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馬云回到國內成為了名人,不甘做第二個王健林。因為他更加清楚這句話的殺傷力。2005年,年末,美國某網站公布了這樣一組調查數據。數據指,中國網民平均每人每月上網消費30元至40元(人民幣)年底,網絡游戲開發商“完美世界”公布了他們2017年的財報。最讓股民感到震驚的是,完美世界的游戲銷量實際增長。
完美世界不僅業績漂亮,更讓我們看到這家公司的野心。年初,網劇《余罪》一爆紅,完美世界用3億投進一部網絡劇,用十幾億投進一部網絡大電影。就連《余罪》的女主角余罪也加入了拍網絡大電影的隊伍中。余罪最高的時候,每集電視劇的劇本被改編成10集短劇。這部劇的原班團隊,就有一個網絡大電影團隊,余罪的團隊,就叫余罪的網絡大電影,網絡大電影的劇情,就是余罪在劇中扮演的角色的劇本。網絡大電影和網絡劇,最大的區別就是,網絡大電影就是一個劇本改編,根本在于內容。網絡大電影的拍攝手法很簡單,就是靠“腦洞”,有點類似于《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電影化拍攝,只不過網絡大電影不是純粹的影視劇,而是有明星網絡大電影,可以說是讓網絡大電影的劇本自由發揮的一個機會。
一波年輕人開始學會通過“腦洞”,來講述一個故事,網絡大電影就是他們講述故事的一種手段。有網友說網絡大電影是年輕人展示自己的舞臺,只要一定的內容,就可以把一切表現得淋漓盡致。對于現在很多年輕人工作的現狀,有很多人感嘆:在現在的年輕人中,因為生活壓力,現在很多人都變成了“月光族”,除了工作之外,就是用來旅游,玩游戲,甚至連女朋友都不想花時間去找。以上現象的背后,其實就是因為窮。年輕人因為缺乏經濟來源,也很難找到好的女朋友。另一方面,現在很多老人,因為沒有經濟來源,生活上會過得很拮據,生活質量也會下降。尤其是像現在房價漲得很快,而房貸都是月供一起交。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去結婚生子,只愿意通過年輕時候努力奮斗的經驗,去結婚生子。
最后,說一句,《余罪》中的余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紈绔子弟。為了追求自己的金錢,他不惜把自己在完美世界里的劇本,去改編成網絡大電影。所以,不管是網絡大電影、還是網絡電視劇,都要符合當下年輕人的觀念,要符合時代的發展,也要接受現階段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樣觀眾才會喜歡,才愿意買單,才會為網絡劇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