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夜空
有一個彎彎的月亮
彎彎的月亮下面
是那彎彎的小橋
小橋的旁邊
有一條彎彎的小船
彎彎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嬌……
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一經問世,直接把劉歡的歌唱事業送上頂峰,
這首歌不僅讓我們認識了劉歡,也讓我們認識了作曲家李海鷹。
李海鷹
他曾是一名籍籍無名的作曲家,雖然實力超群,卻一直在為他人做嫁衣。
直到后來《彎彎的月亮》的問世,讓他一度成了給誰寫曲,誰就能紅的明星制造機。
功成名就后,他仍不忘初心,致力于祖國花朵的培養。
人們常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少不了一個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女人。
那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的李海鷹,他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少年抱有鴻鵠之志
1954年,李海鷹出生在廣州。
盡管李家祖上三代都沒有出過一個藝術家,可他的藝術細胞卻與生俱來。
李海鷹自小就和其他小朋友與眾不同。
在同齡孩子對玩過家家感到樂此不疲時,他卻對民間音樂和外國交響樂情有獨鐘。
盡管在當時那個社會,人們能吃飽飯都是一件十分奢望的事,但為了支持兒子的愛好,父母仍然不遺余力地供他學習音樂。
由于深知學音樂的機會來之不易,因此他更加刻苦地鉆研起音樂來。
成為音樂界一顆璀璨明星的夢想種子,此時在幼小的李海鷹心底生根發芽。
在李海鷹16歲這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順利成為廣州粵劇團的一員,司任小提琴手。
這對普通人來說,或許已經十分了不起,可李海鷹并不安于現狀,他想弄清楚自己在音樂領域的極限到底在哪里。
與譜曲結下不解之緣
1975年,李海鷹前往中國南海艦隊藝術團,他在團里擔任小提琴手并開始嘗試作曲。
1979年,因表現出色,李海鷹被保送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班,接受更為系統的專業指導。
在結束這段學習生涯后,1982年,李海鷹回到了故鄉廣州,
廣東音樂曲藝團對他這種既能譜曲又能演奏的人才求賢若渴,便向他拋去了橄欖枝。
此時的廣州早已不再是那個以漁村聞名的小城市,
隨著時代的進步,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街小巷都在熱播鄧麗君的歌曲。
對音樂十分敏銳的李海鷹,預測到這股流行音樂風即將在國內掀起一番熱潮,因此萌生出獨立發展的想法。
可單位并不允許李海鷹這么做,因此他在深思熟慮后,做出了辭職單干的舉措。
那個年代,能謀得一份像李海鷹這樣的鐵飯碗工作,簡直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
身邊很多人曾勸李海鷹三思而后行,可他堅信如果自己是金子,走到哪里都會發光。
向原創音樂轉型
李海鷹果然獨具慧眼。
1985年,廣州的流行音樂迎來了一個高峰,
期間很多音像公司都慕名來找李海鷹幫忙編曲,都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可他一直是為別人做嫁衣,他的名字并沒有被大眾所知曉。
1986年,一則“歌手們每臺晚會上,唱港臺歌曲不得超過30%”消息的橫空出世,讓音樂界面臨一場重大的洗牌。
音樂感敏銳的李海鷹再次嗅到了重要的信息:中國原創流行音樂的春天來臨了。
他暫停了自己目前所有的工作,一門心思地開啟了原創音樂之路。
1989年,隨著《大地情語》的推出,央視特地請李海鷹為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音樂電視片創作一首插曲。
面對央視的邀約,讓李海鷹感到誠惶誠恐。
但他仍使出渾身解數,在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里,將《彎彎的月亮》給創作了出來。
《彎彎的月亮》的問世,起初并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評,反而受到了諸多質疑。
當時的樂壇正刮起了一股獨特的“西北”流行風,因此很多人先入為主的覺得這曲子太過于陰柔。
還有人認為,聽完這首曲子,感覺被水淋濕了,有股說不出的不自在感。
更有甚者,將它說成了是創作給兒童聽的。總之,沒一個人對這首曲子表示贊賞。
可他們殊不知,經典的東西一定經得起世俗的考驗。
李海鷹知道,自己這匹千里馬只是還沒遇上伯樂。
于是他幾經周折,找來一位無論是長相還是唱功,都很契合這首歌曲的歌手——劉歡來演唱這首歌。
劉歡所演唱的《彎彎的月亮》一經廣州電臺推出,便一躥而紅。
自此,之前所有不看好這首歌的人,全都保持了緘默。
隨著《大地情語》的熱播,更是將《彎彎的月亮》推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劉歡和李海鷹兩人的名字也逐漸被全國人民所知曉。
《彎彎的月亮》讓李海鷹嘗到了小小的甜頭,因此他更愿意在原創歌曲上狠下功夫。
李海鷹所作的曲子,仿佛有魔力一般,能讓歌手們唱一個,火一個。
長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的楊鈺瑩,也成為了他的學生,僅憑一首出自他筆下的歌曲《不想說》,便躋身為新生代甜美歌后的行列。
電視劇《一路黃昏》的制片方十分欣賞李海鷹的才華,因此特邀他來
創作一首歌曲。
為了完美地契合該電視劇的主題,他因嗩吶曲產生靈感,創作出一首十分經典的歌曲《走四方》。
20世紀90年代初剛好掀起了一股外出打工的熱潮,
此歌的問世簡直可以說是適逢其時,當時很多打工者都哼著它歡快的曲調走向五湖四海。
電視劇《一路黃昏》海報
著名小品演員潘長江也因在表演時選用了李海鷹創作的曲子《過河》,而一舉成名。
更大的難題
李海鷹的事業可謂一路高歌,可就在澳門即將回歸祖國前夕,他接到了一個無論如何都要光榮完成的任務。
為了慶祝澳門回歸,央視給予了李海鷹創作《澳門歲月》專題片的主題歌《七子之歌——澳門》的任務。
這是李海鷹從業以來感到最為艱巨的任務,
他成功了,便會流芳百世,失敗了,很有可能從此斷送自己的音樂生涯。
為此,李海鷹覺得只有實現自我突破,才能漂亮地完成這個任務。
李海鷹在作曲之路上果然有無窮的潛力,他真的做到了!
