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教育內卷情況較為普遍,雖然素質教育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這仍然不妨礙“唯分數論”的教育理念盛行,而這也使得廣大家長們在孩子的興趣愛好發展上常常陷入兩難境地。
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可以擁有自己感興趣的愛好或者特長,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孩子能夠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鉆研學習上。在高考大軍中,有一類學生似乎完全滿足了家長的“理想預期”,他們既可以學習藝術課發展愛好,同時也不落文化課學習知識,這類學生其實就是所謂的“藝考生”。
不過,雖然看上去藝考生做到了“兩者兼得”,但是他們想要做到“出類拔萃”卻要比一般人更難。
前段時間熱播的網劇《開端》引發了不少年輕網友的關注,劇中女主角趙今麥的演技也因此得到了網友們的極大認可。
事實上,趙今麥在拍攝該片時正在讀大二,她本人也是一名名副其實的“00后”。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作為童星出身的她,早在7、8歲時就已經在片場拍戲了。
隨著人們對于趙今麥的關注度加深,網友們驚奇地發現她居然是一位非常低調的“雙料學霸”。
據悉,趙今麥就讀的高中是沈陽的重點高中——沈陽二中,并且在當年的高考中,她的文化課成績考到了524分,比本科線整整高出好幾十分,專業課分數為97.5分,排名全國第一。
除此以外,趙今麥在就讀高中期間還足足拍攝了9部戲,每部戲都令人印象深刻,演技和口碑雙在線。
有細心網友扒出了趙今麥的學習筆記,不管是語文摘抄還是數學公式都記錄得非常認真,更加可貴的是連字體都十分工整、好看。甚至于說“趙今麥字體”還一度在學生們中走紅,被大家爭相模仿。
對此有不少網友感慨,“我天天坐在教室里學習,成績不咋樣還成了近視眼。人家天天拍戲,結果學成雙料學霸,學習、工作、愛好三不誤!”“學霸的世界我不懂,喜歡學習就上重點,喜歡表演就讀上戲,真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學習不能鉆空子,藝術生想考好大學也得文化課“過關”
很多學生認為藝考生只要在興趣特長上有優勢,在文化課學習上多少可以“蒙混過關”。但是事實上,隨著藝考生相關選拔政策的改革,藝考生們想要上名校,其在文化課上也同樣馬虎不得。
為了倡導高考的公平性,國家教育部作出了一些新規定,比如說,重點院校在藝考生的招生要秉持“擇優錄取”的原則,尤其把控好其在文化課方面的課業成績,不可因為其藝術課上的優勢而在文化課方面有所放松。
再比如說,藝考生在考上非藝術類院校的藝術專業后不可以再轉專業就讀,也就是說,想要通過“藝考”的“捷徑”來鉆名校、好專業的“空子”已經不能成行。
從大的發展趨勢來看,只要是想考好大學、好專業,藝考生就得實打實地“學習好”,文化課和專業課一樣都會對其未來的學業發展有所掣肘。
藝考生想要在文化課上“占優勢”,他們付出的要比普通考生更多
既要在專業課上下苦功,又要在文化課上拔得頭籌,藝考生的未來不再可以“蒙混過關”,藝考也終究不再是“學渣”的備選逆襲方案。
而且,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和將來,學生想要把興趣愛好作為未來的學習發展方向,他們所需要付出的要比此前更多,從這個角度來說,藝考生的素質要求要比普通的考生更高。
專業課和文化課都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付出,如果考生不能夠很好地分配和平衡,那么顧此失彼的情況就會出現。
普通孩子如何在興趣愛好和課程學習上實現平衡?
高中只有三年時間,如何在專業課上獲得突破,如何在文化課上不掉隊,這除了天賦上的優勢以外,學生身上的學習能力也面臨著極大地考驗。藝考不再是捷徑,這條路上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
1、做好時間管理,科學規劃時間安排
在面對有限的學習時間時,科學的時間管理可以幫助學生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在生活中利用碎片化時間可以避免時間浪費,同時也能夠讓大腦適時地轉換模式,在休息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休息。
不同科目的學習內容有所不同,做好各個科目的時間安排,更能夠有助于避免大腦進入到長期疲勞狀態。
2、注重學習效率,拒絕“磨洋工”
好的學習效率可以讓學生們在同樣的時間內學到更多,在學業競爭激烈的當下,學習效率方面的優勢更能夠幫助學生領先于人。
“磨洋工”的學習方法只會導致被無意義地消耗,增強學習自律性,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夠讓學習效率不被“扯后腿”。不管是興趣愛好還是課業學習,效率的保證都是實現良性循環的根本。
3、找對學習方法,不做沒意義的“死磕”
正確學習方法的掌握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自信心,可以幫助他們在學習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進而擁有充足的學習內驅力。
興趣愛好的發展也要講究方法和技巧,靈活的學習方式才不會讓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澆滅”。
凌晨媽媽來叨叨:
興趣愛好的發展和課業學習也可以不沖突,但是如果想要兩者互相成就,學生們只能付出更多。藝考生這條路不好走,除了天賦,努力和勤奮更是基本,對此,學生和家長都應該正確看待,理智評估。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