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部《壯志凌云》讓湯姆克魯斯一躍成為好萊塢巨星,他的“獨行俠”馬維克火遍全球,這部影片也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時隔36年《壯志凌云》第二部才正式拍攝上映。
《壯志凌云2》依舊是充滿著好萊塢的個人英雄主義特色。其實2019年《壯志凌云2》已經放出了預告片,還將檔期定在2020年6月上映,結果上映日期一拖再拖。外媒認為只因為疫情原因,派拉蒙影業公司怕影響觀影人數,所以才定在2022年5月27日在北美全線上映。而且這部影片早在5月18日就在戛納電影節首映。
雖然這部影片在北美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但是卻不會被允許在中國上映。據報道《壯麗凌云2》之所以被拒之門外,是因為該片未能通過審查,“含有不宜展示的內容且故事情節不符合國內市場。”原本投資方之一騰訊也從《壯志凌云2》中撤資。
其實一貫“好萊塢至上”的格調在近些年也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發生著很大的改變。從《戰狼2》開始越來越多本土制作的愛國影片正在中國崛起,觀眾的辨識能力也越來越強。
而像好萊塢那些所謂的大片除了炫技特效,就是“孤膽英雄”一個人拯救全世界的救世行為。千篇一律的個人英雄主義,這樣的美國套路已經越來越沒有吸引力。
可以說好萊塢大片對我們的吸引力是斷崖式地下降,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文化淺薄”導致電影創作上黔驢技窮,沒有深遠的歷史和文化,永遠都缺乏文化上的沉淀。
最關鍵是好萊塢的個人英雄主義的確與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符,因為好萊塢永遠都在創造“神”,一個張揚的個性,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物,總是夸張且強調個人在社會活動和歷史實踐中的作用。
就像我們小學教材中被某些人刪除的《愚公移山》那篇文章一樣,總有些人就要去否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像阿湯哥這種一個“膽識過人”又身負多種技能,無論什么艱難困險都能靠著自己的“不死金身”轉危為安,獲得勝利。我們對這種美式“神劇”的滲透已經看透,無感。
2021年國慶黃金周一部《長津湖》喚醒我們對這段歷史和戰爭的認識。雖然這場戰役過去了70多年,但是留給我們的精神卻永遠屹立不倒。
時刻讓我們牢記著不要忘記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謀略對于戰爭的勝利起著最關鍵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不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哪里有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正如《長津湖》中那兩句話所說“我們打仗,是為了保護我們的下一代不用打仗。”“誰不想家呢,誰不想過好日子呢。”小人物的家國情懷深深感染著所有觀眾。
近些年無論是《長津湖》《紅海行動》《戰狼2》等影片都收獲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曾幾何時好萊塢將中國市場視為一個可以斬獲豐厚利潤的巨大市場,但是近些年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外來的和尚也不好念經”了,美國大片看多了,不知是我們有了更高的追求,還是好萊塢的電影質量下降了。
尤其是有觀眾提到如果將那些美國大片的特效去掉,真的非常像兒童片,連我們86版的《西游記》都能甩他們幾條街。我們現在要求的不僅是眼花繚亂的炫技,更重要的還是內容。
所以我們更要不斷前進和努力,畢竟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被人左右思想和審美。