由他所創作出來的這首曲子,讓億萬海內外華人為之動容。
這首《七子之歌——澳門》也成了李海鷹作曲生涯中的里程碑。
雖然已經功成名就,但李海鷹仍不忘初心,他只想安安靜靜地做音樂,
每天能和音樂相伴,就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快事。
千禧年之際,李海鷹打算離開老家,到外面看看,他的第一站便來到了有著獨特文化底蘊的北京。
在這里,李海鷹接觸到了許多前所未見的新鮮事物,為他的創作帶來了很多的靈感。
《亮劍》《女人天生愛做夢》等經典影視劇中膾炙人口的歌曲,都是在這時應運而生。
李海鷹在北京的這段時間,讓他產生了很多以前從沒想過的想法。
盡管生性愛自由,但他想將自己作曲的才能,教給學生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這樣好的作品才能像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
李海鷹主動聯系星海音樂學院,表達了想要教學的想法。院方領導對此十分歡迎,便任命他為本校的院長。
難能可貴的是,不管學生的成績好壞,身份貴賤,他都一視同仁地虛心教學,鼓勵大家將來一定要在音樂之路上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李海鷹的音樂生涯能如此出眾,和他背后的賢內助息息相關。
作為一個藝術家,李海鷹有著超出常人的豐富的情感,異于常人的審美感受力,強于常人的藝術想象力。
可他也和普通人一樣曾為情所傷,陷入無盡的陰霾過。
正因為淋過雨,所以他特別想為別人撐傘,后來李海鷹終于覓得真愛。
汪于力就像天使一樣走進了他的生活。
李海鷹
兩人婚后成立了一家音樂文化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在小兩口的努力打理下,公司運轉得井井有條。
來北京時為了有個住所,李海鷹咬咬牙分期購買了一套房子。
房貸讓小兩口背負起了很大的壓力,為了早日卸下這個包袱,李海鷹經常連夜作曲。
一直奮斗到2007年,夫妻倆的房貸才總算還清,他們為此感到如釋重負。
只要是丈夫想做的,妻子汪于力一定會無條件的支持。
就連李海鷹在53歲高齡之際,仍然產生了報讀中央音樂學院的念頭后,她仍以“活到老,學到老”為由,放心大膽地讓丈夫去深造。
李海鷹夫婦與寶寶及演員鴻利
2009年的,恩愛的老兩口再次傳來喜訊,愛人懷孕了。
盡管李海鷹此時已經55歲高齡,可兩人覺得這個孩子是上天所賜,因此即便困難重重,他們仍堅持要生下這個寶寶。
為了寶寶能夠順利降臨,每次產檢,李海鷹都寸步不離地守候在妻子身邊,在等待檢查結果時,更是讓他感到如坐針氈。
直到從醫生口中得知一切正常的消息后,李海鷹那提到嗓子眼的心才緩緩地恢復正常。
或許是由于上天的眷顧,作為高齡產婦的于力,在懷孕期間所有的產檢都一路亮起了綠燈。
2010年7月,汪于力再為丈夫生下一名女嬰。
為紀念這個新生命的到來,李海鷹還特地創作了一首《我要和你一起長大》送給她。
如今,李海鷹已經68歲了,可女兒卻剛滿12歲。
此刻的李海鷹早已被銀發爬滿了發梢,可他不愿讓自己老去,
他深知自己還有養育女兒的重任。
他一改以前熬夜寫歌的陋習,每天早睡早起,堅持鍛煉,讓自己保持一個強健的身體。
李海鷹與廣東南方電視臺主持人陳星
平日里,李海鷹還會搶著和愛人干家務,兩人經常因為對方多干了活而吵得不可開交。
兩個女兒的相繼出生,讓李海鷹將自己心中的天平開始更加傾斜于家人,因為他根本做不到缺席女兒寶貴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