚題材。
他相繼和劉軒狄導演合作了《伏妖白魚鎮》、《道師爺》、《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等影視作品,在網絡上人氣很火。
兩個專攻懸疑驚悚片的專業戶,強強聯合,起碼在劇情層面不會拉垮。
電影氛圍可圈可點
首先在氛圍塑造和配樂上,《興安嶺獵人傳說》確實是具備了一定的院線片。
電影的整體色調采用“陰間濾鏡”,多用冷色調,就連窗外照進的光,都是陰冷的灰綠色。
所以整部電影的觀感都被壓縮在一個極小的驚悚范圍內,極其壓抑,密不透風。
此時尖銳的嗩吶聲響起——民間有云“嗩吶一響,非喜即喪”——恐怖氣氛就能瞬間達到高潮。
嗩吶素有中國特色“陰樂”一稱,搭配電影陰森鬼魅的叢林,還是很瘆的慌。
另外,從電影特效上面來看,雖然該片質量還是糙了點,但是網友對于網絡電影的期待,并沒有正規院線電影那么苛刻,反而將其作為一種調侃的樂趣,態度更加寬容。
因為,院線電影要滿足大眾觀影需求,審查流程更加嚴格,而網絡電影題材則更加廣泛,包羅萬象。
網絡電影為了追求觀感刺激,特效往往都往大了整,大蛇、大鱷魚,力求在體型上完勝。
總之只要劇情夠好,邏輯還算通暢,網絡電影在特效上犧牲點,觀眾也還是都能接受的。
被人狂贊的B級片,事實證明,原來國產驚悚片可以這么拍。
在豆瓣評分中,網絡電影普遍都徘徊在4分左右,而《興安嶺獵人傳說》破天荒拿到了6.0的及格分數,也算是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優秀的網絡電影出現,能與優秀的院線電影平起平坐,勢均力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