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題材的影視劇一直是古今中外長久不衰的熱門元素。問其原因,大概是導演和編劇可以在已知生物的基礎上發揮他們最大的想象力。
從上世紀的異形、再到韓國的漢江怪物和玉子、美國的金剛、日本的哥斯拉,偶爾再來個哥斯拉大戰金剛。
而上周上映的一部怪獸電影,徹底激活了中國電影市場一汪死水— —
《侏羅紀世界3》
Jurassic World:Dominion
第三部作為“侏羅紀系列”時隔四年的最終篇,上映后的受歡迎程度那場面可謂是——
前兩部國內的票房累積,分別是14億和17億。
而第三部目前全球票房近4億美元,內地則一天破億,上映4天直破4億。
什么水平?
是在其他電影大規模撤檔的情況下,它能長期霸占票房冠軍的寶座的程度。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發現,上一部比較有話題的進口片《神奇動物在哪里3》的票房少得可憐…..
大概是觀眾太討厭一部商業大片里充斥著大段大段無意義且冷掉的廢話。
又或許是受夠了被疫情困在家里的日子,憋壞了。
大家伙急需一部燃到讓腎上腺素飆升,又不需要動啥腦子的爆米花爽片來回回血。
《侏羅紀世界3》就完美符合以上這些需求。
第三部可謂是集結了“兩代同堂”的情懷大作。
既有上世紀《侏羅紀公園》的“黃金三角”組合。
格蘭特博士+薩特勒博士+馬康姆博士
這無疑讓80后老粉們激動不已,畢竟那時候是真正有過“恐龍熱”的。
也有《侏羅紀世界》前兩部的克里斯?帕拉特和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繼續出演歐文和克萊爾。
“公園”和“世界”的前兩部故事情節都差不多。
都在講述人類逃離恐龍島和恐龍進入人類世界兩件事。
而《侏羅紀世界3》把時間背景放到了努布拉島火山噴發的四年后。
此時的恐龍在世界各地與人類共同生活、共同捕獵。
與其他“虎頭蛇尾”的電影不同的是,《侏羅紀世界3》上來就殺了個措手不及。
相信在前半個小時,大家伙都一臉懵。
導演不光搞了雙重支線,還在主角團外加入了好幾個新配角。
鋪墊和敘事特別少,場景地點又不停地穿插,略微碎片化,以至于讓觀眾發出疑問:
他是誰?她是誰?這又是誰?
怎么剛才劇情還是抵不住恐龍搞破壞,下一秒就是歐文和克萊爾帶著克隆人小女孩梅茜住在一個特別偏僻的地方?
這個生物合成公司又是干啥的?他們干啥派人來抓梅茜?
等等,這電影不是講恐龍的嗎?出現一大堆變異蝗蟲又是什么鬼啊!
這很正常,畢竟第三部是對“侏羅紀”一整個系列的致敬。
沒把前五部給看上個三四遍壓根get不到其中的樂趣。
小妹還特意去總結了一下影迷們給出的彩蛋。
比如,生物合成公司的大反派老總道森(好多觀眾都說他神似蘋果總裁庫克)。
他在93年第一部《侏羅紀公園》中就讓一個胖子去偷公園的恐龍胚胎。
并且兩人的死法一致:都碰到了可怖的雙脊龍,臉上被吐毒液再被一口吃掉。
而他為了控制糧食生產,讓公司培養出了變異蝗蟲來破壞食物鏈,從而引出薩特勒博士的調查。
不過薩特勒博士的設定就是個植物學家,所以黃金三角的出場并不違和牽強。
當然,以上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接下來全程都是恐龍!恐龍!還是恐龍!
有歐文在黑心地下市場騎著摩托車飛天遁地,被一群野蠻盜龍追著咬的“神廟逃亡”。
有主角團在飛機上被翼龍搗毀直接墜機,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又要在結冰的湖面上和火盜龍展開一場惡戰。
有克萊爾在森林里為了躲避鐮刀龍的追擊不得已在水下憋氣,與鐮刀龍只有一個水面的距離。
更別提3D視角下一只巨大的恐龍活生生將鐵籠子咬扁的窒息感了…..
雖然被吐槽主角團光環過于強大,抗揍程度堪比超級英雄,可架不住一個爽字啊!
據不完全統計,《侏羅紀世界3》前前后后總共向觀眾展示了27種“海陸空”的史前巨獸。
熟悉的迅猛龍“小藍”、在每一部都戲份不多但吸睛的水中滄龍、最大的翼龍風神翼龍,對車輛撞擊的大鼻角龍等等等等。
更有兩代世界霸主首次步入共同生活在一個世界的新紀元。
霸王龍鐮刀龍和史上最大肉食動物的南方巨獸龍的三龍對決。
導演和制作團隊給足了觀眾一場酣暢淋漓的視覺體驗。
最后,盡管大家伙都在說,作為一部情懷+爆米花+科幻的收官之作,不需要什么劇情和多深的說教。
但小妹在這不得不提到貫穿整個侏羅紀系列的重要配角:由美籍華裔黃榮亮飾演的亨利?吳博士。
雖然他每次實驗都闖禍失敗….但他作為恐龍基因的核心開發人員,一開始的目的絕不是為了錢!
他是真心想著造福人類,讓人類走向科學的天梯。
從1993年斯皮爾伯格開啟的侏羅紀時代,橫跨了三十年,到最后兩代男女主的合并。
《侏羅紀世界3》為這個頂級恐龍IP畫上了一個并不拉胯的句號。
沒人會忘記薩特勒博士摘下眼鏡望向恐龍的驚訝,“恐龍吃掉男人,女人主宰地球”的名言。
還有格蘭特博士的“Don′t move”,馬康姆博士用照明吸引恐龍。
以及歐文讓恐龍冷靜下來的手勢,霸王龍親身演繹經典logo。
侏羅紀系列,不僅是人與恐龍的共存,更是讓人類思考該怎么與整個大自然和諧相處。
稍有不慎,便會破壞這脆弱的平衡。
正如馬康姆博士所言:進化史如果有教我們什么,那就是“生命不受抑制、生命是奔放的、生命開拓新的領域、沖破障礙,有痛苦甚至危險,但是生命本就是如此”。就像我們身處21世紀要保護的個別珍稀動物,它們要活下來,需要的是我們離開,而并非我們的幫助。
我們人類只要讓一小步,信任大自然的力量,生命總有出路。愿我們人類,永遠對大自然有最誠摯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