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耳熟能詳的經典老片,《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評分9.7分,在IMDB當中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
曾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并被七個奧斯卡獎項提名。
相比于同年入選奧斯卡的《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所具備的已然不僅僅是那經典的名號,還有那隱喻在電影后的人生和至今仍在延續的社會現象。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中,蘊含著大量引人深思的劇情。
這些劇情在初看之時只會讓你感到可悲可嘆,但當你忍不住重溫它的時候,便會理解什么叫做,“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接下來讓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濃縮在這電影內的人生和社會隱喻。
01由老布魯克斯的自殺引出的體制化現象
相信各位看過本片的小伙伴們,一定記得片中那引人深思的一幕——老布魯克斯的自殺。
在影片之中,老布魯克斯是監獄內的一名圖書管理員,他的一生中有大半時間是在肖申克監獄內度過的。
鋃鐺入獄之時,布魯克斯或許也有著如主人公安迪一樣渴望自由的心,不甘于現狀。
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布魯克斯漸漸適應了監獄之中的生活,也漸漸適應了監獄這種體制,開始像周圍的人一樣在這個巨大的牢籠之中,變得如魚得水起來。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更是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依賴起了這種監獄內的體制,逐漸變成了這個體制的一部分,甚至直到被告知可以假釋的那一天,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離不開這種體制了。
在“漫長”的假釋之中,所謂的“自由”讓年邁體衰、跟不上時代的老布魯克斯滿心驚恐,最后在精神上不斷受到摧殘的情況下,選擇不再停留,笑著離開了這個世界。
老布魯克斯的遭遇讓我們心痛,但在影片之中,布魯克斯僅是最容易被察覺到的部分。
和他一樣,有著這種被體制化的遭遇的角色還有很多。
如多次假釋失敗的瑞德、堅持自己無罪的主人公安迪等。
瑞德的假釋請求連續多年被駁回,在監獄里過了大半輩子,直到最后一次,顯示出了自己已經被體制化的跡象之后,才假釋成功。
堅持自己無罪的安迪,在初期是監獄中的“獨行俠”,除了瑞德沒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直到在新犯人面前,承認了自己與監獄里的其他人一樣,才徹底融入到群體之中。
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換個角度看,剛踏入社會時的我們,就像安迪一樣,堅持自我,不愿屈服。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假裝向生活低下了頭,開始去適應這個社會,去適應這個制度。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像安迪一樣,心存希望,為之奮斗;
有的人像布魯克斯一樣喪失自我,化為體制的一部分,更多的人則是像瑞德一樣,心中僅存最后一絲希望,永遠不想死心,但怎么都找不到出路。
從這個方面來講,影片中的每個人最后都在某種程度上向制度屈服了。
讓人不禁感慨一句,“同化,是人類史上最可怕的進攻。”
02不被折服的心
與可憐的老布魯克斯相比,瑞德和安迪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有著一顆不被折服的心。
在漫長的牢獄生涯之中,兩人都向生活做出了妥協,但卻從來沒有在內心之中屈服過。
哪怕是堅持希望不是一件好事的瑞德,內心之中也從未放棄過自己能離開這個牢籠。
入獄之時,安迪堅持自己無罪,但迫于證據確鑿,無奈入獄。
在獄中的這二十年,安迪經歷過很多事情,被暴力對待、被眾人排擠,甚至連唯一的精神寄托——自己的學生,都因為想為自己翻案,而被典獄長設計槍殺。
作為一個男人,安迪失去了愛情、失去了信任;
而作為一個人,安迪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尊嚴,但他從未失去過心中的希望。
新建圖書館之際,安迪大膽打開留聲機,對著整個監獄廣播了一首象征著自由的歌曲。
安迪因此被關進了禁閉室,瑞德等人在欣喜聽到”最美妙的歌曲“之余,也不禁為安迪的心理狀態擔憂。
在本就枯燥乏味的監獄之中,身邊有人是確定自己還活著的重要標志之一,被關進禁閉室里,不見天日,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精神折磨。
但當安迪出來的時候,卻面帶笑容,只因那首歌讓他感受到了外界,讓他的內心里充滿了希望。
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這是他的信念,也是構成他的一部分!
我們永遠無法舍棄自己的一部分,因為舍棄了那一部分,我們也將不是我們自己。
在我看來,安迪并不是不想舍棄希望,而是不能!這是支撐著他的核心,沒了這個信念,安迪找不到其他生存下去的途徑。
這是他不變的初心,更是他的救贖之道。
03友誼與底線
瑞德是安迪在監獄里認識的第一個人,也是他的第一個朋友。
沒有瑞德為安迪提供錘子,安迪也許永遠也無法逃離肖申克。
但這份純潔的友誼,卻一直保持著一個界限,兩個人永遠站在線外去考慮問題,不會提出什么過分的要求。
這一點,在安迪逃離肖申克的前夜最為明顯。
安迪逃離肖申克之前,向瑞德交代自己要逃去的目的地,還告訴瑞德如果有一天能夠假釋,一定要去那里找自己。
雖已暗示,但安迪卻始終沒有提及自己將要逃獄這件事。
這是因為安迪不夠信任瑞德嗎?
我認為不是。
在我看來,安迪不告訴瑞德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安迪不想連累瑞德,自己逃走之后,與自己最親密的瑞德被調查是板上釘釘的事,想讓他不受牽連,就要做到嘴嚴,什么也不告訴他。
二是隔墻有耳,雖然兩人說話時周圍并沒有旁人,但沒有人能保證,別人不會從瑞德的話中猜到一些信息。
三是保護他們的友誼,安迪不告訴瑞德,瑞德可以理解。
但如果安迪告訴了瑞德,卻無法帶走瑞德,瑞德就會面臨一個道德上的選擇——揭發安迪與否。
沒有人懷疑兩人之間的友誼,但如果給了瑞德一絲希望,又奪走了它,沒有人能確保瑞德的理智能戰勝嫉妒心。
因此不告訴瑞德,才是最明智,也是最合理的方法。
在生活之中,我們也要銘記,不要想著去考驗友誼,這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如果對方通過了考驗,這個考驗消耗的意志力,也是由友情轉換來的;
如果對方沒通過,自己也會對對方感到失望。
所以我們要為友誼設置一個底線,就像談錢傷感情一樣,永遠不去觸犯他。
只在不逾矩的范圍內進行交心,才是懂得互相尊重的友誼。
結語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肖申克的救贖》之中的三個方面:友誼,信念,和體制化。
評判一部電影好壞的標準是什么?
是拍攝技術,特效后期,好的劇本,還是富有哲理?
都不是。
誠然,一個好的電影不能缺少以上幾點,但除此之外,好電影最應該具備的就是代入感!
能讓觀眾身臨其境,與片中角色共情的能力!
從這點上來看,《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質量上乘,不負盛名的好電影!
希望正在看這篇影評的小伙伴們,也能像安迪一樣,秉持自我,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