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嬛傳》這一場后宮“魷魚游戲”,里面諸多女子在后宮方寸間各憑手段生存。
劇中的主角甄嬛一路升級打怪,從當初單純善良的少女,最終成為了城府深手段狠的太后。
而伴隨她成長的各路女人,也各有不同的命運。
宮中各種陰謀手段層出不窮,大家生存不易。
而當甄嬛當上太后之后,作為能和她共享這勝利果實的三人:端妃、敬妃和葉瀾依,最終命運卻大有不同。
端妃選擇避嫌閉門不見;敬妃則堅持輔佐甄嬛、助其打理后宮。
而葉瀾依,這個和甄嬛看似關系更緊密的“盟友”,則出乎意料地選擇了死亡。
此時不免有人疑問,端妃和敬妃都敢活著,為啥葉瀾依非要死?
其實,這完全不同的三個結局乍看令人費解,然而結合三人具體情況后分析,其實都合情合理。
女如親生 結盟享福
對比葉瀾依,端妃和敬妃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孩子”。
對于后宮女子而言,分不到皇帝的寵愛,在深宮之中,孩子大概是最好的慰藉。
甄嬛的親生女兒朧月,在甄嬛被罰出宮的時候養在了敬妃處。
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敬妃本不是惡毒之人,她對朧月極好,日子久了就真的當親姑娘在養著。
朧月更是把端妃當做親娘一樣的孝敬,這二人之間的感情深厚到連甄嬛自己都心生妒忌。
這才有了后面甄嬛急于奪回朧月,而造成崔槿汐的危機一事。
而甄嬛因為沒能親自照料朧月,心里十分愧疚,總想要找機會補償。
可朧月這邊則一心只認敬妃,讓甄嬛無計可施。
因此,敬妃有朧月護著,就相當于在甄嬛面前,有一塊“免死金牌”,傷了敬妃,甄嬛就等于親自斷了和朧月的母女情。
在“奪回”朧月不成之后,甄嬛對敬妃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甄嬛意識到朧月和敬妃之間的深厚感情,心存感激。
要知道,多一個人對朧月好,在后宮之中也多一個人保護朧月,因此甄嬛對敬妃的態度從“欲除之而后快”變成了“拉攏”。
等到甄嬛掃清障礙、成為太后之后,敬妃因為朧月的關系,更是和甄嬛利益緊緊綁在一起。
加上敬妃身后沒有什么勢力可以依靠,守好朧月、助力甄嬛,則是她在后宮最大的保障。
以退為進 閉門求保
同樣是撫養了孩子,端妃的情況和敬妃又不同。
這也是造成最后端妃在幫甄嬛掃清障礙成為太后之后,選擇了對甄嬛閉門不見的原因。
端妃對于甄嬛的助力不算少,幾次救甄嬛于危難之時。
華妃為了徹底斗跨甄嬛,聯合曹琴默用曹琴默的親身女兒溫宜給甄嬛下套。
她們拉上甄嬛身邊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利用浣碧愛慕果郡王急于上位的心理,污蔑甄嬛給溫宜下木薯粉。
而甄嬛當時因為和果郡王在外面聊天,即使冤枉也不能說。
這場近乎完美地陷害,最終就是靠端妃出面作證說甄嬛當時和自己在一起而破的局,算是救了甄嬛一次。
甄嬛回宮后,皇后感覺地位受威脅,想要除掉甄嬛。
皇后發現敬妃擔心甄嬛搶走朧月,于是就聯合敬妃來害甄嬛。
當時甄嬛剛回宮,皇上正是恩寵時,于是皇后就選擇甄嬛身邊最親近的丫鬟槿汐下手。
甄嬛求了端妃幫忙,端妃最后說動了皇上,救了崔槿汐,也救了蘇培盛。
這個舉動不僅保護了崔槿汐,更是給皇帝的親信蘇培盛送了一個大人情,為之后蘇培盛背叛皇上、讓甄嬛發現果郡王被害真相埋下伏筆。
端妃是個聰明人,雖然幫了甄嬛這么多,但并非是她樂于助人心善而為。
后宮的女子自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選擇幫助甄嬛,是端妃審時度勢后的選擇。
她最初幫助甄嬛,其實有賭一把的成分。
端妃當時是華妃的主要對手,她被華妃冤枉害她小產,傷了身子。
在后宮,沒有子嗣的女人是沒有希望的,在端妃絕望之際,她看甄嬛和純元皇后有幾分相似,且聰慧過人。
她出手幫助甄嬛,希望能由此拉一個助力,為以后自己的后宮生活多一份助力。
也正是端妃這個行為,獲得了甄嬛的信任,同時,甄嬛也沒有辜負端妃這份善意,投桃報李。
在曹琴默去世之后,甄嬛為端妃制造機會讓她收養了曹琴默的女兒溫宜,給了端妃一個希望和依靠。
之后,甄嬛又借著安陵容懷孕受封的機會,讓大家都升了位分。
這下安陵容得了面子,大家得了實惠。
端妃這個年老病弱的妃子,本來已經在深宮無望,現在成為僅次于皇后的皇貴妃,膝下又有溫宜可以讓她老有所依,端妃對甄嬛很是感激。
端妃和甄嬛之間更多是靠利益捆綁,互利,好在二人都還沒有被利益蒙蔽了雙眼,都是念著情誼的人,這份對真情的在意程度也是二人結盟的根基之一。
