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夢華錄》,是真的火了。
有些“粉絲”,也是真的瘋了。
《夢華錄》爆火,本是好事。
尤其是觀眾苦古偶的塑料服化道和下頭愛情久矣,終于碰上了個劇情對味、男帥女美的好嗑CP。
陳曉飾演的顧千帆,和劉亦菲飾演的趙盼兒,被網友稱為“顧盼生輝”,能表現絕美愛情、甜蜜互動的每一個畫面,都被盤出了包漿。
但“顧千帆和趙盼兒太配了”的贊美,喊著喊著就變了味。
戰火和攻擊,莫名其妙就燒到了陳曉的妻子,陳妍希頭上。
先是“羨慕陳妍希”登上熱搜,這時畫風還算正常。
緊接著,就出現了大量“瘋言瘋語”,不僅發在超話,甚至沖到了陳妍希的評論區:
“你和陳曉真的不是很配。”
“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陳曉陳妍希離婚。”
自己也知道缺德
“陳曉可不可以離婚然后娶劉亦菲。”
“當初神雕俠侶是陳曉和劉亦菲,那他們就結婚了,結婚的就不是那個誰。”
劇里嗑CP,劇外勸人離,你們沒事吧?
這不是陳妍希第一次挨罵,也不是她和陳曉第一次被勸離了。
全自動挨罵,她做錯了什么
陳妍希挨罵,從宣布戀情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兩人當初因《神雕俠侶》結緣,這部劇里,包子臉、嘟嘟唇的陳妍希飾演小龍女。
從放出劇照的第一刻起,就被嘲“不配這個角色”“最丑小龍女”,還被起了個“小籠包”的外號。
拋開選角的合理性不談,這樣的小龍女,在不少觀眾看來,和陳曉飾演的楊過的確不搭。
所以當兩人公布戀情時,戲里的不看好就延伸到了戲外,讓這段感情從最開始,就少有人祝福。
再加上蜜月期后,陳曉不再頻繁在社交媒體上秀恩愛,更讓陳妍希的甜蜜日常,成為了網友們心里的“獨角戲”“假惺惺”。
陳妍希接受采訪,表示隨時計劃生二胎,網友們毫不買賬、大開嘲諷:
“她一直都扮演甜蜜”
“陳曉能配得上更好的女人”
“她說的不算數……”
要是問他們,陳曉和陳妍希感情不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別問,問就是“我自個兒品出來的”。
比如:兩人共同出席活動,陳妍希言笑晏晏,一邊的陳曉卻沒什么表情。
細“品”一下,馬上有人得出結論:“陳曉婚后不幸福,陳曉的眼里都沒有光啦!”
“眼里沒光”的梗,連陳妍希也知道了:
“他是奧特曼嗎?眼睛還有光。”
“有些網友真的很幽默”
再到某頒獎禮上,先是陳曉在看著陳妍希錄制的VCR時,表情不夠生動。
又有人化身微表情專家,解讀出了冷漠、不耐煩,甚至斷言陳妍希有事兒瞞著陳曉。
“他把她視為陌路甚至仇敵。”
這樣的唱衰和不看好,在陳妍希被爆出所謂的“負面八卦”之后,更是甚囂塵上。
2017年,臺灣某藝人婚變,爆料帖里赫然帶上了陳妍希的大名。
盡管團隊在第一時間做出了澄清,后來也發現,所謂的“爆料”時間線漏洞百出,根本對不上。
但并不妨礙網友們扒出了陳妍希過往的戀愛證據,直指她“不像看起來那么清純”,腦補出了一場心機女與老實男的大戲。
然而,無論倆人的婚紗吻多么深入人心,無論嘴笨的陳曉講過多少話宣誓主權,吃瓜群眾還是能從無數個犄角旮旯的心理學里,找出他倆不相愛的證據。
某種程度上來說,《夢華錄》不過是一個由頭而已。
借著劇的熱播,借著天仙的美麗,網友們打著“為你好”“磕CP”“你值得更好的”種種旗號,讓勸分、潑臟水的行為更加理直氣壯。
嗑劇里的戲說真情實感,拆起真夫妻倒是毫不手軟。
被罵的女明星,不止陳妍希
有網友看不過陳妍希的全自動挨罵,暴言:
“陳妍希就該在各個社交平臺上秀恩愛、曬兒子、宣示主權,氣死這些人。”
如果真這樣,那就又是另一套說辭了。
不久前小火的《良辰好景知幾何》,劇里竇驍飾演的蕭北辰和陳都靈飾演的林杭景,同樣CP感滿滿,也同樣波及了竇驍現實中的女友何超蓮。
何超蓮在竇驍的收官微博下搶了個沙發,罵她的評論立馬被點到了高贊:
“姐姐,真沒必要”
“這也太下頭了”
“都大結局了,能不能別在這刷存在感啊……”
總之,不聲不響是感情不好、貌合神離,宣示主權就是自私自利、刷存在感。
如果不是演偶像劇的帥哥美女,是不是就沒這么多問題了呢——
當然不是。
沈騰(沒有說沈騰不帥的意思),和馬麗是觀眾喜聞樂見的搭檔,“沈馬組合”名聲在外。
于是,沈騰的妻子王琦,就背上了耽誤二人發展、影響沈騰喜劇事業的罵名,直噴她“不夠大氣”、“小心眼”……
在電影《西虹市首富》里,沈騰的CP換成了臺灣女生宋蕓樺。
關于換掉馬麗改用他人,實際上是導演的決定,表示“劇本寫著寫著發現并不適合她,所以就臨時決定換人”。
再正常不過的角色安排,還是被解讀為了王琦從中作梗:
“這個嫉妒心強的女人,耽誤了沈馬的發展!”
