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名義》中,女明星柯藍飾演的陸亦可,憑借著精湛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電視劇里的陸亦可,敢愛敢恨、重情重義,其實這也是柯藍為人的真實寫照。
在熒幕下,柯藍也非常本分,雖然身在娛樂圈,但卻很少聽到她的緋聞,這與她的家教是很有關系的。在一次節目中,柯藍說,我爺爺是開國上將,曾是粟裕的老部下。
圖 | 柯藍
柯藍只是藝名,她的原名叫鐘好好。柯藍的爺爺是誰呢?在57位開國上將中,只有一位上將姓鐘,他就是鐘期光。
對于鐘期光,粟裕大將曾評價說:“鐘期光工作很實際,很實在!”粟裕是排名第一的大將,能得到他的高度認可,肯定非比尋常,鐘期光有哪些傳奇經歷呢?
圖 | 鐘期光上將
鐘期光,1909年1月生于湖南平江的一個佃農家庭。靠著家里的資助,鐘期光一路從私塾讀到了中學。1924年,在平江天岳書院上學時,加入了國民黨,但很快他就棄暗投明,1926年加入共產黨。
為此,國民黨反動派不僅通緝鐘期光,還燒了他家的房屋。1927年8月,鐘期光跟隨彭老總參加了平江起義,之后成立了紅5軍。彭老總率紅5軍上了井岡山,鐘期光則繼續留在平江地區戰斗。
圖 | 鐘期光
1934年9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鐘期光擔任紅6軍團16師政治部主任,軍團長是蕭克,政委是王震,三人都成為開國上將。鐘期光沒有參加長征,而是留在湘鄂贛地區打了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
柯藍曾回憶說,爺爺和陳丕顯在一起進行游擊戰爭。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兩人確實都在南方打游擊,但陳丕顯在贛粵邊蘇區,鐘期光在湘鄂贛地區。陳丕顯建國后曾任湖北省委書記,1995年8月去世。
1937年全民抗戰爆發后,南方的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鐘期光任新四軍1支隊1團政治處主任。1941年1月,新四軍組建抗日先遣支隊,到江南的敵后偵察,支隊司令員是粟裕,政治處主任就是鐘期光,從此開始兩人合作。
圖 | 粟裕大將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新四軍重建,粟裕任1師師長,鐘期光任1師政治部主任。柯藍提到,抗戰末期,粟裕大將還曾救過爺爺鐘期光的命,這是怎么回事呢?
1945年6月,在天目山新四軍與日偽軍的戰斗的關鍵時刻,兩人登上山頂觀察戰場態勢。拿著望遠鏡的粟裕發現敵人的炮兵正在準備炮彈,他迅速拉著鐘期光跑離山頭。
剛離開原地幾十米遠,敵人的幾顆炮彈就落在了他們剛才觀察的地方。晚年的鐘期光每每講起此事,都說:“這驚險的場面,這輩子難忘。”
圖 | 粟裕和鐘期光
鐘期光是繼羅榮桓元帥、譚政大將之后,我軍開國上將隊伍中非常善于作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將軍。他一直擔任粟裕的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不需要到一線指揮打仗,但他對打仗的貢獻一點不比軍事干部少。
早在抗戰時期,鐘期光就非常善于總結政治工作經驗,先后撰寫了《在整訓中力求改善政治工作的領導方式問題》、《改造思想和改進我們的工作》、《關于戰時政治工作的幾個問題》等理論文章。
圖 | 鐘期光(左一)
解放戰爭初期,鐘期光擔任華中野戰軍政治部主任,親自發出了《開始打》的政治工作指示,很好地凝聚了軍心士氣,但他最厲害的是創造了“隨俘、隨補、隨打”的“三隨”擴軍方針,引起了延安毛主席的高度重視。
粟裕打的仗都是以少勝多的仗,比如蘇中戰役3.3萬對敵12萬,萊蕪戰役19萬對敵24萬,豫東戰役20萬對敵25萬,怎么能夠快速補充兵員成為華東野戰軍首要考慮的問題。
圖 | 鐘期光(左二)
針對這一問題,濟南戰役中,鐘期光在《攻濟打援的政治工作指示》中提出了“隨俘、隨補、隨打”的“火線擴軍、溶化俘虜”經驗,并在淮海戰役發揮得淋漓盡致。國民黨軍士兵一經被我俘虜,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很快就會加入我軍序列,調轉槍口指向國民黨軍。
建國后,鐘期光1955年授開國上將軍銜,1960年12月任軍事科學院副政委,粟裕大將比他早兩年到軍事科學院任副院長。此后,粟裕還任軍事科學院政委,兩人又在一起共事了20多年時間。期間,鐘期光提出“我們軍事科學院靠研究成果吃飯”、“軍事科研成果好的不用多、一個勝十個”、“保證六分之五的科研時間”等治校名言。
圖 | 鐘期光全家福
1972年5月,柯藍生于北京,此時的鐘期光63歲。柯藍是鐘期光和第三任妻子凌奔的孫女,柯藍的媽媽也是一名優秀的女舞蹈演員。柯藍談起名字的來歷,她說:“爺爺覺得女子就是好,長大后要做男人的事。”所以給她起名叫鐘好好。
圖 | 柯藍、鐘期光
鐘期光非常喜歡孫女,長大后的柯藍,眉宇間還神似自己的爺爺鐘期光。1991年5月,鐘期光上將因病逝世,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