甄嬛對果郡王的情,對女兒朧月的用心,讓端妃覺得甄嬛是可以信任的盟友,而甄嬛從端妃對溫宜的用心,也認為端妃是可以結交的。
在皇上去世之后,甄嬛當上了太后,按地位和關系親疏,端妃無疑是另外一位太后的唯一人選。
然而冷靜的端妃并沒有順勢上位反而閉門自省,這也正是端妃聰明的地方。
首先,端妃知道甄嬛太多的秘密。
她把自己懷疑皇后害死純元的事透露給甄嬛,讓甄嬛有了扳倒皇后的把柄。
另外,甄嬛導致皇后小產,端妃也是知情者。
甄嬛當了太后,而端妃這個知道當權太后太多秘密的人有多危險,她自己心里很明白。
其次,端妃有軟肋,即溫宜公主。
雖然溫宜不是她親生,但端妃把溫宜當作自己的孩子。
可如果尋根,溫宜是當初陷害甄嬛的曹琴默的孩子,所以端妃害怕甄嬛當權后,會為了斬草除根加害溫宜。
所以端妃用閉門不見這個方式向甄嬛低頭,表示屈服,為自己和溫宜爭取了一條活路。
無意皇寵 一心報仇
葉瀾依的性格與宮中其他女子截然不同,后宮因為她的加入,僵持的局面出現了許多新的變數。
葉瀾依敢愛敢恨,她自始至終愛戀著果郡王,因此在知道是皇帝害死果郡王之后,她便一心想要為心愛之人報仇。
無論是電視劇版的親手下毒后割腕自殺,還是小說版的當眾縱豹襲擊皇上,葉瀾依意圖親自動手謀害皇上,替心愛之人報仇。
因為她的心早都隨果郡王的死亡而去了,多活的每一天,都是為報仇而過。
葉瀾依出身低微,是個“馴獸女”。
她本人也如一匹美麗又桀驁不馴的野馬一般,身上有著一股子后宮諸多嬪妃都沒有的明媚和生命力。
也是因為這種性格,讓皇上對葉瀾依“一見鐘情”,因為華妃之后,宮里的女子已經找不到如此個性鮮明之人。
而葉瀾依她出身低微,沒有靠山,不用擔心家人借勢生亂,皇上大可放心寵愛她。
受皇寵本是好事一件,怎奈葉瀾依的心已另有所屬,而這個人正是甄嬛的愛人——果郡王。
果郡王早年搭救了葉瀾依,這位才貌雙全、性子溫和的“救命恩人”的身影便深深留在了葉瀾依的心里。
一次宮中偶遇,葉瀾依和果郡王相遇,果郡王夸葉瀾依漂亮,說“是你穿著青色的衣裳啊,真好看。”
果郡王夸個姑娘可能只是順嘴討好,可落到姑娘心里效果可非同凡響。
所謂“女為悅己者容”,自此后,葉瀾依一直穿著深深淺淺的青綠色,可見她愛果郡王之深。
在皇宮深院,她不想著如何討九五之尊的歡心,卻因為心上人的一句隨口夸獎,終身著綠色衣裳。
然而,葉瀾依的滿心愛戀,被一道“進宮”的旨意給澆滅了。
所以從入宮伊始,葉瀾依對皇上的感覺就只有一個字 :“恨”。
她恨皇上斷了她和心愛之人之間那一點點可能,也斷了她回到宮外自由生活的可能。
葉瀾依在宮中過得憋悶,她覺得后宮是個“黃金牢籠”“讓人絕望”,她被困其中無路可逃。
果郡王知道后,則安慰并鼓勵她,這些話溫暖了葉瀾依,也更加深了她對果郡王的愛。
葉瀾依對果郡王的愛之深,甚至可以“愛屋及烏”,在面對甄嬛這個情敵都能施以援手。
葉瀾依在知道甄嬛的龍鳳胎是果郡王的孩子之后,更是站在甄嬛這邊來保護她和孩子們,就是為了延續果郡王的血脈。
一邊是對皇上的恨,一邊是對果郡王的愛,這兩個極端的情感的交鋒,在得知果郡王被皇上下令除掉之達到頂峰。
自此,葉瀾依就是為更是為復仇而活。
原著中寫道,葉瀾依告訴甄嬛皇上要砍掉那些先帝賜給玄清(果郡王)的合歡花時,甄嬛心痛。
而葉瀾依因為思念故人,則找了借口向皇上要了那些合歡花樹,對甄嬛吐出幾個字“別輕易放過他。”
這是葉瀾依對甄嬛的告知,也是囑托。
葉瀾依暗示甄嬛她要動手了,她當時已經在謀劃在眾人面前誘猛獸攻擊皇上。
這個刺殺行動無論成功與否,無論做得多么天衣無縫,葉瀾依都難以逃脫責任。
所以葉瀾依一開始就沒想過要繼續活下去,所以她也是囑托甄嬛,一旦自己失敗,讓甄嬛別忘了繼續復仇大計。
而電視劇中,葉瀾依給皇上下毒后,自己割腕自殺,則是在大仇得報之時,葉瀾依給甄嬛和她的孩子們最后一份保護和安心。
葉瀾依死了,知道甄嬛孩子秘密的人就又少一個,這個秘密就更安全一些。
等到甄嬛成為太后,無論是甄嬛還是果郡王的孩子,都已經真正安全,之后的榮華富貴對葉瀾依而言毫無意義。
因為她從始至終所求的就不是這些,她愛的人、她想要的自由都已經得不到了。
那么在重任完成之后,死去對葉瀾依而言是一種解脫。
書中描述這個“不愛笑的女子”,在瀕死時“輕飄飄失去生氣,唇角含著最后一縷柔和淺笑”。
而劇中割腕自殺的葉瀾依也是帶著笑而死去,因為對她而言,可以去黃泉陪心愛之人,是一種幸福。
甄嬛傳里,不同女性的不同結局,都是由各種原因綜合造成的。
端妃、敬妃和葉瀾依三人雖然結局各有不同,但總的來說都算是各取所求,在后宮一眾女子中已經算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