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即將結束,《中國好聲音》即將接檔,在節目播出之前,導師人選便已經擁有了高熱度。
李健、謝霆鋒、李榮浩、李宇春
今年的《中國好聲音》導師陣容初看似乎的確有點弱,并沒有像周杰倫、劉歡這樣的有著極高影響力的歌手存在。
所以網上也有很多人討論,《中國好聲音》導師的咖位是越來越低了。
那么事實是如此嗎?我們來看看歷屆好聲音導師陣容吧!
第一季:劉歡、那英、庾澄慶、楊坤
第二季:那英、張惠妹、汪峰、庾澄慶
第三季:那英、汪峰、楊坤、齊秦
第四季:周杰倫、庾澄慶、那英、汪峰
(新歌聲)2016:周杰倫、汪峰、那英、庾澄慶
2017:周杰倫、陳奕迅、那英、劉歡
2018:杰倫、謝霆鋒、李健、庾澄慶
2019:王力宏、那英、庾澄慶、李榮浩
縱觀歷屆導師陣容,實際上筆者個人覺得,導師陣容最強的還是2017年那英+劉歡&周杰倫+陳奕迅,這個陣容是足夠有影響力的,不管是對于業內來說還是對于大眾而言。
導師的作用是什么?
無非就是提攜自己的學員,由于《中國好聲音》本質還是翻唱音綜,所以教的就是唱,但是這僅僅只是節目里需要做的事情。
節目后續,導師能否給自己的種子學員更多音樂路上的幫助,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今年的導師陣容,如果要說咖位越來越低個人覺得不算太對,如果單純和往季比,那么短期內并沒有太多咖位差距。
李宇春的咖位低嗎?各大音樂演出壓軸,參加綜藝節目也大都是C位,這也是咖位的一種體現。
或許換一個說法更合適一些,《中國好聲音》導師陣容,影響力確實是在逐年降低的。
由于本次參與到節目錄制的導師都是中生代,所以我們選擇對比的導師也是中生代:周杰倫、王力宏、陳奕迅。
先說謝霆鋒,其實如果單說影響力,謝霆鋒的影響力是比較高的了,筆者恰巧經歷過當初謝霆鋒紅火的年代,如今雖然過去多年,但人氣仍然還是有的。
不過單論HIT單曲的數量,自然是很難和上面所列的導師相比。
李健和李榮浩其實也是同樣的問題,雖說有著一定數量的HIT單曲,但是卻并不能維持較長期的影響力。
至于李宇春,盡管咖位足夠高,但是論HTI單曲這一塊,確實是顯得不夠看的。
雖說《無價之姐》這首歌曲最近大火,各種地方都能聽見,但是從總量來看,在音樂平臺搜索李宇春,熱門歌曲為《下個路口見》、《和你一樣》、《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蜀繡》……
所以,李宇春的爭議也是最大的,經常看見網絡上有討論,李宇春憑什么成為《中國好聲音》導師?
其實,還是有理由的。
首先要聊聊賽制,《中國好聲音》的確是一檔翻唱音綜,而且是一檔國民度較高,舉辦了多季的翻唱音綜。
翻唱音綜的確很沒新意,去年為了增加看點,還特意設置了封麥功能,就是為了通過導師互動增加節目可看性,然而如今回看,似乎沒有什么太大意義。
收視率一直下降也不是一個事,所以《中國好聲音》在尋求突破,而《中國好聲音》的選擇是推原創。
在最近的《中國好聲音》發布會上,總導演金磊則是宣布了一個事情,本季好聲音,全國海選環節,大部分選手都是95后、00后。
也是因此,為了讓年輕人們多創作、創新,今年節目將會推出原創賽道。
所以為什么會選擇李宇春呢?
李宇春咖位的確夠高,另外也是一位有著大量原創作品的歌手,同時李宇春也是選秀出身,明白怎么的選手可能更適合出道。
李健和李榮浩算是走正常流行歌曲路線的歌手,且歌曲大都偏抒情風格;
謝霆鋒的音樂風格更重一些,而且對搖滾樂鐘愛。
由于原創賽道的存在,節目自然需要更多元化的審美,也需要導師們能夠為學員進行很好地指導。
李宇春如今的音樂風格便是多樣的,擅長RAP,整體歌曲主要是中低音,這也是李宇春所擅長的,其他歌手的音樂風格和她是完全不同的,而這恰恰是《中國好聲音》所需要的。
很多人問為什么今年那英沒來,一種可能性是沒請,還有一種就是請了沒來。
當然,那英本身就是以聲音為主的,所以今年在嘗試原創的《中國好聲音》,邀請四位創作歌手更為合適。
走原創路線或許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推一個會寫歌的原創冠軍和一個會唱的冠軍,兩相比較,很顯然前者更有可能能在樂壇擁有一席之地。
畢竟,創作歌手并不是那么吃資源,所需要的也就僅僅只是自己創作即可。
李宇春的加盟、女導師選擇了李宇春,已經表明了節目未來方向,四位原創歌手做導師,讓原創賽道的學員有更多可能性。
只不過,推出原創賽道,與【好聲音】一詞是相悖的,好聲音側重于唱,而原創則側重于創作。
只不過,嘗試原創肯定是有著風險的,而且或許沒有那么容易成功。
《我是唱作人》第二季熱度不如第一季,《歌手》節目里的歌手,雖然說是走原創路線,但是唱的卻基本都不是新歌,只是唱自己的歌罷了。
沒有任何一位歌手能夠保證自己創作的歌曲既保證了質量,又能夠讓大眾喜歡。
或許,如果今年的《中國好聲音》嘗試成功了,也可以考慮改名了。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并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