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劉德華參演了《流浪地球2》。
梁朝偉主演了博納“中國勝利三部曲”之一的諜戰新片《無名》。
電影《獵狐行動》似乎無限期擱置。
寧浩給劉德華量身定制了喜劇電影《紅毯先生》,或就是原來那部《全民明星》。
郭富城主演的《老爸是旺財》發布了概念海報,然后就一直待機。
據傳劉德華將參演的《唐人街探案4》遲遲未啟動。
這似乎就是目前內地影業與港影大咖的所有交集。
而恰如香港電影的江河日下。
一場盛宴,行將落幕。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
李連杰、甄子丹、梁朝偉和張曼玉,率先于2002年與張藝謀合作了大制作武俠電影《英雄》,當年內地票房冠軍,但也幾乎是張藝謀導演“形式大于內容”的開始。
而后劉德華于2004年先后參演了《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分列當年內地票房第二和第三名,第一名是周星馳的《功夫》。
2006年,周潤發主演張藝謀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受到贊譽頗多,但電影其實頗為生硬。
胡玫導演、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于2010年上映,受到頗多詬病。
2011年,收到姜文邀約的周潤發參演電影《讓子彈飛》,而這部電影只是姜文的主場,其他人皆淪為陪襯。
郭富城也在這一年主演了顧長衛導演作品《最愛》,提名羅馬電影節影帝。
同年度,劉德華搭檔鞏俐主演了博納的大制作商業電影《我知女人心》,票房和口碑盡皆慘敗。
2012年,周潤發再度出演古裝電影《銅雀臺》。
次年,劉德華主演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口碑坍塌但票房奇跡般賣到三億。
2015年,劉德華連續主演《失孤》和《解救吾先生》。
郭富城以特別演出方式參演了陳凱歌的《道士下山》,而陳導作品口碑的“兩極分化”一既往。
2016年,劉德華以配角身份參演了張藝謀導演的《長城》。
2021年,郭富城主演陳正道新作《秘密訪客》,口碑失利、大熱倒灶。
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內地資本會青睞哪位港影大咖?
而其實答案非常簡單。
就內地影業而言,港影大咖早已失去了他們的魅力。
內地電影市場自2012年《泰囧》開始,一路井噴,業內對于市場和觀眾的傾向、喜好早已爛熟于胸。
制造爆款這件事,幾乎是唾手可得。
且不論是主旋律、喜劇還是苦情、愛情還是動畫題材,皆可謂得心應手,信手即可拈來。
在這種趨勢下,港影大咖何來價值?
再進一步說,《流浪地球2》和《無名》,需要借助劉德華和梁朝偉的咖位和名氣去追逐票房?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2019年的《流浪地球》票房即已達到46.55億,博納“中國勝利三部曲”的《中國醫生》13.28億票房、《長津湖》兩部曲票房分別為57.75億和40.63億。
更不用談目前香港電影的內地票房排名。
13.29億的冠軍《怒火·重案》,僅排在總榜第五十七名。
所以現在至多是港影大咖謀求如何融入內地影業,而非內地資本去青睞某位大咖演員。
這才是不容置疑的真相。
而毫無疑問。
港影大咖也并非毫無價值。
比如再拿《無名》這部電影來講,梁朝偉入主的意義在哪里?
咖位加成,以老帶新。
實事求是而論,雖然香港電影近年來在內地始終頗有“水土不服”之感。
但論及星光的強盛度,始終冠絕整個華語影壇。
而梁朝偉更有“華語影壇第一影帝”的名號傍身,若用來“以老帶新”,真的是再合適不過。
此外,作為經過多年商業電影捶打淬煉的電影人,他們在表演上也有迥異于內地的技法。
這些東西其實都可以算作某種養分。
尤其對于內地影壇的新人來講,百益而無一害。
很多人扼腕于香港電影人的青黃不接,進而慨嘆后繼無人。
但其實這種方式或也可算另外一種承繼。
當然,能偷師幾何、學到幾多,這個問題因人而異。
另外實話實說。
劉德華并沒有梁朝偉這么強勢的演技說服力。
但他同樣在走大片路線。
并將自己的人脈、國民度和星光延展到了堪稱“極致”的程度。
2005年3月23日,劉德華啟動“亞洲新星導”計劃。
當時他表示將拿出三部電影的片酬作為資金支持,總計1250萬港元。
第一期計劃中有個叫寧浩的導演。
隨著《瘋狂的石頭》大火,寧浩也一躍而為華語影壇的頂級電影人,十七年后,他為劉德華量身定制了電影《紅毯先生》。
然后是《流浪地球2》。
在系列第一部,關注點在硬科幻和吳京的身上,電影片尾鳴謝了劉德華,然后劉德華參演系列第二部。
不過部電影有個奇怪之處。
目前陣容僅顯示有吳京、劉德華、張豐毅和李雪健幾位老將,在四月即宣布已基本殺青的情況下,迄今未有任何年輕演員的名單出爐,當然這或也是投資方的某種策略。
這條路線直指票房。
劉德華的累積票房數據預期還將會有一個顯著增幅。
在大片路線之外。
另一位大咖則表現出“不走尋常路”的態勢。
郭富城與內地影業的三度合作,都是側重小眾、懸疑和文藝的風格。
猶記得昔年爾冬升導演曾表示,香港現在處于一個斷層的狀態,而且唯一能用的演員就是古天樂。
而現在來講,郭富城似乎已經全面回歸了香港電影。
定檔的《斷網》,待映的《風再起時》、《掃毒3》和《臨時劫案》,已開機一段時間的麥兆輝野心之作《內幕》,三部大制作、兩部中等投資規模電影。
全數是“典型”商業犯罪類型。
若加上這幾部電影,其個人主演電影中商業和文藝的比重,就基本達到了各占五成。
這種密集的商業片作品情況。
或也預示著他在商業電影領域的全面發力。
前路持續看好。
內地資本將青睞誰人。
其實并不重要。
那些久經戰陣的影壇頂層大咖,其實也并不需要資本的加冕。
還是頗為欣賞這些“老將”的初心與再行。
他們星光如恒,追尋依舊。
而香港電影。
就如一場行將落幕的盛宴。
雖依舊尚有燦爛燈火。
但人聲漸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