周杰倫婚后出新歌的頻率降低,不用說,這鍋也得老婆來背:戀愛是錯,結婚是錯,生娃也是錯。
“昆凌終止了整個華語樂團(應該是樂壇吧)!”
“昆凌是陪著周杰倫擺爛的配偶,沒有將他從擺爛中拉出來,把他的優點發揚光大。”
周杰倫看了可能都要說一句惹毛我的人有危險
被罵的他們,從來就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別把人當傻子
奇怪的是,習慣將“尊重祝福”掛在嘴邊的網友,一碰到喜歡和討厭的明星,似乎就忘記了自己的立場:
難道一個成年人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無法評判自己的處境,甚至連“我到底幸不幸福”“我更適合誰”的決定權,都需要交給外人嗎?
別把人當傻子了。
那場“陳曉眼睛里都沒有光了”的紅毯上,網友們只看見所謂的黑臉、冷漠,卻看不見后臺兩人始終十指緊扣、有說有笑。
那個面無表情、眼里沒光的鏡頭,只是陳曉在認真聽陳妍希說話,同時幫忙遞話筒。
從“頒獎典禮神態冷漠”,就預言兩人很快就會離婚的人,不知看到前兩天,兩人手牽手做核酸的場景,會作何感想。
同樣,關于沈騰與王琦婚姻不和的謠言,大多聚焦在王琦曾經的所謂“嫌貧愛富”上。
但沈騰自己早就在節目里解釋過,是自己當時不務正業、天天打游戲,才讓女友感覺看不到未來、提出了分手。
后來,也是沈騰自己窮追猛打,把王琦追了回來。
有人說,娛樂圈的感情,像是霧里看花。
《幸福三重奏》里,江宏杰、福原愛,每天要親夠一百次;汪小菲、大S,也曾經霸氣宣言“我愿意給我老婆剝蝦怎么了”。
反而是陳建斌和蔣勤勤這對,表現不那么“良好”:蔣勤勤身懷六甲、是名副其實的高齡產婦,陳建斌那邊還日常逃家務、惹老婆生氣。
后來的劇情走向,大家都知道了:
鏡頭前甜甜蜜蜜的兩對夫妻,都落得個慘淡分手的僵局,怎么看怎么混日子的老夫老妻,直到今天還在“為你寫詩,為你靜止,為你卡點結婚紀念日”。
陳建斌卡點結婚紀念日2月22日2時22分發帖秀恩愛
公眾人物若是想演,即便是分手后依然同框秀恩愛的戀人,也有千百種方式表演浪漫。
不管如今明星的私生活有多透明,說到底,我們也只是旁觀者。
他們的生活到底如何,也許真的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才有資格決定。
不止明星,普通人也一樣:他人的生活不是劇本,未必要處處合你心意。
指點藝術作品,自然是無可指摘;強勢又蠻不講理地介入他人生活,那就是拎不清。
一邊相信著劇里的愛情童話,認定世間有真愛,一邊舉著鍵盤肆意傷害他人真正的愛人,把哥哥當成很傻很單純的小白花,“嫂子”“姐姐”則是心機惡毒女。
這樣滑稽的錯位,對雙方都是侮辱。
曾經有一段飯圈小作文流傳很廣,大意是說:
“粉絲最重要的就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你的偶像可能很感激很愛你們這個粉絲群體,但是當你作為獨立的個體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你只是一個容易激動的陌生人而已。
所以永遠不要妄想左右他的決定,參與他的人生,替他做選擇。”
看劇,獲得快樂就夠了。
別對他人的私生活指手畫腳、惡語相向,偶爾也拿自己當一下外人吧。
關注東哥,帶你去領略不同的故事,總有一個故事觸動你。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大魚號客戶端自媒體,僅代表個人的觀點和立場。如有侵權,聯系我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