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張三豐》和《精武英雄》是兩部優缺點都很突出的電影。
遺憾的是這兩部戲李連杰沒和徐克合作,張三豐和陳真都是武學宗師,包括李連杰后來演的霍元甲,都是和黃飛鴻一樣很有故事的人,如果徐克來執導,恐怕又是史詩巨制。
如果在保留了兩部武打設計的基礎上,把劇情充實起來,該是何等令人期待。這兩部戲里袁和平乾綱獨斷設計的武打實在太精彩了。
《太極張三豐》是古裝打戲的巔峰,《精武英雄》則是現代打戲的巔峰。《太極張三豐》中武打的美感和神韻恐怕是無法超越了吧。
戲中有三場打戲永遠難忘,因為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李連杰電影。
第一場是君寶救楊紫瓊時兩人的對決。
這一場武打,其兇狠,凌厲,霸道,當時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第二場是君寶和楊紫瓊擒拿劉公公兄妹時的打戲。
這一場里,楊紫瓊的打戲極為出彩不說,君寶太極練成之后,對敵時那種淡然從容,輕松寫意實在表現得太到位了。原來武打都可以這么有美感,這么有神韻,這么詩情畫意。
最后一場兩人的生死對決則因為君寶太極已成則成了一邊倒的打斗。張君寶如天神下凡,神威凜凜,淡然從容中招招式式都能夠克制敵人。渾然天成,道法自然,太極神韻于舉手投足、閃轉騰挪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的劇情簡直是簡單到了粗暴,一個大場面沒有,幾乎就是幾個小場景的切換。
據說這場景還是借用了拍電視劇的場景。論制作簡單粗糙,論故事乏善可陳,論情懷并不震撼,可以說一部電影中關鍵的幾個要素它做得都不好,也難怪當時會遭受冷遇。
可是它卻有一個亮點,而且這唯一的一個亮點太亮了,亮的成了教科書。俗話說一白遮百丑,這個能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亮點最終成就了經典。
亮點就是李連杰最接近實戰的武打戲,陳真和船越文夫,和藤田剛的兩場巔峰對決成為功夫電影史繞不過去的經典。
這就是動作美學的教科書,教學大綱,最高典范。這才是硬橋硬馬,拳拳到肉,招招狠毒,毫無花巧。
《中南海保鏢》
說了這么多,其實李連杰電影在今天最受歡迎的卻不是黃飛鴻,不是方世玉,不是洪熙官,不是張三豐,不是令狐沖,不是陳真,而是當時并不怎么受人青睞的許正陽。
筆者在b站做了一個小對比,以李連杰為關鍵詞搜索到的視頻有42頁,八百多條,按照點擊率排序,第一位是《中南海保鏢》,點擊量是146.0萬,第二位還是《中南海保鏢》,是另外一位網友上傳的,完全一樣的版本,點擊量是81.2萬,第三位李連杰影視作品合集(不全),合集點擊量沒顯示,第四位是太極張三豐,點擊量是54.6萬。
按照彈幕數量排序,剔除種種合集,作品合集,三部曲合集等,排第一位的是《龍門飛甲》,彈幕數量1.6萬,第二位的是《中南海保鏢》,1.2萬條,另外一部《中南海保鏢》只差四位,7858條,兩部加起來遠超《龍門飛甲》。
今天人們提到《中南海保鏢》必然會說的詞就是帥和蘇,許正陽也被奉為中南海蘇神。這部電影在制作,故事,劇情上并無很出彩之處,它的成功幾乎完全就是兩位主角的成功。李連杰的造型帥氣冷酷,英氣逼人,鐘麗緹性感美艷,美不勝收。
李連杰的身手一如既往地炫酷,加上霸道的作風,強大的意志,欲語還休的感情戲,讓無數女影迷心笙搖蕩。
那一場商場槍戰,不敢說是影史最經典槍戰,但影史最美最炫酷的槍戰應該當之無愧,你死我活的槍戰竟然也能如此有意境,看的能讓男人也迷醉,當然是幻想自己也能這么牛。
這部電影為李連杰俘獲了,也正在源源不斷為李連杰俘獲著無數女影迷的芳心。
