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爺的磨難 》
少爺的磨難可能算是后來的師傅與徒弟系列《向著新生活前進》的靈感來源。這陳佩斯和姚二嘎的組合化學反應超好,很有觀眾緣。竟是很早的合拍片,很成功,太符合陳佩斯的設定。雖然是一部36年前的老電影,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絕對稱得上是國產喜劇電影的一次先鋒探索!
2、《孝子賢孫伺候著》
這片子屬于越到后面越好笑,但同時醞釀的悲劇和諷刺意味也越強,影片拋出“孝道”這一倫理主題,繼而引發了舊風俗舊觀念與新風俗新觀念的激烈碰撞,隨著越鬧越大的洋相讓這驚世駭俗的場面以至于無法收場,全劇演員以精湛演技展現出真實的荒誕,極具反諷意義。鬧中有序,寓教于樂,直刺社會問題不偏不掩,簡單的喜劇,不只是低俗。國內應該很難再有超過這部電影的喜劇了。
3、《甲方乙方》
如此理想主義的片子,放在那個樸實的年代語境里,竟然也能夠讓人相信。充滿空氣感的鏡頭,高飽和的色調,粉橙色的皮膚,每一幀都帶著強烈的時代濾鏡。什么叫幽默啊?這就是幽默。從片子里可以看到90年代一些大家的精神面貌,溫暖又善良,好夢一日游的實現想想都困難,又好笑又有深意,每個圓夢的小故事都極具反諷意味(除了最后一個),有笑有淚,真的是太精彩了。
4、《有話好好說》
屬于北京那個年代的城市交響曲,姜文和李保田的表演太精彩了,整個故事也一波三折充滿了癲狂的黑色幽默氣質。張藝謀、姜文、葛優一起貢獻了這部荒誕不經又如此深刻的片子,看到結尾,我還是會為兩人一場鬧劇之后的友誼感動,他們救贖了彼此,成就了彼此。
5、《巧奔妙逃》
看過這么多電影,一些笑點仍然感覺很新鮮,現在很多抗日電影,更多是是看場面,看陣容,看多了再回過頭來看這部老片,真的樸實太多了。重要的是不低俗。特別搞笑,一曲“彈棉花”流傳至今,而且老戲骨們的表演也特別到位。
6、《三毛從軍記》
挺好看的電影,極具諷刺色彩,經典又搞笑,很多人童年最愛的影片,看過很多遍,依舊會被逗笑。各種梗,各種笑,但應了李宗盛的那句話,少年看三毛是笑的,但中年看三毛就開始哭了,畢竟還是年代啊!雖然電影中三毛單人戲份不少,但一老一少的cp還是挺搭配的。一幕幕在軍中的戲份,從敢死隊,到后勤部,再到小跟班,最后戰爭結束成了野人。處處是回憶啊!
曾代表內地水平最高的6部喜劇片,不低俗不降智,至今都無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