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
每到小假期,我都會收到一波粉絲的留言:
越休息越累,感覺睡覺都睡不完了。
上個月的勞動節,我寫了一篇文章《為什么你越休息越累?》的文章,很多人問:
涔汐老師啊,我現在壓力特別大,疫情對工作的影響,讓我操心房貸車貸,不到40歲的人看起來快50,有氣無力,我都沒有心情過節,有啥更好的休息方法,可以讓我打起精神好好工作生活呢?
當然有啊,先給大家分享我身邊的故事。
早兩天兩個大號的博主訴說自己得了抑郁癥,文章寫多了特別累,形成了文章恐慌癥,熱點追得沒有自己了。
我在2019年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
當時我經常心無力特別累,哪怕你一天到晚啥都沒有干,但仍然疲憊不堪,干啥都沒激情動力。
我一看不行啊,如何解決這個情況呢?
我在知乎上去看看網友們的情況,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
焦慮、煩躁、壓抑,討厭工作,啥也沒有干但整日心無力,社交恐懼等等這樣的人群越來越多。
原來我的身上出現的情況不是特例。
我在反省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習慣:
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到手機的資訊上,腦子被各種無用資訊塞得滿滿的,刷了2個小時的手機,腦子嗡嗡的,一天工作沒有激情,效率很低。
這種焦慮和壓抑:
1、來自于網絡的各種攀比,以及各種負面信息的污染
2、大腦存得無用資訊信息太多了,這種無用資訊沒有被清理,持續消耗心力
說白了,我們的大腦,就跟我們吃飯的碗一樣,吃完飯你得刷碗,如果你每次吃完飯沒有刷碗,整個碗的污垢越來越多,臟的沒有辦法再用了。
而只要你看過的資訊,其痕跡都殘留在你的大腦里。
我發現很多人經常疲憊源自于:
我們大腦存的資訊信息,雜念太多了。
這種雜念還有各種負面資訊一直在消耗我們的能量,導致啥都沒有干,但是特別累。
有一次,我看到黃軒接受采訪提到在拍《妖貓傳》的時候,拍了好幾天沒有感覺,他著急地問:導演我需要怎么做準備啊?
導演說:
你其他不用做,每天要靜坐半個小時,能量是從安靜中來的。
從此黃軒養成了習慣,每天靜坐半個小時。
我突然想到一個對治這種消耗自己能量的方法了,那就是冥想。
10年考了高級瑜伽教練證,那段時間我經常冥想每天感覺內心平靜,卻把之前的冥想放下了,于是從19年開始,我就每天養成了晚上冥想半個小時到2個小時不等的時間,通過靜坐給自己充電。
自從冥想后,我發現了一個改變:
1、我的性格慢慢改變了,越來越平靜
以前我特別容易暴躁焦慮,一點兒小事兒,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但是長期冥想后,我的性格自然而然靜下來,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升不起負面情緒。
2、我發現腦子越來越清醒了,看事情很透徹
每天冥想等于把大腦里存的很多負面的資訊,白天遇到的糟心事兒慢慢清理了一遍,因為沒有雜念,腦子就非常清明。
就跟我們手機一樣,如果手機存的垃圾東西太多,會出現卡殼死機,手機耗電非常快,而定期清理手機,會讓手機運行速度越來越快。
喬布斯有一個習慣,每次重大決策的時候,自己先去禪房冥想靜坐,之后再做決定,這就是通過冥想把雜念清空,達到靜生定,定生慧的效果。
3、冥想靜坐之后,我發現精力非常充沛
比如冥想半個小時,發現自己像睡了很久的覺一樣,異常精神,這種精神是睡覺無法替代的,其實這是通過冥想從安靜中獲得了力量。
4、心情越來越好,心越來越不會隨外境所轉了
冥想之后,你不再去攀比外界,而是內觀自己。
別人有沒有豪宅跟自己沒有關系,別人買了豪車跟自己沒有關系,你的心不會跑到別人的身上了,只會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
陳坤曾經在《圓桌派》被竇文濤問到:
我發現在我的周圍越來越多的朋友晚上都在靜坐,靜坐有什么好處啊?
他眼睛發亮激動地贊嘆:
說靜坐很好啊,可以獲得內在的平靜喜悅,可以讓你看到自己平常不易覺察的雜念。
冥想靜坐可以讓你從安靜中獲得力量,也可以學會調心清理負面情緒的方法。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