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由《亮劍》引發的收視熱潮之所以經久不息,就在于這部劇很大程度上還原了一群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八路軍指戰員。李云龍和他的老戰友們雖是虛構人物,但是在他身上卻可以找到許多我軍高級將領的原型,不少劇情也以真實的抗戰史實作為敘事背景。
《亮劍》中,一些經典的戰斗場面都可以找到故事原型。如李家坡一戰,以挖坑道作業的方式用三千顆手榴彈消滅山崎大隊,就取材于百團大戰中的關家垴戰役,同時也隱含有新四軍鐘偉攻克淮陰城的戰例。如晉綏軍楚云飛來交流學習,李云龍伏擊日軍華北戰地觀摩團,將服部直臣少將一行群滅,就完全是王近山指揮的韓略村伏擊戰的翻版。再比如獨立團反“掃蕩”突圍戰斗損失慘重,就真實反映了日軍在冀中發動的那場殘酷的“五一”大掃蕩。
▲老版《亮劍》劇照
在老版熱映六年之后,由黃志忠主演的新版《亮劍》也正式推出。對新版《亮劍》的評價呈兩極分化,有的老版擁躉頻頻吐槽新版,稱其是對老版這一經典的“褻瀆”;但有些觀眾卻認為新版故事情節更緊湊,戰斗場面更激烈,制作效果更加精良,拋開所謂的“情懷”不論,新版《亮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
在此先不說新、老兩個版本《亮劍》優劣之分,但有一點必須承認,新版《亮劍》的劇情確實更加豐富飽滿,特別是將李云龍這個人物的經歷交待的更加清楚,對抗戰史這一重頭戲部分也從八路軍改編之初開始講起,而不是像老版一樣,人物一出場就是八路軍團長。
新版《亮劍》中,最大的亮點是增加了李云龍隨紅軍西路軍征戰河西的劇情。作為虛構人物,李云龍有什么樣的傳奇經歷都是可以的。但在真實的歷史中,像“李云龍”這樣的八路軍129師的一名團長,他參加過西路軍的概率有多大?
▲新版《亮劍》劇照
首先要了解,過河的西路軍有哪些部隊?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不久,為了鞏固陜北根據地,打通與蘇聯的陸路交通線,按照中革軍委的部署,紅四方面軍開始執行寧夏戰役計劃。
西渡黃河時,總政委陳昌浩、總指揮徐向前領銜的西路軍包括原紅四方面軍的紅9軍、紅30軍,以及原紅一方面軍的紅5軍,總兵力約21800人。
西路軍是一曲撼天動地的悲壯戰歌,在缺糧少彈、地凍天寒的極端環境下,西路軍將士與占據絕對優勢的敵人進行了殊死搏斗,經歷大小戰斗80余次,重創西北馬步芳、馬步青軍閥軍隊,但終因孤軍深入,寡不敵眾,與敵人鏖戰近5個月后大部蒙難,僅少數指戰員脫身而回,一部分被俘人員經黨中央營救后來也輾轉回到延安。
▲西路軍領導成員
八路軍129師的前身是紅四方面軍未渡河的紅4軍、紅31軍,這兩支部隊在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的指揮下組成援西軍,進行收容失散人員的工作,
抗戰爆發后,援西軍隨即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29師,紅4軍被整編為385旅(轄769團、770團),紅31軍被整編為386旅(轄771團、772團)。
整個129師在最初出兵抗戰時,各級干部中只有三個人是從西路軍歸來的,即129師副師長徐向前、386旅參謀長李聚奎、385旅769團副團長汪乃貴。
▲紅四方面軍軍旗
那么,諸多的西路軍歸來干部都去哪兒了呢?
