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劉老根大舞臺儼然成了旅游景點,很多游客都來打卡拍照,吃飯的山莊更是人山人海,里面坐滿了,外面也全是人,看得出來大家還是很喜歡二人轉文化的。
但是奇怪的是這幾年趙本山花心思培養起來的弟子們,卻都在爆紅后銷聲匿跡了,遠的有小沈陽,近的有宋小寶,現在混的還不如18線演員,綜藝很少,電視劇幾乎沒有邀請,劉老根大舞臺又不好意思回去演,這又是為何呢?
趙本山絕對是中國小品史上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他的作品貼近生活,語言詼諧幽默,充滿情趣,加上他那獨有的東北話,聽起來讓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他非常善于刻畫小人物,把東北二人轉的元素融匯到了小品中,使他的小品更加顯得有血有肉,有靈魂。春晚20幾年的小品王絕對不是白叫的,每一年的大年三十他的小品絕對是大家最期待的,笑聲最多的。
2011年,表演完《同桌的你》,趙本山正式退出春晚舞臺,退居幕后,專心經營他自2003年開始運營的本山傳媒(后改名為遼寧民間藝術團),拍攝影視劇,培養接班人。
而早在退出前,趙本山就開始為自己的弟子們規劃鋪路。
從2003年開始收徒,趙本山共計收了66位徒弟,以下是名單:
第一批(6人):李正春、路遙、張小飛、唐鑒軍、王小寶、王小利。
第二批(8人):蔡維利、蔡小樓、王永會、張小光、波比.肯、閆光明、王小虎、王金龍。
第三批(9人):高明娥(女)、孫立榮(女)、賈小七、老臭、姜海軍、程野、燕飛、楊冰、蘇小龍。
第四批(2人):劉小光、小沈陽。
第五批(9人):張小偉、孫小飛、張凱、歷小峰、程紅、董三毛、宋小寶、田娃、紅孩、小鵬飛。
第六批(9人):湯朝、潘大永、宋小峰、周云鵬、劉傳龍、王龍、楊明、文松、二黑。
第七批(8人):賀曉剛、李小明、六歲紅、小飛龍、于洋、陳美心、潘紅軍。
第八批(2人):張議天、董成鵬。
第九批(12人):王小福、曹興、張林、小超越、小王剛、小沈龍、宋冠澎、賀樹峰、吳云飛、孟令宇、金鴻明、黃寶吉。
第十批(1人):黃圣依。
小沈陽爆紅
遼寧民間藝術團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小沈陽,2009年,帶著他和丫蛋一起上了春晚,表演小品《不差錢》,但其實那時小沈陽才拜師不過3年的時間,是他的第4批弟子。
其實趙本山選擇捧紅小沈陽是有原因的,小沈陽雖然長得丑,但不土氣,對比“趙四”、“劉能”就知道了,這些人實在是很難推到春晚的舞臺上去,畢竟那時候二人轉在全國的接受程度還沒有那么高。
而且小沈陽歌唱得也好,很會討好觀眾,他獨有的娘娘腔風格和他唱起歌來的嘹亮粗獷嗓音形成強烈對比,很容易圈粉,簡單地總結一句話就是小沈陽那張臉很有觀眾緣,讓人一看不煩,不討厭。
事實證明趙本山的眼光是毒辣的,除了小沈陽,后續再捧的幾個弟子,怎么都捧不紅了。
春晚過后一炮而紅,加上趙本山的資源助推,上遍各大綜藝,還啟動了《2009小沈陽全國演笑會》,在全國各地演出,場場爆滿,同年參演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開始了7年的撈錢之路。
那幾年小沈陽憑著超高的人氣,在幾乎沒有演技的情況下,拍攝了好幾部電影,很多都是大制作,但最后卻被罵得狗血噴頭,說他浪費觀眾們的喜愛,為了撈錢沒有底線。
但那時的小沈陽已經飄得不知所以,在火了以后的7年,他幾乎沒有再演出過小品,一直穿梭在各大片場撈錢。完全聽不見別人的意見去,錢賺得越來越容易,他卻一點進步都沒有,還多次傳出要自立門戶的消息。
私下接代言,開培訓學校等,都沒讓師傅知道,因此師傅后來不再用他了。本來他火的那個小品就是師傅寫的本子,他自己沒什么寫作的本事,后來再也沒有出過能流傳下來的代表作。
每次演出,講得幾乎都是同樣的段子,說的都是同樣的話,風格一成不變,沒有深度,漸漸地從喜劇舞臺上沒落了。
而且最讓他毀滅的是,他是靠二人轉起家,就是男扮女裝,耍賤賣笑,但是成名后的小沈陽卻自己瞧不上自己,極力想擺脫這些低俗的標簽,渴望站上更高雅的藝術殿堂,像電影演員、導演這些。
他在《吐槽大會》上就說過,他感覺火的時候表演,別人看他都像看耍猴一樣,他很難受,不想再這么自輕自賤下去,他是小沈陽,是一個40億票房的小演員。
想法是很好的,可是他能力不足,做演員和導演都失敗,想回歸喜劇舞臺也沒了那份初心,更沒了他的位置,只能一步步走向沒落。
曾經的遼寧民間藝術團,淪為“炫富團”
趙本山已經64歲了,身體情況大不如前,也管不了這些徒弟了,現在的遼寧民間藝術團,徹底淪為了“炫富團”。
程野成名后與豪車合照,車牌引人注目。
“謝廣坤”和弟子們在高檔酒店聚餐,身邊美女環繞,還時不時地曬出和自己豪車合拍的視頻。
嬌嬌做微商,最愛的就是曬自己的豪宅和翡翠首飾。
“長貴”曬名酒,滿滿的一面墻全是高檔酒。
不知道趙本山看著自己苦心經營的藝術團淪落至今是何等感受,這只能說明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紅了就飄好像是草根成名的必經之路。
相比之下,德云社的堅持初心顯得特別珍貴,不管再紅的角,也不能離開相聲的舞臺,再火也要回劇場參加演出,也要持續創作,這才是自己的看家本領。
對比這一點,老郭要比趙本山高明的多,也是德云社能取而代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