《中南海保鏢》是李連杰自己的正東公司出品,當然不是第一部。我們都知道正東的開山之作是《方世玉》系列。
這兩部戲最大的意義就是證明了李連杰的演技,豐富了他的表演,拓寬了他的戲路。背景音樂《青春心》很好聽,差可比擬將軍令以及隨緣。
《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
這是一部精彩但當時并不成功的古裝戲《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
這部大制作電影大牌云集,劇情緊湊,人物個性鮮明,張無忌的果決與心機大大區別于原著,據說是最接近連載版原著的。
可惜生不逢時,票房慘敗,第二部直接胎死腹中。不過這一部卻經受了時間檢驗,成為金庸戲中的經典之作。
后來,觀眾們都在期待續集,在今年續集《倚天屠龍記之圣火雄風》出現了。可惜豆瓣評分只有4.3分。說明情懷買賬的票房還是很有挑戰性的。
《黑俠》
《黑俠》的名氣也很大,但是我個人不覺得這部戲有多好看。不是很喜歡那種陰沉壓抑灰暗的風格。
其他的香港作品如《冒險王》《殺手之王》《鼠膽龍威》等雖然制作精良,但是只是純商業作品,缺乏鮮明的風格,看過兩三遍吃透劇情后,就不會再看,不像《黃飛鴻》《東方不敗》那樣百看不厭,所以難以成為經典。
如果李連杰一直留在香港發展,可能他會推出更多的經典,他去好萊塢后,作品脫離了中華文化的根基,幾乎大部分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認同。
于是有人據此說李連杰的好萊塢之旅是失敗的,不如留在香港發展。
我不認同這個觀點。在香港待久之后,已經在巔峰待了很長一段時間,觀眾已經有了審美疲勞,逐漸沒落是難免的,而且已經走到了頂峰,沒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動力,這個時候到一個更大的舞臺上去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他在好萊塢確實只是表現動作美學,在思想深度和情感表達上比起香港作品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他的好萊塢之旅擴大了他在國際影壇的影響力,改善了中國人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從這個角度來說,是成功的。
可惜的是,他到好萊塢時年華已逝,語言不通,演技退化,人際困難,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這樣的情況下,靠著自己已大大衰退的實力依然打出一片天地,成為一名巨星,這很不容易,也是值得肯定的。
到好萊塢后,在《致命武器4》《致命羅密歐》《龍之吻》《救世主》《致命搖籃》《狼犬丹尼》等影片中,李連杰基本上都是面無表情的裝酷,然后就是火爆的動作,其他好像就沒什么了。
唯一一部有思想深度的是《狼犬丹尼》,寓意深刻,故事很感人,但是這個角色爭議很大,很多人認為他是自毀形象。我覺得這部戲比起呂克貝松另一部名氣大得嚇人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好看得多,看完之后毫無感覺,這一部看后則不禁深思回味。
我認為李連杰的兩部國內作品《英雄》和《霍元甲》是很差勁的。張藝謀也就是在那個文化匱乏的時代能走出來,他的電影,除了堆砌場面之外我不知道他還能干什么。
而且場面的堆砌也是大而無當,大得令人惡心。烏七八糟的劇情,幾點意淫的情懷,不知所云。
《霍元甲》
《霍元甲》是李連杰自己意志的體現,雖然他邀請了于仁泰執導,實際上反映的是他自己的心路歷程。但是效果如何呢?
