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事件,每每令人痛心惋惜。
然而,現實中卻有一些旁觀者「慫恿別人自殺」。
挑戰著人們的道德底線。
比如,去年的羅小貓貓子事件。
羅小貓貓子被直播間的觀眾不斷慫恿。
最終,喝下農藥。
還有幾個月前的一個案件。
一位女大學生在一天之內發送數千條短信。
通過貶低、嘲笑的語言反復教唆男友自殺。
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最近,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美劇同樣聚焦這個話題。
講述了一個被媒體稱為「美國年度最大惡人」的女孩,慫恿男友自殺的故事。
而真相卻并沒有想象中簡單。
究竟發生了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
《來自普萊恩維爾的女孩》
The Girl From Plainville
這部劇的主演是有「小仙女」之稱的艾麗·范寧。
曾出演過《沉睡魔咒》系列。
在這部劇中,她幾乎百分百還原了主人公的妝造。
看來是用心了。
左為劇中造型,右為現實人物
故事一開始就很邪門。
在一天深夜中,17歲的女孩米歇爾得知男友正打算自殺。
可并沒有像旁人一樣驚慌失措。
而是鎮定自若地和男友告別。
還和男友商量自殺細節,鼓勵他自殺。
在男友臨陣退縮的時候,她還不斷打電話敦促男友回到自殺場地,靜待男友的死亡。
令人毛骨悚然。
而隨著調查的深入,更細思恐極的內情浮出水面。
一方面,米歇爾把男友的自殺當成豐富自己人生故事的工具。
她和大多數女孩一樣,喜歡追星看劇。
但不同的是,米歇爾過于沉溺在喜歡的電視劇中。
她很幸運追了一對戲里戲外都是情侶的真·明星cp。
但比塌房更扎心的是,喜歡的cp最后BE了。
不管是劇中,還是現實中,這對cp的結局都是男方慘死。
而米歇爾沉浸在這段求不得的悲慘愛情故事中。
甚至將自己代入到了女主的視角。
對女主的臺詞倒背如流。
經常對著鏡子表演劇里的橋段。
在跟朋友介紹男友的時候,還引用了女主的原話。
「他是白馬王子。我過每一天都覺得世上就屬我最幸運?!?/p>
她沉浸在這種虛幻的情緒里,甚至產生了一絲向往。
于是,向男友暗示他們可以像這對cp一樣上演現實版BE美學。
另一方面,米歇爾又利用男友的不幸來博取同情和關愛。
在之前的生活中,她和周圍同學的關系并不親密,但又十分渴望能融入同學中間。
她為此也苦惱過。
直到這次,從男友的不幸中看到了「機會」。
在男友自殺之前,她就謊稱男友失蹤,不斷發消息給周圍的朋友。
這看似是表達對男友的關心,但實際上是男友根本沒有失蹤,只是她用來獲得關注的手段。
這次自殺之后,她也利用了這場悲劇。
在社交媒體上,不斷發送悼念男友的信息,博取同情。
還找來了朋友傾訴。
還有一次,她舉辦了一場悼念男友的活動。
但這本質依然是為了成為社交活動的焦點所設計的。
她發表講話,邀請朋友,占據合照的c位。
一直表現得很開心,絲毫不見悲痛的情緒。
更為關鍵的是,她沒有把場地選擇在男友居住,生長的故鄉。
而是設置在離男友家幾十公里外的自己家附近。
導致男友的許多親朋好友都沒能參加。
讓整場活動變了味。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已經理解美國媒體為何稱米歇爾為「年度惡人」。
從受害者的視角來看,她無疑是充滿惡意的,甚至可以說是間接的殺人兇手。
但,這部劇給出了另一個視角。
從米歇爾的視角回顧,便會發現,她并非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
她有著瀕臨崩潰的B面。
米歇爾和男友的關系并非是純粹的利用。
也有愛。
他們就如同熱戀的情侶,無所不談,互說情話,發了上萬條的短信。
也一起暢想過未來。
而且這段關系是由男友主導的。
在初次見面后,米歇爾就收到了男友的短信和約會邀請。
這對于渴求親密關系的她是天降之喜。
于是,兩人開始了戀愛。
而之后的相處方式是男友傾訴自己的苦惱。
米歇爾只是在一旁附和。
那么,是從什么時候發生變化的?
