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知否》播出已經有三年之久,而如今重溫《知否》的人也不少,其實小編當年就是一集不落的追過,也重復的看過原著,初看之時覺得沉悶,瑣碎,盡是一些家長里短,后面再看就是看到明蘭和齊衡以及顧二的愛恨糾葛,再看又是涉及到家,到家族興盛,每次看每次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道理,而翻拍成電視劇后也沒辜負我的期望!
趙麗穎的盛明蘭,原著中是穿越庶女,消極懈怠,劇里有所改編,但也是因庶母去世,無人庇佑,由祖母照看,祖母出身高貴,卻年輕守寡,養著的還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在盛家也是青燈古佛,所以明蘭也小心謹慎,明理守拙,明明自己什么都會,都比別人好,卻不得不偽裝,事事低頭,生怕出了頭!其實有時候這又何嘗不是為人處世之道,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只能“不如人”!
四姐墨蘭,有個得寵的小娘,事事拔尖,爭強好勝,但因為是小娘所生,也比不得五姐如蘭嫡出
五姐如蘭是正室大娘子所出,率性純真,胸無城府
一家子姐妹由不同的人教養,除卻天生以外,最重要的也是長輩的引導!孔嬤嬤的到來是書里的第一個高潮部分,劇中因為大姐盛華蘭高嫁,祖母請得是宮里出來的教養孔嬤嬤,順帶把三個小蘭帶上,明蘭知道輕重緩急,所以準備了小冊子記下,待后面細細摸索,如蘭只覺得學的苦,墨蘭年紀小,學的艱難卻一直纏著孔嬤嬤,使得華蘭學會了卻要等墨蘭學會才開始別的,終于有一天爆發了,如蘭口無遮攔抓到一點墨蘭的錯就借題發揮,而墨蘭卻一口一個嫡出庶出,華蘭鎮不住妹妹們,明蘭倒是不爭不搶,姐姐們吵架還好言相勸,連盛父也覺得小女兒沒錯,可是孔嬤嬤以“一家子兄弟姐妹同氣連枝、共榮共損,不可助長置身事外的風氣”為由,要一同懲罰她時,她沒有辯駁,事后受罰過后盛父問她,她還說出“一女犯錯,全女連坐”,這就好比你在現代犯了法,外人知道了,全家一起抬不起頭!
而劇中的盛父是個典型的士大夫,重清譽,官途,家族,他和林小娘“兩情相悅”寵的林小娘屢屢氣的大娘子跳腳,可是在后面林小娘為了墨蘭能高嫁,使出計謀,讓自己的女兒與外男茍合,這犯了盛父的大忌,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這種事一旦被傳,盛父會被外人說治家不嚴,寵妾滅妻,而兒女們也都尋不到好親事!所以盛父放棄了他的“兩情相悅”!
而說到兩情相悅,很多劇迷也一定討論過對于一往情深的齊衡,明蘭究竟有沒有喜歡過,其實在小編看來,書里明蘭沒有喜歡過,或許有好感,可是都被自己掐斷了,作為一個穿越女,她太明白一個四品官的小庶女和一個齊國公府獨生子在一起的可能性有多小,而一旦回應卻不能在一起,她知道這個代價她付不起,她不能拖著盛家的名譽,祖母的心血,一家子姐姐妹妹的名聲去賭一個微乎其微的可能,而一早她就看透了齊衡的,所以在古代她不期望愛情,而在劇中,經過改編,明蘭是回應過的,可是齊衡終究是羽翼未全,抗衡不過家族,等自己能得到母親同意時,卻又被顧二捷足先登!
只能為元若道一聲:可惜!
在劇中也多次出現過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古至今,這是所有的父母都會替子女謀劃(喪盡天良的除外),劇中盛父雖然偏心,但是子女的婚事他都是看過家風,為人品性的,而林小娘為了墨蘭能高嫁連命都丟了,這就是方法不對,而劇中的顧二同父異母的大哥病重時日無多時,在祠堂對男主托孤時說:“父親為我計過,也為你計了,我自然也要為我的嫻姐兒計一計。”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愛自己的孩子,自然會為他考慮長遠!
原文中顧二說過,顧家大郎只是身體不好,但凡有他這樣的體魄,在朝堂之上也是一個人物,身體不好,胎里不足這也是遺傳顧老侯爺第一位妻子,顧老侯爺第一位妻子身體不好,不能理家事照顧族人,菟絲花一個,可顧老侯爺就是喜歡,哪怕終身不娶也要她一個,可是在顧家全族面臨生死存亡時他還是舍棄了這位至愛,顧老侯爺娶了一個不能理家事,導致顧家大量虧空,甚至虧空了國庫,只能娶了顧二的娘以及那大量的錢財才讓顧家躲過一劫,有因有果!所以顧二受自己父親的影響說他要娶一個能理家事,明事理,照顧族人,(當然顧二想明蘭很久了),向明蘭求親時的那一段“吾傾慕汝已久,愿聘汝為婦,托付中饋,衍嗣綿延”!
這一段看原著的時候震撼到了我,電視也一樣!無論是書里的顧二還是劇里的顧二,他聰慧,能力強,讀“鄭伯克段與鄢”就知道繼母對他是捧殺,可是這么優秀的一個人娶了不明事理的第一任妻子嫣紅還是日子過得不如意,加上繼母的迫害,只能流落江湖,可他是開國功臣寧遠侯府的嫡出公子,一身傲氣,怎能甘心,好在后面追隨趙王,終是回歸頂級勛貴圈,回京以后也是屢屢遭到繼母的迫害,而這個時候顧二與明蘭夫妻同心,一次又一次躲過了!而顧二懂明蘭,用一次又一次的真誠,終是打開了明蘭的心,夫妻二人日子也是越來越好,顧二也是官運亨通!夫妻二人如果心不能在一起,事想不到一處,日子又怎能過得痛快!
《知否》在家長里短中描寫眾人百態,而在表象之外,該劇最難得的是把古裝劇拍出了現實意義,看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尋常生活,隱藏著無數暗涌,比市面上大部分打著現實題材標簽的現代劇更能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