李連杰的所謂心路歷程以及他所悟到的人生以及武學哲理在已過四旬的自己演繹之下,顯得干干巴巴而又生澀難懂,蒼白的情感表達,生硬的說教,毫無說服力和感染力,讓人大失所望。
同樣的暴力不能解決問題的理論,自強不息的精神,為國為民的情懷,在他以前的《黃飛鴻》等電影當中都表現過,而且表現的要自然有力千萬倍,只不過那時是徐克借李連杰之手表達出來,李連杰本人沒有經過反思,只是在表現作品的感情而已。
那時的李連杰,一心撲在事業上,年紀也還輕,沒有經過自我主體意識的反思和覺醒,所以等他自己主觀上經過反省之后,想要表達同樣的思想,這也可以理解。
但是,他本人的編劇和導演才能實在有限,他的生命體驗已經開始衰老,不復年輕時生機勃勃沛然莫之能御的生命力,所以失去了朝氣和英氣,眼睛里已經沒有了那份曾經的堅定與冷酷的李連杰雖然努力想表達自己的意思,可是效果卻是非常的生硬和生澀,只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說教意味,卻絲毫難以產生情感的共鳴。
而從《霍元甲》開始,李連杰也開始明顯地顯出在功夫電影上的力不從心,那個意氣風發,英氣逼人的功夫皇帝已經老了。
但我想說的是,生命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該有的樣子。《霍元甲》時期的李連杰,盡管沒有《黃飛鴻》時年輕,不像那時渾身充滿活力、銳氣和血氣,但是他經過自己對生命的反思,變得更成熟、睿智,這才是一個中年男人該有的樣子。
之后的他拍攝的《功夫之王》《龍門飛甲》等,再也沒有曾經的那種激情與張力了。此時的他,無論在心態和精力上,都不在電影上面了,以至于到后來只是客串一些影片,連影片的質量都不再把關。這難免讓人唏噓。
90年代,電影是李連杰唯一的事業,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進入好萊塢后,他要在國際影壇闖出名堂,作品也都可以入眼。
海嘯之后,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公益事業上,對電影則采取一種比較隨意的態度,于是作品的內涵和水準都不再有保證,李連杰的功夫時代就這樣與我們漸行漸遠了。
平心而論,李連杰在好萊塢的成就不如成龍,在香港兩人成就大致平起平坐,李連杰稍遜一點。
如果李連杰出演過《新龍門客棧》《臥虎藏龍》《黃飛鴻》的另外兩部,那么他的成就肯定還要高上一截。
成龍在2016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這樣的榮譽是李連杰所沒有達到的。
李連杰和成龍都是中國人的杰出代表,雖然圍繞他們也有種種負面言論,但在對外代表中國人的形象方面,他們身上所傳遞出來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兩位功夫巨星又是性格迥異的人。成龍是一位實干家行動家,他有清晰的目標,遠大的追求。
為了做一名國際電影巨星,他幾十年來以命相搏,從不懈怠,他不會去做很多的反思,他只是一往無前的前進。成龍性格活躍,善于交際,處事左右逢源,這對擴大他的影響力也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
李連杰更像是一位武術哲學家,思想家,他性情內斂,思想深沉,思維方式獨特,對任何事情都善于反思,喜歡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背后的根本規律。
他不善交際,處事并不靈活,這也限制了他的影響力。兩個人都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我敬佩成龍的拼搏精神。雖然關于他也有很多的議論,但一個人豈能沒有缺點,豈能不做錯事,他也說過一些并不中聽的話,但是只是一個并沒有批判眼光的演員的一些尋求上進和安全感的做法,他并沒有做過危害國家和社會的事,我們不必苛責于他。
而李連杰同樣有不少爭議,他的外國國籍就是最大的一個。
李連杰加入外籍肯定是出于一些現實的考慮,但他的中國心從來沒有變過,他的成長背景使他和中國最高層有過密切的聯系,這對他影響很大,也在他內心中鑄就了對中華民族的感情。
李連杰思想深刻,他塑造的人物也多是一些內心情感深刻,非常耐解讀的經典形象,所以李連杰的死忠影迷應該也多是一些較有思想,用現在的話說是比較“悶騷”的人。
這樣的影迷對李連杰一般會有很高的忠誠度。他的內地出身,低調內斂的性格,深沉的思想,華麗的身手,相對很好的風評,使得他在中國影壇和影迷中享有一種超然而獨特的地位。
如今的李連杰,盡管已經英雄遲暮,漸漸老去,電影再也不是他的主要事業,但是我依然喜歡他,現在的他就是一位修行圓滿的智者,我崇拜他,從他身上汲取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