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論在任何時間,對于我們國內喜歡戰爭系列劇的朋友們來說,提起國產抗日神劇,早在2010年左右就成為了國內影視劇的一塊爛招牌,用網友的一句話調侃來說:現在的國產抗日神劇,就是打著個人英雄稱號的超能力表演。
而要在抗日神劇這塊影視地頭的老墳里找出一個“老祖宗”級別的人物,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當時國內熱播的《抗日奇俠》,但從更早的方面來說,在2010年以前的抗日神劇影視,放到現在也都是一等一的經典,換句話來說,現在的《亮劍之雷霆戰將》等電視劇,早已經脫離了抗日神劇的范疇
2005年,算得上是國內電影大爆發的一年,那一年的陳凱歌憑借電影《無極》獲得了國產電影行業的大滿貫,而在與他同臺爭鋒的電影里,也有一部抗日神劇,堪稱國產搞笑戰爭電影的“鼻祖”,那就是馮小寧導演執導拍攝,潘長江、郭達主演的電影《舉起手來》
說起這部劇的歷史背景也很有意思,千禧年過后,國內影視行業大發展,娛樂明星開始進駐影視圈,而當時的演員比起現在的流量明星不同的一點在于,當時的演員拍戲是真拼命,而且片酬也沒有現在這么夸張,類似于張藝謀等導演的大制作也就一年一部
相比較于陳凱歌和張藝謀等人的成名,馮小寧的名頭就沒這么大了,所以在影視拍攝方面的拍攝投資也沒那么大,當時國內中上層導演在電影拍攝方面的特點就兩個:一是該請的演員一定要是大腕,最好還是老戲骨,價錢比較便宜的那種,二是在拍攝方面,能不花的錢就不花,能節省的地方就節省,所以當時的馮小寧就把目光定格在了小場景類型的抗日戰爭電影
之所以會請到郭達和潘長江來拍攝,主要原因在于,當時的兩人還未正式進入影視圈,早年郭達和潘長江都是小品演員出道,有演技、有能力,而且片酬低,給錢就到,早年間的他們也不在乎自己接的影片是不是爛片,只要能讓自己有一個表演的舞臺就可以
用網友現在的話來說:就算是當時電影《舉起手來》中的毛驢,演技可能都比現在的抗日神劇演員演得好
按照當時同年上映的電影規格來看,《舉起手來》這部劇絕對算得上是爛片,從劇情、劇本到拍攝手法,都沒有特別的表現形式,但之所以到后來十幾年內成為了國內觀眾眼中的影視經典,主要原因在于,馮小寧拍攝這部影片的特點在于:使用各種夸張和搞笑的手法糟踐敵人
從整部劇開場到結束,影視拍攝幾乎都在一個破敗不堪的村子里,而整個劇情所講述的故事也很荒誕,日軍部隊追著一位女學生到了鄉下農村,女學生逃亡的過程中,剛好遇到了老實憨厚的農民郭達,為了掩護這位女生,郭達幫助她扮成了農婦、女廚子躲過敵人殘害的故事
而整部劇從潘長江進場開始,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戰爭影視范疇,那個在電影里長著羅圈腿,走路一瘸一拐、為了一只雞可以獻祭自己隊友、連外國影帝金凱瑞都不敢表現出這么夸張演技的敵人,你說他爛么?從拍攝和劇情上,當然屬于爛劇,可偏偏這部劇就拍在了觀眾的心坎上,因為這里面對于敵人的夸張和喜劇效果,正是國內觀眾喜歡看的
全劇最經典的地方在兩處,一是女大學生扮演的農村婦女,在敵人走過來吃飯的時候,錯把豬食給了敵人,結果眾人一點也沒懷疑,拿起飯盒就吃了起來,說這個片段有拍攝技術么?反正看不出來,不過他就是好看,為什么?看著爽
另一個地方是在電影大結局的時候,敵人突然智商回歸,想要炸毀村子里的大橋,結果眾人商議好多天后,想出來把郭達家里的毛驢牽上,拉著設備到橋上直接起爆,結果引線就快要到最后爆炸的時候,被這頭毛驢一泡尿給澆滅了,這里面的暗諷估計很多人都看出來了,敵人的智商還抵不上一頭動物
自從05年《舉起手來》上映之后,類似的抗日神劇也是層出不窮,與他同類型的電視劇《地下交通站》也是采用同樣的手法拍攝,劇中的黑藤、野尻和他們手下的賈隊長、黃金鏢,對比同為正面人物的蔡水根和石青山,影視效果立刻就出來了
當然,這兩部劇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在于拍攝的劇情處在觀眾樂意欣賞的地段,而且里面的演員演技也是實打實的敬業,郭達、潘長江在拍攝《舉起手來》的時候,冒著夏天40多度的高溫露天拍攝,而《地下交通站》里賈隊長的扮演者也因為這個角色一舉成名
所以小編個人來看,不是這幾年的國產抗日神劇都是爛劇,在最初的拍攝的時候,導演初心還是很不錯的,可是后來在影片拍攝和劇本方面,國內導演的觀點開始改變,再加上流量演員的參演,讓這個領域的電視劇開始變得一團渾水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朋友們怎么看待國產抗日神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