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游戲的孩子,到底是好還是壞?
一邊,認為玩游戲的孩子是不務正業;另一邊,又承認電競選手是一種正規職業;
一邊,家長強烈要求禁游戲;另一邊,各大高校開設電競專業,培養游戲人才;
一邊,是對游戲的詆毀和謾罵聲;另一邊,是對名利雙收的游戲選手的向往。
所以,對于這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很難去蓋棺定論。
就拿近幾年電競題材的電影來說,從《親愛的,熱愛的》到《你是我的榮耀》,拍出了無數在電競這個行業追逐夢想的年輕人。
但是在我看來,這些電影還不夠真實,直到這部網大的出現——《硬漢槍神》。
沒有流量明星,看片名以為是爛片,沒想到開播2小時,熱播榜第一。
作為一部網絡電影,沒有一個認識的明星,卻憑借著過硬的質量,沖上了熱播榜的第一。
在豆瓣上的評分,它與正在上映的《怒火重案》的不相上下。
“今年最驚喜的黑馬電影”、“遠超預期的寶藏電影”、“超高游戲還原度令人驚嘆”、“真人吃雞場面刺激過癮“……
但凡看過它的觀眾,都自動化身為“自來水”,毫不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詞。
1.畫面足夠真實
電影以“打破第四面墻”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到真實的玩游戲感覺。
剛開場,隨著鏡頭的拉近,以第一人稱視角將觀眾拉進激烈的戰局。
走位、躲避、瞄準、開鏡、開槍,幾乎所有的動作一氣呵成。
不僅燃到爆,而且每幀畫面都神還原游戲的場面。
緊接著,第一人稱視角與第三人稱視角的巧妙銜接,畫面跟隨槍支射擊時的后坐力抖動。
整個過程仿佛置身于刺激的游戲戰場中,沉浸感滿分。
事先聲明,電影中真槍實彈的演繹,完全是真人實景拍攝。
劇組把游戲里的場景,以1:1的比例復刻下來,然后用真人去重現整個畫面,借此還原高燃的比賽過程。
這種拍攝方式,放在大片中已經夠下血本,但是放在網絡電影里,估計是砸鍋賣鐵。
但是單論結果,我覺得這么做非常值得。
2.故事足夠真實
故事的主人公肖漢,游戲里是人人敬仰的大神,離開屏幕卻是個徹底的Loser。
整天游手好閑,沒房沒車沒工作,靠當主播混日子。
而他的兒子也很不讓人省心,整天調皮搗蛋,成績也不太好,因為家里窮,所以總是被其他同學欺負。
原本,父子倆的關系非常好,生活也勉強還算過得去。
沒想到,當年拋棄他們父子倆的女人突然出現。
孩子的媽媽這次回來,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帶著兒子去過好日子。
為了與前妻爭奪兒子的撫養權,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廢材老爹決定報名參加了一項獎金高達五百萬的游戲比賽。
結果,找來的隊友一個比一個奇葩。
“女裝摳腳大漢”羅塞塔殿下;“男裝純欲辣妹”你爸爸摳著腳;“帥氣小哥”我是可樂。
隨后,他們給自己取名“xqf(學區房)”戰隊。
起初,四個人打游戲的初衷完全不同。
但是,當他們了解到電競行業的潛規則后,試圖去改變現狀。
比如說,開掛、操縱比賽….這些不僅是影響著游戲的公平性,還是對這個行業的破壞。
而四人組隊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也漸漸找到了最真實的自己。
起初,每個人玩游戲,一方面是興趣愛好,另一方面是把它逃避現實的工具。
因為現實存在著諸多不公平,但游戲里卻是公平,大家都在同一個起點,即使最后輸了,大不了重開一局。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前的逃避,逐漸會變成一種熱愛,甚至夢想。
于是主角們一路過關斬將,最后順利進入了決賽。
此時,學區房隊積分落后,想拿冠軍,必須要淘汰31個人。
在結尾處,3個空投(學區房隊放出兩顆信號彈)同時降落在一個地方,結果吸引了在場所有玩家。
幕后大老板一聲令下,要求所有入圈的選手全部開始搶人頭,阻止男主超神。
但未能如愿,男主在這場混戰中活了下來,并離最終的勝利只差一個人。
于是,高潮戲是一場1V1平底鍋大戰,看得人激動萬分。
結尾處,學區房隊贏得了冠軍,并拿到了高額獎金。
但是,當肖漢興奮地給中介打電話,詢問學區房的房價。
結果,得到的答案是,在他參加比賽期間,房價漲了兩百萬,他還是買不起。
難道,一切努力白費了?
事實上并不是,肖漢贏得并不是比賽,也不是獎金,而是活下去的尊嚴。
現實的落差和殘酷打擊,讓他早已放棄了自己熱愛的事業,被迫走上了一條自己不喜歡的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本以為是爛片,播放量僅8小時破億,這部國產片,未能上映真可惜
說實話,起初我對這部電影沒有抱太大希望,沒想到故事卻讓我熱淚盈眶。
主人公肖漢對夢想的堅持,讓我這個曾經“愛玩游戲的壞孩子”為之動容。
他在逆境中堅持自我,并對生活不斷奮起反擊,最后給自己平凡的人生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
所以,很多時候,我也在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當年也堅持下去,會不會更快樂?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電競精神?
在我看來,就是一種不走捷徑的態度。
現實很殘酷,希望每個看完這部電影的觀眾,能夠收獲不畏艱難的勇氣,敢于拼搏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