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中國好聲音》依然是如今的音樂綜藝節目一哥,單就上星收視率來說,沒有多少音樂綜藝節目能夠和《中國好聲音》碰一碰的。
但是很顯然,今年的好聲音,有太多觀眾不買賬了,吐槽聲越來越多。
把原創當作節目核心,這樣的《中國好聲音》,難怪觀眾會不買賬。
原創,為什么會成為一個節目的核心?
在時尚沒有出來之前,不夸張地說一句,今年的《中國好聲音》的大部分原創學員,都沒有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更不用說達到之前諸如趙紫驊、斑馬森林一般的效果了。
我還記得趙紫驊的《一滴淚的時間》這首歌曲,當時一出來,便迅速霸占各大榜單。
同時,這首原創歌曲,數據也成為了那一季僅次于《永不失聯的愛》的存在,趙紫驊的原創實力,顯然不會有人質疑。
但今年卻完全是不一樣的效果了,根本就沒有一位原創歌手的歌曲,在音樂平臺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什么是好成績?
各位要知道,一首歌曲在播出當期的爆紅和后續一直維持熱度、一直有人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比如說,依加的《都不懂》,盡管贏得了八位導師的轉身,并且在節目結束之后在綜藝新歌榜上的成績很不錯。
但是,這首歌曲在流行指數榜上的表現卻并不是特別好。
其次,從第一期播出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了,依加的《都不懂》在綜藝新歌榜上已經排名靠后。
很顯然,依加的原創作品,并沒有贏得大眾的認可,脫離節目,這首歌曲沒法在音樂平臺取得好成績。
時尚會不會是好聲音的救星?
在我看來很難,我們完全可以去看看流行指數榜的數據,時尚的《反正》目前排名第十一位,后續能否上升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如果是爆紅單曲,空降榜單不說進入前五,至少前十是應該的,很顯然,時尚的歌曲并沒有達到這樣的影響力。
所以,節目播出到如今,把原創當核心的策略顯然已經失敗了,觀眾不買賬再正常不過了,因為歌曲不夠吸引人。
相反,一些翻唱歌曲反而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伍珂玥的《蔓珠莎華》、王鴻昊的《阿爾茨海默的愛》、余空的《恰好》、董書含的《天淵之別》……
這其中,《蔓珠莎華》的表現是最為不錯的,卻也很難說是爆款,只能說是小火了一把。
但是,這些翻唱雖說有好成績,卻也依然不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還是得看后續了。
作為一檔面朝大眾的音樂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已經舉辦了很多年。
好聲音節目組應該比我們更清楚如今的大眾更喜歡什么,抒情歌曲實際上仍然是主流,雖說小眾音樂受年輕人追捧,但是好聲音的受眾平均年齡是較大的。
原創或許仍然不該成為好聲音的主流,可以搞原創,但是不應該占比過大,讓觀眾喜歡看節目,重點放在“好聲音”上面去,或許會更合適。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并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