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國大典》到《建國大業》,從《覺醒年代》到《大決戰》,主旋律的持續霸屏,已然成為了影視作品的中流頂柱。
在我看來,主旋律之所以能夠如此受歡迎,主要在于它有四個“特質”。
有情懷、有擔當、有骨氣、有靈魂。
但是,這些特質不僅在影視作品中充分體現,還在一些演員的身上得到弘揚和傳播。
比如說李小龍和周星馳。
他們不僅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巨星,而且還是有著堅定立場的愛國者。
同樣是演員,從周星馳和李小龍身上,我看到了中國人的責任和擔當。
在李小龍成名前,好萊塢對于東方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歧視和偏見的產物。
說白了,就是一種審丑心理。
而且為了滿足當時西方人的排華心理,好萊塢電影幾乎都是肆無忌憚對華人進行貶低。
這樣的形勢,一直持續了整整90年。
直到一位華人出現,給了偏見和歧視重重一拳,他就是一代武術宗師——李小龍。
幼時,父親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便讓李小龍學習功夫。
后來,他更是拜葉問為師,不僅學習詠春拳,還在此期間練過多種拳法,為創立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大學期間,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經常在校園里進行訓練和表演。
然而,他很快就發現,這樣的努力卻只能在表面上起到一定的正面宣傳作用。
當時,在眾多好萊塢電影中,西方人永遠都是理所當然的代表著絕對正義,而大反派無一例外都是子虛烏有的邪惡東方形象。
更重要的是,這些電影對世人的影響很大,很多觀眾都是通過電影來窺探和了解東方。
在好萊塢客串多部電影后,潛心研究多年武術的李小龍,毅然決定回國拍功夫片。
早期的功夫片,在武打動作設計上相當寫實,走的都是“硬橋硬馬”的路線。
直到李小龍的出現,不僅打破了之前功夫動作片的虛假,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人的偏見和歧視。
而《精武門》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有著超越時代的意義。
其實,從第一部功夫巨制《唐山大兄》起,李小龍的功夫片中就洋溢著高昂的民族精神,這一點在《精武門》中更是一覽無遺。
影片以一代功夫宗師霍元甲的徒弟陳真為主角,講述了清末民初,在日本人設計毒害師父霍元甲后,陳真立刻趕赴上海拜祭師父,并查明了兇手,獨自一人與眾日本高手較量,最終手刃了仇人,為國家與民族爭回了尊嚴的故事。
該影片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狹隘的復仇主題,將立意上升到民族大義,以其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引發了廣泛的共鳴。
特別是片中的陳真(李小龍 飾)以一記飛腳踢碎租界公園大門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木牌、將“東亞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情節,時隔多年看來依舊振奮人心。
這也正是電影超越時代的意義所在!
李小龍不僅是一位演員,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愛國者,愿意傾盡自己的全力,在銀幕上書寫中華奮強的篇章。
而在銀幕上,李小龍的角色多肩負民族重任,如《精武門》獨戰日本侵略者、《猛龍過江》力克西洋拳王。
可能是受到《精武門》的影響,周星馳為了致敬偶像,在19年后拍了部《新精武門1991》。
光從故事的框架上來看,《新精武門1991》是一部充滿愛國思想的正能量喜劇。
在片中,很多場景和動作,都重現了《精武門》的情節。
比如,在霍家武館內遭到外人的侮辱和挑釁,星爺義正言辭地告訴對方:
“你侮辱中國人,就是全中國人的事情!”
之后,有日本人跑來武館鬧事,還罵國人是“東亞病夫”。
面對如此大的侮辱,星爺當場站了出來,直接一拳將日本功夫高手打倒在地,還讓對方吃下了“東亞病夫”的字幅。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振奮人心的臺詞: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很應該互助互勉,這些都是我們龍的傳人的傳統美德,并不是東亞病夫”
在我看來,“龍的傳人”并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周星馳根植于內心,引以為傲的自稱。
所以,周星馳用《龍的傳人》這個片名,不僅代表著自己是李小龍的傳人,還代表著自己是中國人的事實。
片中,周星馳飾演的周小龍,為了繼承師伯李小龍遺愿,勢要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
于是在得知打臺球也能夠和“洋鬼子”交手,并為國爭光后,周小龍走上了職業選手的道路。
而他的父親周飛鴻(元華 飾演),為了讓兒子不要忘記自己是龍的傳人,所以在他的背后刺上了這四個大字。
或許會有人說,周星馳是為了致敬李小龍,才會有那么多鮮明的愛國元素。
其實,不只是《新精武門1991》和《龍的傳人》,在其他周星馳的電影中也有。
比如說《國產凌凌漆》,表面上是一部對“007”戲仿最為徹底的喜劇,實則里面的大量劇情和臺詞都充斥著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而在《整蠱專家》里,有一段劇情更是令人贊不絕口。
古晶(周星馳 飾演)在哥哥車文杰(劉德華 飾演)的公司上班,期間遇到了一幫日本客戶。
于是古晶借機發問,并狠狠教訓了這幫日本人:
“當年為什么要侵略我們?”、“為什么要搶我們的釣魚島?”…..
雖然在片中這些只是充當笑料而存在,但是也說出了周星馳的心聲,這在當時其他香港電影里沒有的。
除此之外,周星馳還在《賭俠2:上海灘賭圣》里,直接與日本侵略者對決。
在片中,周星祖(周星馳 飾演)穿越到舊上海,聯手上海灘大亨丁力,用特異功能一起對付女魔頭川島芳子。
將這個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作為“假想敵人”出現在銀幕上,無疑是表達了周星馳強烈的愛國情感。
其實,不只是戲里,戲外的周星馳同樣是個忠貞的愛國者。
傳言,當年好萊塢有很多家電影公司,都邀請周星馳去拍戲。
而他本人只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電影中必須要有中國的元素,結果雙方就此不了了之。
在很多觀眾眼中,周星馳總是以喜劇的敘事形式來表現悲劇性的主題意蘊,在給人們帶來歡笑的同時,也傾注他對于人生的思考。
但在我看來,遠不止于此。
不管任何時候,周星馳都堅定地表明,自己是個中國人。
談到愛國,李小龍用一部電影打破偏見,周星馳用10部電影堅定立場。
總之,像李小龍、周星馳、成龍這些愛國明星,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