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必有大片,似乎成為了觀眾的共識。
在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以時間為序,用“我”的故事、“我”的經歷、“我”的感動,書寫了一封向祖國表白的情書。
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以空間為軸,用中國人對家鄉的特殊情懷這個永恒的主題,描繪出一副平凡又偉大的生活畫卷。
沒想到2021年,《我和我的父輩》以人為章,用不同歷史時期發生在普通家庭的小故事為載體,反映了代代傳承的父輩精神。
先從大到小,再以小見大,“國慶三部曲”無疑是拍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故事。
說到底,要和觀眾產生共鳴和共情,電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應該來自——平凡的生活。
《我和我的父輩》是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聯合執導,自編自導自演自己的故事。
就拿徐崢導演的單元《鴨先知》來說,從目前放出的預告片來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用心。
場景布置用心、故事編排用心、情感設計用心。
徐崢新片揭開第一層面紗,請來21位一線演員,張藝謀成最大彩蛋。
第一:時代背景神還原
預告片的開頭,以字幕的形式介紹了發生的背景,即1978年的上海。
在整潔的街道上,人們衣著樸素,自行車的“叮鈴鈴”聲在耳邊響起。
而在一棟海派建筑大樓前,生活在上海的人們,整整齊齊地打著太極拳。
與此同時,在另一條馬路上,路邊整整齊齊??恐孕熊嚭腿嗆嚒?/p>
墻上則是掛滿了電影海報,諸如《祥林嫂》、《一江春水向東流》、《周信芳的舞臺藝術》等經典老片。
而徐崢飾演的趙平洋,生活的地方煙火氣息十足。
柴米油鹽的弄堂街景、親切和睦的鄰里氛圍、隨處可見鐵飯盒、收音機、宣傳欄的手繪海報、卷花頭等老物件……
不僅營造了富有歷史感的生活質感與時代氛圍,如里弄、胡同、市井的生活景觀和家用電器上留存的生活方式,而且還呈現了廣闊的社會場景與生活容量。
瞬間將觀眾們拉回到了那個年代,不禁地有些期待,接下來發生的故事。
第二:真實事件改編
《鴨先知》并非憑空想象,而是以國內第一支電視廣告誕生的故事為背景。
在1979年,上海電視臺播出了第一條電視廣告,它的誕生猶如一聲長笛,成為了中國經濟巨輪開始啟航的重大標志之一。
而導演徐崢從這支劃時代的廣告中找到了靈感,用喜劇的方式帶著觀眾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求新求變的時代。
在片中,徐崢飾演的是趙平洋,是某藥廠銷售科的科長。
而他的兒子,便是韓昊霖飾演的冬冬。
整個故事是從孩子的視角,去展現和感悟父輩的傳承。
隨著冬冬朗誦出作文《我的爸爸》的開頭:“我的爸爸叫趙平洋,他的頭很大”。
一時之間,教室里一陣哄堂笑聲。
緊接著,趙平洋就頂著個大腦袋,留著整齊小胡子,挺著個肚子出現在畫面中,人物形象充滿了喜感。
趙平洋身為藥廠銷售科的科長,因為之前自己的一個建議,導致廠里剩下了一堆酒賣不出去。
結果,廠里的領導一氣之下,讓他把酒都搬回家,直到賣完為止。
后來,因這事還被妻子趕出了家門。
但是趙平洋不服輸的性格,也讓他找到了解決辦法——拍廣告。
于是他迎難而上,帶著街坊鄰居,決定拍攝內地第一支廣告片。
為了事先保密,還給這次行動起了一個代號——“鴨先知”。
當著兒子的面,他還義正言辭的解釋:
“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要做,就要做第一只敢于下水的鴨子?!?/p>
短短1分鐘不到的預告片,臺詞設計非常用心,將喜劇效果拉到了最大值。
在結尾處,著名導演張藝謀也在預告中驚喜亮相,無疑是本片最大的彩蛋。
時隔20多年,張藝謀在《鴨先知》中重回演員身份,昭示著中國老一輩電影人不忘初心。
在片中,他飾演臺長一角,一臉認真地說道:“別蒙我,我可拍過電影!”
第三:傳遞著最真實的情感
何為“鴨先知”?
其實說得通俗易懂點,就是敢為人先、不怕困難的奮斗精神。
據原上海電視臺廣告科負責人汪志誠回憶,在正式播出前,幾乎所有人對這支廣告并不看好,甚至有些人認為它的影響極其惡劣。
結果,廣告一經播出,反響空前強烈,囤積的酒一下子全部脫銷。
以至于,“國內電視不播廣告”這條不成文的禁令,也被破除。
而兒子冬冬把父親的故事寫成了作文,并在課堂上講給同學聽。
雖然最后冬冬被人嘲笑,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是認同父親正在做的事情。
相信很多年來,遇到同樣的困難,冬冬也會跟隨父親的腳步,敢為人先、迎難而上。
在我看來,“父輩精神”傳承的不僅是樸素樸實的優良家風,更是砥礪前行的力量。
相比《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父輩》的故事設計得都有點“土”,看起來也不那么“大”,該片的“切口”更小了。
但是,它卻巧妙地實現個體與宏大時代的共鳴。
真實事件改編,張藝謀送上最大彩蛋,徐崢新片有望打破票房紀錄。
其實,從《我和我的祖國》之《奪冠》到《我和我的家鄉》之《最后一課》再到《我和我的父輩》之《鴨先知》,徐崢延續自己一貫的創作風格。
在他的鏡頭里,總是以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讓市井生活與喜劇幽默相得益彰。
有情懷、有故事、有共鳴,《鴨先知》絕對是《我和我的父輩》里一個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