其中一部分去往延安抗大深造學習,這些干部畢業后有的回到129師,有的去了其他八路軍其他部隊(如李天煥、鄭維山),有的去了新四軍(如陶勇、饒子健)。
還有一部分直接被編入129師教導團,只是這個教導團并非是作戰部隊,它的成員都是無法安置的編余干部。因為紅軍在改編為八路軍時,蔣介石只給了3個師6個旅12個團的編制,大量的紅軍干部無法獲得國民黨當局的正規編制,所以只能暫時作為編余干部隨軍出征。這個教導團,其實就是“軍官后備團”,
當129師進入太行山區的抗日前線后,教導團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些干部陸續被啟用,分赴各地建立根據地,擴編部隊。比如從西路軍歸來的秦基偉就是教導團的一名編余干部,他受命去發展隊伍,后來以一個八路軍正規連為基礎組建了著名的129師獨立支隊,也稱“秦賴支隊”。
無數個像秦基偉一樣的“李云龍”們獲得了施展才干的舞臺,他們迅速在各地擴編擴建隊伍,八路軍在此基礎上相繼組建了第二批主力團,《亮劍》中的獨立團就屬于此類。
▲老版《亮劍》劇照
無論是新版《亮劍》,還是老版《亮劍》,李云龍的獨立團都屬于八路軍后期組建的新團,像“獨立團”這類的新建團在八路軍中占了大多數,這類團的地位是不能和八路軍早期的主力團相提并論的。
這些團長來源有兩部分,一種是之前的老資格營長提拔為團長,一種是教導團編余干部被任命為團長。
按照新版《亮劍》人物角色設定,李云龍先是參加了西路軍,脫險歸來后又直接在129師擔任營長,接著被提拔為第二批新建團的團長,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因為所有的西路軍歸來干部沒有一個人,在八路軍改編之初上來就是營長。就像上面介紹過的,西路軍歸來的干部要么去抗大學習了,要么當了129師的編余干部,沒有一個在八路軍首次改編時就直接被任命為營長職務。
唯一一個差一點被任命為營長的是李先念。
李先念是原紅30軍政委,參加過西路軍,輾轉從新疆歸來后進入抗大學習,畢業后已經是1938年底。總政治部擬將其任命為129師的營長,雖然直接從軍級降為營級,但李先念毫不在意。還是毛主席認為不妥,親自找他談話后,決定讓他去新四軍第四支隊擔任參謀長(旅級)。從軍級改為旅級,降了兩級,基本符合此前老紅軍干部的改編先例。
▲新版《亮劍》相關劇情
之所以鋪墊了這么多,是為了讓讀者更多地了解八路軍改編和擴編期間的一些背景知識。
現在,我們結合真實的軍史再聊一下虛構的劇情。
新版《亮劍》中,李云龍在西路軍時擔任的紅9軍25師171團團長,但是歷史上的紅25師下轄73團、74團、75團,并沒有這個171團。
抗戰時,386旅772團當時共有三個營,新版《亮劍》中李云龍的角色在最初被設定為三營長。但在真實的軍史中,772團三位首任營長分別叫丁思林、郭國言、易良品,他們雖跟李云龍一樣是出自鄂豫皖的老紅軍,但也都沒有參加過西路軍。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公認的李云龍主要原型是王近山,但王近山可是從未參加過西路軍。
▲新版《亮劍》相關劇情
如果對軍史不夠熟悉,看完上面這些可能會覺得頭昏腦脹,因為這涉及到很多軍史常識,限于篇幅,作者無法一一展開來講。但是如果對我黨軍史有一定的基礎,只要認真看罷,自然就能明白。
“李云龍”是虛構的,劇情是編劇創作的,這篇文章也不是要和虛構的人物較真,只是借著大家熟悉的劇情,探討一下西路軍歸隊干部去向和八路軍129師團級干部的履歷背景問題。看起來是“劇情貼”,實際上卻是“軍史科普貼”。
簡單歸結為一點,八路軍里面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即:一名干部參加過西路軍,在歸來后又直接擔任了八路軍的首批營長,后來又被提拔任命為第二批團長。查閱軍史,并無此類人物出現。
▲西路軍
額外多講一點,西路軍九死一生重返革命隊伍的前后共有4000多人,歷經百戰彈雨、十年炮火,其中名將輩出,全國解放后有數百人被授予元帥和將、校軍銜,除了徐向前元帥、王樹聲大將外,還有三位上將朱良才、李聚奎、郭天民,被授予中將的有杜義德、鄭維山、徐立清、秦基偉、溫玉成、程世才、陶勇等等,至于授予少將的以下則更多。
在文章最后,要特別向西路軍的革命先輩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