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一:如果你只想要七八百萬的票房,二十幾萬的觀眾,你這電影就對了。沈騰:七八百萬的票房?我們這幫人就這么不值錢嗎?專家二:對于票房不要給予太高的期望,四五千萬不要嫌棄低,努力過億就是勝利。結果《夏洛特煩惱》拿下14億票房。專家:話劇演員到了銀幕跟前,端得太緊,用力過猛。馬麗:我演了12年的話劇,終于得了一個電影獎。有哪個知道,這些個“專家“都是哪門子專家?
網友:夏洛特煩惱,這電影要是晚幾年上映,趕上內地電影業的黃金期,估計票房要沖到40個億。喜劇類型的電影里,夏洛特的綜合素質至少前三,甚至可以與大話西游相提并論,咱國內影視界的。
網友:有些觀點也對的,話劇表演是很猛的,不然在舞臺上沒法表現出來,不像電影,拉一個特寫,臉上微表情,眼神就可以封神,舞臺那么遠,微表情是觀眾無法看到的,必須動作大,夸張點,久之演慣了就會形成慣性,這個尤其是劉老根大舞臺那幫,演電影電視劇就顯得很夸張,不自然。
網友:市場很難預估的,誰敢想巔峰的周星星,搞個星輝能搞到倒閉去,全程自己把控了,然后又慢慢成為神作,但是風口過了。如果當時就爆了,可能星輝會再接再厲出多幾部佳作,世事難料。不過李煥英那些成功又來得實在太容易太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