是從米歇爾發現男友的不對勁開始的。
一直以來,她都清楚男友有自殺傾向,并且不斷夢到自殺。
而在男友自殺之前的幾個月里,又不斷收到男友自殺計劃的短信。
她惶恐不安過。
也嘗試救助,瘋狂發短信請求男友不要死。
而每一次的結果只是男友的虛晃一槍,根本沒有自殺,只是睡了一覺。
她被這種情況搞得心力交瘁,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小丑。
同時,還被男友威脅不能告訴別人,否則絕交。
壓力無處傾訴釋放。
再加上,米歇爾本身就患有抑郁癥,正接受治療。
而長期服精神類藥物就會導致非自愿性醉態。
即人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行為和認知能力。
這些在米歇爾的身上,產生了恐怖的效應。
她被男友的自殺傾向影響,順從男友的思路。
認為自殺是一件好事,可以獲得解脫。
最終,開始慫恿男友自殺。
一遍又一遍的跟男友確認什么時候自殺,該怎么動手。
而直到男友自殺之后,她才真正從這種狀態脫離出來。
意識到自己在男友猶豫到男友猶豫不決的時候。
她本該阻止,卻弄巧成拙,導致男友真的死去。
視角的變化,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
直到現在,雖然米歇爾已經被判刑,但大家的觀點也針鋒相對。
有人認為她不該為男友的死負責。
也有人對她恨之入骨,不僅發起網絡暴力,甚至在大街上沖她大喊「快點自殺」。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不能將男友的自殺悲劇全部歸咎到米歇爾身上。
還有更多的因素。
首先是家庭。
男友已經18歲了,但依然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中。
他在愛與背叛中不斷掙扎。
比如,關于未來的選擇。
他有自己的規劃,當一個船長。
但這些愿望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和支持。
同時,他又害怕讓父母失望,所以只能迎合父母的期望,做不喜歡的事。
上高中,考大學,拿獎學金。
同時,還遭到了父親的家暴。
一次,他沒有如約去父親那里工作,而是找人代班,然后跑回家打了會兒游戲。
這恰好被回家的父親撞見。
兩人一言不合,就吵了起來。
最后,他被父親打了一拳。
其次是社交。
在18歲前的一段時間里,男友都和爸爸在船上工作。
如今,突然改變環境,回到高中。
他很不適應,不知道該怎么和同齡人交往。
甚至出現了社交焦慮。
他努力讓自己保持興奮,成為社交的焦點。
但每一次都不能如愿。
這之間的落差摧毀了他的自信。
最后是網絡的迷惑性。
網絡迷惑了人們的判斷力。
這體現在男友和米歇爾的關系中。
因為相隔較遠,兩人在大部分的時間里都是在網上交流。
而他們都迷失在了網絡世界里,對彼此出現了認知上的偏差。
在米歇爾的甜言蜜之中,男友認為她是一個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
但卻忽略了米歇爾也飽受精神折磨,處于崩潰的邊緣。
并不是一個理想的求助對象。
因此,他犯下了致命的錯誤。
在自殺當晚,猶豫不決的時候。
他沒有向離案發地點5分鐘距離的警察局或是家里的父母求助。
反而選擇了遙遠的米歇爾。
而米歇爾也僅僅通過男友的只言片語就判定男友想要自殺。
卻并不了解男友的求生欲望。
除此之外,網絡還迷惑了人們的感官,產生一種不真實感。
正如一位專家所評價的那樣。
「以訊息溝通時,會發生怪事。對方感覺起來未必像另一個人。看不到形象,聽不見聲音,肢體語言也見不著。就人類感官而言,仿佛來自腦內,幾乎像內在幻覺。大家不會明確意識到訊息是另一個人發出的?!?/p>
而在和男友溝通中,米歇爾逐漸模糊了虛擬和現實的界限。
沒有意識到聊天界面的另一頭,是男友真實的生活。
她的言語真的會導致一個人自殺。
這種不真實感延宕了許久。
直到男友自殺之后,米歇爾都沒能認清現實。
還一直跟男友手機發送信息確認。
而這也與之前的羅小貓貓子的事件類似。
網絡帶來的虛幻感和慣性思維,會讓許多旁觀者自以為是地把這場直播當成作秀。
當屏幕上的女孩發出消極信號時,這些網友非但沒有及時警覺,反而將其認定是炒作。
他們忽視了對方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忽視了自己敲敲鍵盤也可能會給對方帶來真實的傷害。
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而慫恿自殺,只是該現象的一種極端情況。
越來越頻發的網絡暴力事件,同樣與這種認知的誤區有關。
如今,社交網絡似乎成為了情感宣泄的垃圾桶。
大家的觀點針鋒相對,也會因為憤怒在網上發表不理智的觀點和聲音。
但也應該時時提醒自己,網絡的那一端連接的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